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但凡聊起新能源汽车,很多人脑子里可能都会冒出这么一个印象:那些新势力品牌,像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玩屏幕、玩智能、玩自动驾驶,花样百出,把车子搞得跟个大号的智能手机似的。
而反观那些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合资品牌,比如别克、大众、丰田这些,在电动车这个新赛道上,好像一下子就慢了半拍,甚至有点跟不上节奏。
不少网友更是直接给它们扣上了一顶“杂牌电车”的帽子,意思是说,你们造燃油车是行家,但搞电动车,好像还差点意思。
这种声音,无疑让这些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牌车企感到非常尴尬和憋屈。
面对这样的市场舆论和竞争压力,难道这些“大象”真的就转不过身来了吗?
别克用一款全新的旗舰轿车——至境L7,给出了他们的回答。
这不单单是一款新车的发布,更像是一场主流合资品牌吹响的战略反攻号角。
咱们先得理解,为什么合资品牌会陷入这种被动的局面。
上汽通用汽车的副总经理薛海涛在接受采访时就非常坦诚,他承认别克品牌之前确实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最低谷”。
问题是全方位的,新产品推出的速度跟不上,智能化水平明显落后于新势力,连带着消费者过去积累的品牌信任感都在下降。
他形容当时的情景是,推出一款电动车,如果少了智能化的亮点,就感觉这车缺了灵魂,推向市场后根本激不起什么水花。
这种感觉,对于一个习惯了市场领先地位的百年品牌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而“杂牌电车”这个标签,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每一个传统汽车人的心里。
所以,别克推出至境这个全新的高端新能源子品牌,以及首款车型L7,可以说就是憋着一股劲,要用实打实的产品来回应所有的质疑,证明自己不但能造电动车,而且能造好。
那么,别克拿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他们称之为给用户的“第三种选择”。
这个选择,就是“超级增程”。
说白了,它既不想让你有纯电车的续航焦虑,也不想让你忍受传统插电混动车那种纯电里程短、发动机频繁介入的不好体验。
至境L7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做一个没有明显短板的“全能选手”。
这背后的技术支撑,是一套名为“真龙”的增程系统。
这套系统的研发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多年技术积累的结果。
它的核心是一台专门为增程模式开发的1.5T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本身就获得过业内的大奖,效率非常高。
这套“真龙”系统具体解决了几个大家在开增程车时最头疼的问题。
第一个,就是很多人常说的“满电一条龙,亏电一条虫”。
不少增程车在电池电量充足时,开起来动力十足,非常安静平顺;可一旦电池电量用得差不多了,增程器(也就是那台发动机)开始工作给电池充电,车子的动力就会明显下降,加速无力,发动机噪音还特别大,体验感直线下降。
至境L7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用了一个大功率的驱动电机,配上性能出色的奥特能平台电池和那台高效的发动机,三者协同工作,保证了无论是在满电还是亏电的状态下,车辆的加速性能和高速超车能力几乎没有差别,差异小到人体根本感觉不出来。
这就意味着,你再也不用担心开长途时车子会越开越没劲了。
第二个解决的痛点,自然就是续航焦虑。
至境L7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302公里,这个数字在同级别的增程车型里是相当领先的。
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的人来说,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辆纯电车来开,可能一个星期充一次电就足够了,日常用车成本非常低。
而当你需要出远门,比如节假日回老家或者自驾游,它加上油箱的总续航里程能达到1420公里,彻底让你告别了在高速服务区排队等充电桩的烦恼。
而且,它的电池设计标准非常高,号称能做到与车辆同寿命,大大降低了用户未来更换电池的后顾之忧。
第三个,就是别克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静音”传统。
开增程车,最影响高级感的一件事,就是发动机突然启动介入时的噪音和振动。
至境L7通过一系列先进的隔音降噪技术,把发动机介入时产生的噪音和振动控制在了人体几乎无法感知的范围内。
那种感觉就像是,发动机已经在悄无声息地工作了,而车里的你,依然能享受到如图书馆般的静谧。
当然,光有好的动力和续航还不够,要想在现在的市场立足,智能化是绕不开的坎。
过去,这恰恰是合资品牌最大的短板。
但这次,至境L7在智能化方面也下了血本,甚至实现了反超。
它首发搭载了和国内顶尖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合作研发的一套高级智能驾驶系统。
这套系统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不是靠工程师写一行行的固定代码来应对路况,而是基于一个能从超过30亿公里的真实驾驶数据中不断学习和进化的大模型。
这让它在处理一些复杂的、突发的路况时,比如突然窜出的行人或者旁边车辆的强行加塞,表现得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而不是一个死板的机器。
在发布会现场,他们甚至直接演示了高难度的自动泊车功能,这份自信也体现了技术的成熟度。
更有意思的是,至境L7的诞生,还反映了合资公司内部合作模式的一种深刻变化。
过去,在很多合资车企里,中方团队的话语权相对较弱,很多核心技术和产品定义都由外方主导。
而这次,至境L7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由“中国定义、中国研发”的车型。
泛亚技术中心的曾瑜就提到,以前当中方提出要开发一个全新的平台时,美国通用总部那边总会有疑问。
而现在,情况完全反过来了。
通用全球的高层不仅非常认可中国团队对产品的理解和定义,甚至把中国团队的研发效率和执行力当作榜样,要求全球其他团队来学习。
这种从质疑到信任的转变,背后是中国汽车工程师们技术实力和市场洞察力不断提升的体现,也标志着中方在合资企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总的来看,别克至境L7的亮相,不仅仅是推出了一款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它更像是一个信号,表明像别克这样的传统合资巨头,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且正在以一种非常务实和坚决的态度进行自我革命。
它们没有选择盲目跟风去堆砌一些华而不实的配置,也没有喊出一些天花乱坠的营销口号,而是回归到造车的根本,从用户的真实需求出发,用扎实的技术去解决用户的痛点。
这条路看起来可能没有那么炫酷,但对于一个百年车企来说,这或许才是在激烈的新能源市场竞争中,重新找回属于自己位置的最踏实、最可靠的路径。
这头曾经沉默的大象,确实正在转身,而且步伐坚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