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在冬季续航能力降低、充电困难的问题,国内外专家决定研发“永动”汽车。瑞典设计了临时性电气化道路,车辆通过接收器和公路电网相连,
在行驶过程中获取持续动力并将电力输入到蓄电池中。韩国和瑞典的方式与此相似,通过在路面下铺设电缆,将电力转换成电磁并输送到汽车电瓶。而中国工程师采用了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方式,
通过受电弓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动力,实现了动态充电。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电阻损耗,通过电网直驱方式持续稳定供电,同时还采用了双源动力模式,支持使用清洁能源。此外,车辆还可以脱离电网独立运行,
更加灵活便捷。关于这个设想是否能实现,我们不妨拭目以待。株洲已经启动了电气化公路试验线,该试验线模拟了多种路况,可以测试车辆性能,这项技术和高铁技术是同源的,
采用地面供电系统和受电弓车辆系统两部分构成,安装在路的两旁即可使用,可在新修公路上实施,也可以在已有公路上进行改造。该技术适用于高速上的重卡运输,但也具有灵活性,
采用受电弓+蓄电池的混合动力方案,当车辆偏离线路时,可以自动调整受电弓姿态,还能自动匀速降弓,非常安全可靠。此外,该技术还具有低碳经济高效的特点,如果将公路货运全部改为受电弓重卡,
每年可以节省约8.12亿吨的碳排放量,同时能够大大降低能源支出。未来,小汽车实现边走边充也未尝不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