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给所有新势力上了一课:快,已经不值钱了

法拉利要出电车了。

这事儿本身,就是对这个魔幻时代最好的一个注脚。一边是高喊着“我们有灵魂”的传统豪门,另一边是把马力竞赛卷到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的新势力。现在,那个曾经说“上帝造马,我造马力”的法拉利,也终于要下场整活了,而且一出手就是王炸,直接告诉你:电车这玩意儿,你们之前的玩法,都错了。

怎么个错法?很简单,法拉利发布了首款纯电产品的底盘和核心部件,但当记者问为啥没有搞个2000马力炸翻全场的时候,CEO贝内德托·维尼亚老师,用一种近乎于禅宗的语言告诉你:现在的电池技术,还配不上法拉利的标。

翻译一下就是,不装了,摊牌了,你们现在搞的这些电动超跑,在我们眼里,都是一些没文化的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开就软。

这简直是典中典。在一个所有人都信奉“大力出奇迹”的时代,在一个连家用SUV都敢标榜自己三秒破百的内卷地狱里,法拉利,这个马力竞赛的祖师爷,突然告诉你,马力不重要。这感觉就像雷电法王杨永信突然说自己要推广素质教育,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这不务正业啊。

法拉利给所有新势力上了一课:快,已经不值钱了-有驾

但这就是法拉利的上帝视角。他们看透了,当下的纯电市场,根本不是技术竞赛,而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所有人都被“参数”这个紧箍咒给套住了,拼了命地堆料,加大加大加大,仿佛只要数字够大,就能掩盖产品本身驾驶感受的苍白。法拉利在干嘛?它在掀桌子。它直接告诉你,你们玩的那个游戏,太低级,我不玩了。我要自己开一局新的。

法拉利给所有新势力上了一课:快,已经不值钱了-有驾

最好的防御不是造一堵更厚的墙,而是直接把战场给爆了。

法拉利给所有新势力上了一课:快,已经不值钱了-有驾

法拉利说,当下的电池技术,就是一个巨大的金钟罩铁布衫,防御力(续航)拉满,但敏捷度为零。它太重,太笨,会毁掉一台跑车最核心的动态平衡。所以,法拉利宁愿先造一台“更实用”的四门车,也不愿意造一台挂着法拉利标的“电动傻快砖头”。

法拉利给所有新势力上了一课:快,已经不值钱了-有驾

这背后是一种极其残忍的竞争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法拉利这一手,不是在发布新技术,而是在重新定义“高级”。当所有新势力都在吹嘘自己“比法拉利快”的时候,法拉利直接釜底抽薪,告诉你“快”本身已经不值钱了,那种人车合一的“感觉”才是奢侈品。就问你怕不怕?

讲真,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中年人,对这话是有点感触的。现在的电车,尤其是高性能电车,给你的感觉就是快,一种没有过程、没有道理的快。一脚油门下去,你的灵魂还留在原地,肉体已经发射出去了。这种感觉很刺激,但就像喝烈酒,喝多了,伤身,而且毫无回味。你不会爱上这种感觉,你只会害怕它。

而法拉利要做的,就是把电车从一个冷冰冰的“弹射器”,变回一个有体温、会呼吸的“驾驶机器”。

他们是怎么做的?整了一堆花里胡哨,但又直击灵魂的东西。什么四电机,什么2.5秒破百,这些数字在今天的电车圈,就像是修仙小说里的筑基期,入门标配,说出去都怕人笑话。法拉利真正的“道法”,在于那些看不见的地方。

比如,他们把电池完全整合进底盘,把所有电子元件直接装在车轴上,用上了赛车技术的电机,疯狂减重。一台122度电的车,愣是比很多80度电的国产超跑还轻。这是什么精神?这是要把每一克脂肪都变成肌肉的偏执。

更颠的是他们的那个“Full Active Corner”架构。说白了,就是给车装了个超级大脑,这个大脑每秒钟更新200次,能提前预判你的意图,然后同时控制四个轮子的加速、刹车、转向和悬挂。这玩意儿简直就不是车,是活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法拉利比作修仙大佬可能有点抬举他们了,更像是一个家里有矿的富二代,不想跟泥腿子们一起卷了。

他们甚至保留了换挡拨片。一个没有变速箱的电车,要拨片干嘛?机你太美吗?不,法拉利的拨片是用来调节5级扭矩输出的。你可以让动力像丝绸一样顺滑,也可以让它像野兽一样瞬间爆发。他们甚至做出了模拟“降挡”的功能,让你在电车上也能找到那种发动机制动的快感。

法拉利给所有新势力上了一课:快,已经不值钱了-有驾
法拉利给所有新势力上了一课:快,已经不值钱了-有驾

这还没完,他们还搞了个“真实声浪”。不是那种音响里放出来的假声,而是通过高精度传感器,采集电机、减速器这些部件工作时发出的“原生声音”,然后放大给你听。这是一种对机械的绝对尊重,也是一种对驾驶者情感的终极讨好。

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了。法拉利这波操作,完全是反技术崇拜的民粹解构。它把所有高大上的电车技术,全部拉回到一个最朴素的问题上:这车开起来,爽不爽?

法拉利给所有新势力上了一课:快,已经不值钱了-有驾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电动跑车的灵魂,也不在那几千匹的马力,而在于它能不能让你在每一个弯道,都感觉自己是车神附体。

法拉利给所有新势力上了一课:快,已经不值钱了-有驾

我最近在想,如果把我家猫的爪子安上四个轮子,是不是也能实现所谓的扭矩矢量控制。

这一切操作的背后,都指向了那个最玄学的东西:品牌信仰。会买法拉利的人,真的不是在买一个交通工具。他们是在购买一个身份,一种图腾,一个梦想。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法拉利最值钱的,永远是那个跃马标本身。所以,它的首要任务不是造一台最快的电车,而是造一台“最法拉利”的电车。

它必须让它的信徒们相信,即使世界变成了电动的,法拉利的灵魂也没有变。它依然是那个值得被供奉在车库里,也值得在赛道上嘶吼的红色神祇。他们不是在造车,他们是在维护一个宗教。

所以,法拉利不是在定义电动超跑,它是在告诉你:规则我来定,你们这些玩数据的,都往后稍稍。不服?不服你也卖五百万一台试试。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法拉利选择了最难走,但也最稳妥的一条路:自己成神。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