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电桩前的94分钟停留,让上海车主顾女士背上了438.4元的“超时占用费”。这笔相当普通充电费四倍的账单,最终引发了一场法律纠纷。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充电桩资源日益紧张。为防止充满电的车辆长时间占用充电位,众多车企和第三方充电平台开始收取“超时占用费”,收费标准从每分钟几角到数元不等,部分甚至不设封顶。
上海车主顾女士最近就因此遭遇了一次不愉快的充电体验。她在一次充电后未能及时挪车,继续占用充电车位94分钟,结果收到了546.85元的账单。
---这份账单中,108.45元是实际充电费,而剩下的438.4元则是“超时占用费”。
01 天价占位费,车主起诉车企
事情起因于顾女士在某酒店停车场充电站的经历。她当天去酒店开会,发现停车场有超充站,便顺便给车充电。
然而会议时间比预计更长,导致她没能及时挪车。顾女士对这笔高额占位费感到难以接受:“当时觉得比较诧异,充电站通知没到位,而且费率太高了”。
她认为,新能源车企没有以显著方式提示超时占用费,充电结束后也没有通过有效方式提示挪车,因此这笔费用收取不合理。
在与新能源车企协商无果后,顾女士选择起诉到法院,要求退还438.4元的超时占用费。
02 法院二审判决,驳回车主诉求
法院一审驳回了顾女士的全部诉讼请求。顾女士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超时占用费是对车主超时占用充电车位的违约行为所收取的款项,具有违约金性质。
法院认为,新能源车企设置超时占用费的初衷是促使车主及时挪车,提高充电站利用率和用户体验。在充分告知、提示的情况下,合理使用惩罚性违约金并无不当。
法官樊蕾指出,法院审查发现这家企业确实通过官网、手机应用程序、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充分告知和提示。
03 车主多次超时,法院认定有过错
法院判决还揭示了一个重要细节:此前车企已为顾女士免除过一次超时占用费,但顾女士后续又有多次超时占用行为,且支付过超时占用费。
这表明顾女士知晓并接受超时占用费条款。当天她本可以提前驶离,却长时间占用充电设备,存在明显过错。
法院还考虑到充电站繁忙程度。在上诉人占用充电桩的时间段,周围两个充电桩分别都有4部车辆依次充电,说明该区域充电需求量大。
最终,上海一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认为涉案超时占用费不存在过高情形,无需进行调整。
04 各品牌收费标准差异大
调查发现,不同充电桩品牌和场所都设置了超时占用费,但收费标准并不统一。
一些品牌会根据站内空闲率,动态调整收费价格。有的品牌每分钟收取几毛,有的高达每分钟6.4元。
特斯拉官网显示,当所在超充站内的空闲车位小于或等于50%时,会产生每分钟3.2元超时占用费;当所在超充站内没有空闲车位时,费用翻倍至每分钟6.4元。超时占用费会持续累加,上不封顶。
相比之下,其他品牌收费标准较为温和:
理想充电站:充电结束后15分钟内不离开,收取2元/分钟,单次最高200元
极氪充电站:超时30分钟后开始收取每分钟1元,封顶50元
蔚来部分充电站:充电结束15分钟后开始收取0.5元/分钟,50元封顶
05 消费者权益保护律师观点
上海市消保委公益律师张玉霞表示,超时占用费的收取是合理且必要的。
车企和消费者可以通过约定、合意达成超时占用费的收取,但收费标准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并进行显著提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张律师同时指出,如果收费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可以予以酌情下调。
专家提示,由于超时占用费的收费标准不统一,车主在使用充电服务前,要主动了解各品牌的收费模式,维护自身权益。
06 技术识别难题待解
尽管许多充电桩设置了“超时占用费”,但相应的“超时检测”实际上主要是检测充电枪是否与汽车对接充电,仍需要地锁进行辅助判定。
对于没有设置地锁、停车位紧张的停车场,仍偶尔可见部分车主直接将汽车(甚至是燃油车)停在充电车位上,持续长期占用空间。
当前各大平台仍需进一步完善充电超时治理措施,并尽可能平衡停车位和充电车位之间的矛盾。
07 网友意见分歧明显
这一事件和判决引发了广泛讨论,网友意见呈现明显分歧。
有不少车主对超时占用费表示支持:“我觉得合理,在充电车位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占着车位肯定是不太好的”。
“开启充电时,车机大屏、手机app上都有费用提示,我觉得这个价格挺合适的,就是要让那些超时占位的人付出一些代价”。
也有车主认为,超时占用费的费率不宜过高:“有时只是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了,并不是故意占位,付了比充电费更高的占位费,很不能接受!”
08 如何避免高额占位费
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避免高额占位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充电前了解规则:在使用不熟悉的充电站前,通过APP或现场标识了解超时占用费的收取标准、起计时间和费率。
设置提醒功能:充分利用车辆或充电APP的提醒功能,充电结束时及时接收通知。
规划充电时间:避免在可能被打断的时间段充电,如会议、就餐等场合。
选择封顶政策充电站:如需长时间停车,可选择超时占用费有封顶的充电站。
留出充裕时间:充电时预留足够时间,避免因小事耽误导致高额占位费。
随着新能源车普及,充电桩资源日益紧张。超时占用费作为提高充电桩利用率的经济杠杆,得到了法院认可。
本案判决表明,在企业充分履行告知义务的前提下,车主有责任注意相关规则并及时挪车。
消费者在接受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注意义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