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摩托车热潮走向低迷,市场短视导致国产品牌失利

越南街头的摩托车人间,那叫一个热闹

你想象一下,越南的街头,那场景根本就像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摩托车像潮水一样涌动

我跟你讲,那些小摩托车

成了咱们国家的“红色代表”一样的存在

曾经有一阵子,咱们中国品牌的摩托车根本火得不行,出口额一度飙到19.2亿美刀,风光无限

那股劲儿就像海浪一样,没几年的功夫,竟然就一股强大的风给吹散了,像城堡一样的泡泡

越南摩托车热潮走向低迷,市场短视导致国产品牌失利-有驾

日本品牌那帮老牌子,卷土重来,重新占领了市场,而咱们的国产车,就像个落榜的学生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啥事儿

我告诉你,真不是技术掉链子,而是人性的那些贪心和短视

把咱们曾经辛苦攒下的辉煌给葬送了

越南的摩托车天堂,得劲得很

你知道越南有多喜欢摩托车吗

越南摩托车热潮走向低迷,市场短视导致国产品牌失利-有驾

那可是个摩托车的“乐土”

据我打听的,直到2019年,整整6000多万辆摩托车在越南大街小巷跑,好几乎每家每户都得有辆车

平均每两个人就得一辆在路上溜达

这也怪不得,越南的地理环境挺特殊,山地丘陵占了大部分,平原虽然有点,但道路又窄又弯

那是个“高山”,汽车价格高得像天上的星星,税还重得像座大山,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

你想想,摩托车不只是个“交通工具”那么简单

越南摩托车热潮走向低迷,市场短视导致国产品牌失利-有驾

你看,胡志明市的夜市里,小年轻骑着摩托穿梭,灯火通明,热闹得很;乡下的农民伯伯,用摩托车扛着稻谷、竹筐,居然还能驮几只活蹦乱跳的鸡

真是“活脱脱的生活神器”

行业里的人都说,摩托车产业几乎撑起了越南经济的一半,从制造到维修

链条上挂满了无数的岗位

到2019年,越南的摩托车销量突破了300万辆

越南摩托车热潮走向低迷,市场短视导致国产品牌失利-有驾

日本品牌的本田、雅马哈早就扎根在那儿,建工厂,靠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原材料

中国摩托车崛起,又快又猛

你知道,咱们中国的摩托车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虎视眈眈”了

那会儿,重庆的力帆,济南的轻骑,湖南的宗申啥的

一下子就开始往越南市场“跑”了

当时,日本品牌靠着牌子牌子,质量一流

越南摩托车热潮走向低迷,市场短视导致国产品牌失利-有驾

比如一辆本田100cc的摩托,标价高达2100美元,可咱们国产的,只要700美元,便宜得像“打折促销”

一下子就打动了越南人的心

到1999年,咱们的摩托车开始大规模“出货”

销售网点铺得像蜘蛛网一样密集

到2002年,光重庆一地对越南的出口就达到3.2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从几乎没有飙到80%,街头巷尾都能看到中国牌子,那阵势

贪图便宜惹的祸,自己把自己坑了

越南摩托车热潮走向低迷,市场短视导致国产品牌失利-有驾

说起中国摩托车的辉煌,那可是来得快

你想,价格便宜,市场火得不行

可情况是,这一股“贪便宜”的风

为了多挣点钱,厂家们掀起了血拼的价格战

重庆的力帆,单车利润跌到只剩30块人民币

为了节省成本,他们开始在材料上动歪脑筋:用更薄的钢,次一点的零件,工人在赶工

越南摩托车热潮走向低迷,市场短视导致国产品牌失利-有驾

一辆新出厂的摩托车,放到胡志明市那湿热的天气里,不出几个月就“生锈”、链条松动、引擎出异响

更糟糕的是,咱们某些厂家居然搞起了“阴招”

为了打压竞争对手,竟然偷偷给经销商提供劣质零配件

比如,有个品牌发到河内的配件箱里,化油器密封不严,装上就漏油;发到岘港的螺栓,尺寸不对

这些“阴招”让经销商叫苦不迭,消费者更是怨声载道

越南摩托车热潮走向低迷,市场短视导致国产品牌失利-有驾

买了中国摩托车的越南人都说,骑不了两年就得修修补补,花了不少钱

日本品牌虽然贵点,但跑上十年都没啥大情况

越南政府看不过去了,2004年前后,直接把进口摩托车的关税从30%飙升到100%,还搞得那些繁琐的认证流程

弄得中小厂家叫苦不迭,仓库里堆满了滞销货,资金也紧得像绳子一样

很多企业不得不“忍痛”撤退

日本品牌的策略,稳扎稳打

越南摩托车热潮走向低迷,市场短视导致国产品牌失利-有驾

反观日本的品牌,走的完全是“稳中求胜”的路子

你知道的,本田、雅马,他们在越南的维修点遍布城乡,技师都是经过严格培训

价格虽然比国产的贵点,但质量真是“得劲儿”

广告也是铺天盖地,宣传的就是“耐用”和“值得信赖”

慢慢的,越南消费者开始明白,花点多的钱,买个“放心”的车

到2006年,日本品牌的市场份额又回升了

越南摩托车热潮走向低迷,市场短视导致国产品牌失利-有驾

把国产车挤得“差不多没影”

那场败仗,主要不是日本品牌变得有多强,而是咱们自己贪图小利,短视眼

把曾经打下的江山给“毁”掉了

到了2010年代,越南的摩托车市场开始“变脸”

城市交通堵得厉害,排放尾气直冲天

越南摩托车热潮走向低迷,市场短视导致国产品牌失利-有驾

越南政府也看明白了,2023年就宣布,计划到2026年逐步限制燃油摩托车在市中心的使用

你知道,电动摩托车充一次电只要0.25元,续航能跑50到70公里,电池只要200多块,能反复充电四百次

虽说起步晚,但需求火得不得了,目前全国大概有300万辆电动摩托车,和6000万辆燃油车比起来

咱们中国的企业也吸取了之前“血的教训”,这回走得更稳

雅迪在河内砸了2000万建工厂,月产能达到1.2万辆,产品带减震、数字仪表盘

专门为越南坑洼不平的道路设计

越南摩托车热潮走向低迷,市场短视导致国产品牌失利-有驾

绿源也在兴安省投资300万美元,年产能5万辆,工人经过严格培训

确保每一辆都“巴适巴适的”

他们不再只追求低价,而是更注重售后服务,胡志明市和海防都设了维修点,零配件供应及时

越南政府也给了“优惠政策”,降低进口关税

外商投资还能享受四年免税

当下,中国的电动车在越南站稳脚跟

越南摩托车热潮走向低迷,市场短视导致国产品牌失利-有驾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的电动两轮车开始“蚕食”日本燃油摩托的份

消费者对实惠、多功能的国产产品越来越喜欢

企业也学乖了,懂得“放长线钓大鱼”

这些教训,像一面镜子,提醒咱们:只有真正踏踏实实做出好产品

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走得更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