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企业的真实经营能力 一个会议就看透

二手车企业的真实经营能力 一个会议就看透-有驾

以下会议场景,直接揭示企业是否在“真经营”

1. 报销量却不谈市场趋势:战略停留在“收车卖车”的搬运逻辑

“本月收车300台,成交240台,毛利率8%。”

数据看似稳定,但没人追问:新能源二手车收车占比是否跟上市场增长?(2025年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预计占比25%,企业是否有针对性战略?)主流消费群体是否转向90后,定价策略是否匹配年轻人对“准新二手车”的偏好?

当会议只停留在“收卖差价”,却不拆解问题,说明企业仍停留在“传统车商”思维,没把行业数字化转型、新赛道布局当核心。

2.讲售后投诉却不问客户信任:困在“内部流程”的假经营

“本月售后复检率15%,客户投诉集中在‘车况与描述不符’。”

但没人深究:检测环节是否漏检客户是否因“维保记录造假”失去信任?

会议全程围绕“检测流程优化”“投诉话术培训”,却不分析“如何实现车况全溯源”“如何建立第三方检测背书”,说明经营视角仍停留在“解决表面问题”,没抓住二手车行业“信任”的本质。

3. 谈车源短缺却不追底层原因:缺乏对供应链的判断力

“本月车源同比减少20%,收车成本上涨10%。”

报完数据后,管理层只说“加大线下收车团队激励”,却没人分析是否因忽略新兴车源渠道没有对“车源结构变化”(如新能源退役车批量流入市场)的预判,数据只是噪音。真正的管理者不只是数据的倾听者,而是用数据做决策。

4. 各部门自说自话:收购、检测、销售的协同断层

收购部:“高性价比燃油车收车难,建议提高预算。”

检测部:“新能源车辆检测耗时增加30%,人力不足。”

销售部:“线上客户咨询新能源车型占比超40%,但展车库存不足。”

三个部门轮番汇报,却没人接茬:“如何协同建立‘新能源收--售’快速通道?”

当收购部不考虑检测能力,销售部不联动收购备货,不要把会议变成“部门值班广播”,暴露二手车企业最致命的短板——部门协同断裂。

二手车行业高水平会议的标准

结合行业特性,一场“真经营”的会议必须做到:

“效率”为主线,而非部门KPI堆砌汇报结构:“收车渠道转化率(收购部)→ 检测时效达标率(检测部)→ 线上线索成交率(销售部)→ 售后复检率(售后部)”所有数据围绕“从收车到交付”的全链条效率,而非“部门各自达标” 。

“一线收销团队”为C位,中台做支持比如让收车经理讲清楚:“本周错过3台高性价比新能源车,因为竞争对手出价高5%,我们的定价模型是否需要调整?”

让销售主管汇报:“客户看车后流失率60%60%的客户提到‘担心电池寿命’,检测部能否出具电池健康报告?” 中后台(财务、IT)只负责提供数据工具,不替代一线做判断。

允许“吵”出行业真相,但必须吵完就定。

“吵”的价值:

思维碰撞:不同视角交锋激发创新。

暴露问题:争论中暴露管理漏洞(组织架构、流程等),为优化提供切入点。

完善决策:多角度审视方案。

“定”的必要:

避免议而不决:快速决策抓住市场时机。

遏制内耗:终止无意义争吵,聚焦目标,维护团队协作氛围。

明确方向:为各部门提供执行基准,提升企业整体行动力。

二手车企业的真实经营能力 一个会议就看透-有驾

在二手车行业,开个会不是“数据复盘会”,背后是“机制和能动力”。

战略能不能落地?

组织有没有战斗力?

管理层有没有经营力?

看看部门会议就清楚了。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关于帅车

中国二手车经销商全国前3强企业

集团旗下IP矩阵粉丝量超2000W

帅车严选商城杭州店

帅车阿东严选】二手车月销量3000+台

【帅车值新杭州总部店】新车月销量2000+台

单店经营面积11万平方米

目前集团业务已覆盖全国以及全球多个国家

正处在持续上升阶段

现主要业务板块

二手车交易【帅车严选商城】

新车交易【帅车值新】

汽车经纪人连锁店【帅车服务中心】

豪车寄售平台【帅车超豪】

批量采购公司【帅车集采】

汽车出口业务【吉帅汽车出口】

新媒体运营【聚帅MCN】

金融渠道平台【帅车金融】

物业商管公司【帅车商管】等

二手车企业的真实经营能力 一个会议就看透-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