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慕尼黑车展,大众推出了一款全新的 ID.Cross 概念车,第一眼看到官方图片时,就觉得造型眼熟,但又想不起具体像哪款车,隐约有几分雪铁龙的设计味道。说真的,这两年国产小型电动车已经让这个市场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比亚迪元 PLUS、五菱缤果这些车型个个性价比表现突出,大众选在这个时候入场,真的还有机会吗?
先说说年轻人最在意的外观和空间,这回大众确实拿出了诚意。前脸延续了 ID. 系列的经典设计,封闭式格栅搭配可发光 Logo,夜晚点亮后像一道光带,比之前的途铠看起来时尚不少。车身侧面设计更讨人喜欢,4161mm 的车长不算太大,对新手司机或者在城里经常找车位的朋友特别友好——谁没在窄小车位上折腾过几回呢?
车尾同样没有掉链子,贯穿式尾灯与前脸相呼应,内部还带有动态流水效果,解锁车辆时会“眨个眼”,仪式感到位;底部采用隐藏式排气设计,加上扩散器造型,整体看起来比不少同级“方盒子”SUV 要精致不少。
总的来说,这车外形不算夸张,但辨识度挺高。
空间方面更是有惊喜,450 升的后备箱容积,放下健身包和电脑箱绰绰有余,后排座椅放倒之后,连折叠自行车也能轻松装下,周末去露营带上帐篷也完全够用。
再看续航表现,大众这次没有在数字上做文章。420km 的 WLTP 续航看上去不算特别突出,但了解大众 ID. 系列的用户都知道,它的表显续航一向比较真实。不像某些车型掉电快,标称 500 公里,实际可能只能跑 350 公里。
作为一款纯电车,基础的快充功能当然不会缺席。虽然官方没有公布具体的充电时长,但参考大众 ID. 系列其他车型的表现,预计半小时可以充到 80% 的电量。午休时去快充站补个电,下班回家再跑几十公里也完全没问题。
动力和实用性也贴合日常通勤需求。搭载 208 马力的前置电机,起步比燃油车灵敏不少,早晚高峰抢道、过红绿灯都更轻松,最高 175km/h 的时速,周末跑高速也足够稳。
更让人意外的是,它还能拖曳 1200kg 的重物,平时想给家里拉台洗衣机,或者拖个小房车去露营,不用再找朋友的 SUV 帮忙。这个功能对于喜欢动手、热爱生活的年轻人来说,确实很实用。
不过话说回来,这款车要想和国产车抢市场,还有两道难关要过。首先是价格还没公布,参考大众 ID.4 CROZZ 14.99 万的起步价,ID.Cross 定位再低,估计也要 12 万以上。
但现在比亚迪元 PLUS 430km 版本只要 11.58 万,还配备了 L2 级智能驾驶和 7 个安全气囊,整体配置比 ID. 系列丰富不少。
其次是上市节奏太慢,概念车看着再好,等到真正量产也要 2026 年底。到那个时候,说不定国产车已经推出了续航 600 公里、价格十万出头的电动车,谁还会特别关注 420km 续航的车型呢?
老实说,国产新能源车已经火了两三年,大众这才慢慢推出小型电动 SUV;别人早就把快充、智能驾驶当作标配,而 ID.Cross 的智驾信息到现在还没完全公布。以前大家常说“合资车质量好”,可现在比亚迪提供电池终身质保,大众却只给八年 16 万公里的保修,优势已经没那么明显了。
更让人不满的是,有些品牌喜欢用概念车来吸引眼球,宣传时参数写得漂亮,实际量产却悄悄减配,真以为消费者看不出来吗?
其实对普通上班族来说,一辆通勤车最重要的是“续航真实、空间实用、价格合适”,品牌本身的光环已经没那么重要。如果大众能把起步价控制在十万出头,再加上 L2 级智能驾驶,或许还有机会成为热门车型;但如果还是一味端着“合资身份”不肯放下身段,恐怕还是很难和国产车竞争。
如果手握12万的购车预算,到了2026年,你会选择等待大众ID.Cross,还是现在就入手一台国产电动车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