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品牌获认证,共性揭秘!如何选新国标电动车?答案在此
2025年9月1日。新国标正式落地。
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新秩序的开始。
GB 17761-2024——这串数字,不再只是行业文件里的冰冷代码。它意味着旧款电动车彻底退出生产线。所有车企,必须合规。没有例外。
你还能买到“超标车”吗?不能。至少在合法层面,已经不可能。
生产端全面切换。销售端呢?消费者该如何选择?
别急。已经有答案了。
目前,4个品牌率先通过国家强制性认证。雅迪、爱玛、台铃、绿源。14款车型,已获准上市。
不是试点。是实打实的准入名单。
工信部数据显示,还有60余款车型正在审核中。速度很快。但门槛,前所未有地高。
为什么是这四个品牌先过审?巧合吗?
不。它们的新国标车型,藏着三个几乎一致的秘密。
第一个共同点:脚蹬子,没了。
是的。那个被吐槽了十几年的“自行车遗物”,终于被正式移除。
你还记得吗?以前上牌,交警第一句话就是:“有脚踏板吗?”
现在?这个问题,将成为历史。
脚蹬子存在的初衷,是为了让电动车“看起来像非机动车”。结果呢?没人用。还容易绊倒。刮风下雨时,简直是安全隐患。
新国标听到了用户的呼声。删除脚蹬子。不只是减配。而是一种人性化回归。
管理思维变了。从“我规定你执行”,到“你需求我响应”。
这是进步。更是温度。
第二个共同点:造型,回归“简易款”。
你没看错。目前通过认证的所有车型,清一色是基础款电动车。
没有夸张的整流罩。没有复杂的储物箱。没有仿摩托车的设计。
为什么?
因为重量限制。铅酸电池车型,整车不得超过63公斤。
塑料件用量也被严格控制。每一克,都要精打细算。
所以,厂商只能做减法。轻量化设计成为核心命题。
但这真是坏事吗?
未必。极简设计,反而更耐看。也更实用。日常通勤,要那么多花哨功能做什么?
况且……这只是开始。
厂家坦言:后续会推出更多款式。复古款、都市款、甚至轻越野款都在规划中。
现在推简易款,是为抢占市场窗口期。也是为技术验证铺路。
第三个共同点:全系搭载铅酸电池。
14款车型,无一例外。
不是锂电池不行。而是——铅酸电池,此刻更具优势。
成本低。回收体系成熟。安全性经过长期验证。
更重要的是……新国标对铅酸电池车型“网开一面”。
允许配置更大容量电池。续航反而可能超过部分锂电车。
比如,某款绿源新车,搭载24Ah大容量铅酸电池,理论续航可达80公里。
而同等重量下,锂电池很难做到。
这不是倒退。是权衡后的最优解。
安全、成本、续航、认证通过率——铅酸电池在当前阶段,几乎是“完美答卷”。
当然,锂电池不会消失。未来高端车型必然回归锂电路线。
但现在?铅酸,才是主流。
那么问题来了:普通消费者,怎么选?
记住四个字:2证1票1名单。
这是行内人私藏的“避坑指南”。
2证:合格证 + 3C认证。
合格证是车的“身份证”。上面必须明确标注:执行标准为GB 17761-2024。电池类型也要写清楚。
3C认证则是国家背书。每辆车都有唯一编码。扫码可查。假不了。
没有这两个证?别买。上了路,就是“黑户”。
1票:购车发票。
注意!收据不算。必须是正规税务发票。
这是上牌的硬性要求。也是保修的凭证。
有些商家说“开发票加钱”?直接拒绝。违法。
1名单:工信部白名单。
目前已发布三批。雅迪、爱玛、台铃、绿源均在列。
进名单的企业,生产资质、质量体系、售后服务都经过筛选。
相当于国家帮你做过一轮风控。
选它们,等于多一层保障。
你会问:其他品牌怎么办?
等。或者查。别盲目下单。
现在市面上已有“伪新国标”车型流通。打着“过渡款”旗号,实则不符合新规。
一旦购买,后续无法上牌。骑上路,被查即扣。
血汗钱打水漂。谁负责?
所以,冷静。别被促销冲昏头脑。
新国标不是小事。它关乎你每天上下班能不能顺利出门。
更深层看——这次改革,不只是技术升级。
它是治理理念的转变。
从“堵”到“疏”。从“管”到“服”。
取消脚蹬子,是倾听民意。
严控重量与电气安全,是守住底线。
建立白名单制度,是引导市场良性竞争。
电动车,不该是城市治理的“麻烦制造者”。
它本该是绿色出行的一环。是短途通勤的最佳解决方案。
现在,机会来了。
我们能否抓住?取决于每一个选择。
你是随便买一辆能骑的车。
还是认真挑一辆合规、安全、耐用的好车?
答案,在你手中。
最后提醒一句:2025年9月后生产的车,必须符合新国标。
销售端若有“库存清理”“最后一批老款”之类的说辞——警惕。
政策不留情面。执法不会手软。
别让自己,成为代价。
下一期,我们将深度测评首批通过认证的14款车型。
哪款性价比最高?哪款续航最真实?敬请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