又像汽车又像摩托?法国四轮倾斜电车来袭,35度倾角+200公里续航成亮点

还真有。法国 AEMotion 公司搞出了个新鲜玩意儿 —— 四轮倾斜电车。说它是汽车吧,能像摩托车一样歪着身子过弯;说它是摩托吧,四个轮子稳稳当当。这东西一出来,不少人眼睛都亮了:难道这就是堵车时代的解药?

这电车最绝的是那个动态倾斜系统,过弯时能倾斜 35 度,比本田的不倒翁三轮车灵活多了。它用的是四轮底盘,操控却用摩托车把手,等于把汽车的稳定性和摩托车的灵活性捏到了一块儿。

又像汽车又像摩托?法国四轮倾斜电车来袭,35度倾角+200公里续航成亮点-有驾

不过有个设计让人犯嘀咕:它的腿部是裸露的。官方说这样能保留骑摩托车的感觉,可网友不买账:下雨天怎么办?裤腿不都得湿透?

从尺寸看,这小家伙长 2.3 米,宽 0.79 米,比五菱宏光 MINI 还苗条,钻个车缝、过个窄路啥的,简直是小菜一碟。动力有三种模式,最快能跑到 115 公里每小时,比老年代步车快多了。续航也不错,基础版能跑 200 公里,还能加电池模块,再加 70 公里。

又像汽车又像摩托?法国四轮倾斜电车来袭,35度倾角+200公里续航成亮点-有驾

最让人惊喜的是它的载物能力。后排座椅一折叠,就能当后备箱用。接孩子放学时,放个书包、买个菜啥的,特别方便。

安全方面,它可比传统摩托车靠谱多了。车身用了 EPP 吸能材料,还有防撞盒结构,达到了汽车的碰撞标准。座位上装了四点式安全带,还是双座的,这在传统摩托车上可少见。

又像汽车又像摩托?法国四轮倾斜电车来袭,35度倾角+200公里续航成亮点-有驾

先说窄道穿行,790 毫米的宽度,不管是老城区的胡同,还是学校门口的窄门,都能轻松通过。再说弯道性能,35 度的倾角,应付山路急弯绰绰有余,比三轮车安全多了,不容易侧翻。

政策方面,它算四轮摩托车,可能不用汽车驾照,这可是个大优势。不过这里面也有说道,法律上还没明确规定,算是个灰色地带。

价格上,它在国外有租赁模式,每月 200 欧元,差不多 1500 元人民币,比国内电动车均价便宜不少。要是真能引进来,说不定能火。

又像汽车又像摩托?法国四轮倾斜电车来袭,35度倾角+200公里续航成亮点-有驾

用户痛点它也抓得挺准。有顶棚,下雨天不用像骑电动自行车那样裹雨衣,狼狈不堪。年轻人能追求速度快感,家庭用户接孩子也够用,算是兼顾了不同需求。

技术上就有不少难题。倾斜系统有专利壁垒,就像雅马哈的 LMW 技术那样,不是想抄就能抄的。还有轻量化的问题,230 公斤的车身,要保证钢架安全,可不是件容易事。

又像汽车又像摩托?法国四轮倾斜电车来袭,35度倾角+200公里续航成亮点-有驾

本土化改良也得跟上。这儿南方雨季长,北方冬天冷,得搞个封闭式腿部空间,最好再配上空调。电池方面,是跟宁王搞换电联盟,还是用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得好好琢磨。

成本控制更是关键。得重组供应链,说不定能学学宗申 YAMI,它那车架才 97 公斤,轻量化经验值得借鉴。价格上,要是能降到 8000 元以下,肯定能抢占高端电摩市场。

又像汽车又像摩托?法国四轮倾斜电车来袭,35度倾角+200公里续航成亮点-有驾

现在市场还有不少空白。法规上,四轮摩托车的认证标准还没有,工信部说不定正在研究新标。低速电车退市后,也留下了一块市场真空。

可用户能接受这 "像汽车的四轮摩托" 吗?它能不能从单纯的代步工具,变成一种骑行生活方式?这些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产业界可以联合起来,隆鑫、雅迪、宁德时代这些企业要是能组队搞技术联盟,说不定能更快突破。

消费者也可以先试试租赁,觉得好用了就多说说,让厂家知道想要啥,搞个反向定制,说不定能走出一条新路子。

说不定再过几年,的胡同里就会跑着自己造的倾斜电车,成为全球城市通勤的新标杆。你觉得这事儿靠谱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