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6中期改款:不是堆配置,是在修正它自己

新能源车的这几年,真就像打怪升级,没点新功能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但“改款”这个词,也慢慢被玩坏了——换个前脸就敢说是进化、改个UI就说是智能升级。

在这种套路越来越多的环境下,智己LS6的这次中期改款,反倒显得有点“反套路”。它不是一上来就摆出新技术的姿态,而是悄悄把车里那些“不太对劲的地方”一个个动了刀。

智己LS6中期改款:不是堆配置,是在修正它自己-有驾

站在一个真实用户的角度,我不拿品牌的钱,也没义务替厂家说话,但这次智己LS6的改款,我愿意多聊几句。

改款不是堆料,而是修补短板

LS6最初上市时,我对它的评价其实是“有野心,没打磨”。尤其是内饰那块升降大屏——很唬人,但用久了你会发现,它更像是个“展厅技术”,而不是“驾驶工具”。

这次中期改款,第一件事就是砍掉这块电动升降大屏,改成了固定悬浮式的联屏。这一刀砍得不痛不痒,却特别对路。为什么这么说?

• 升降机构提升了成本、增加了故障点,但带来的体验其实不多

• 固定屏能降低机械故障率,同时支持更多角度的优化背光

• 取消升降之后,中控整体视觉更稳重,操作也更自然

这不是炫技,这是回归驾驶本质。

智己LS6中期改款:不是堆配置,是在修正它自己-有驾

再看副驾屏幕,面积扩大,嵌入得更自然,比起原来像是“临时装进去”的感觉,现在更像一个“协调参与”的娱乐系统。我试了下腾讯视频、网易云播放,滑动响应、画质和亮度控制都有提升。

更让我欣慰的是,在全面大屏化的今天,它居然反其道而行,在中控台上保留了一排物理按键。你可能觉得这没啥了不起,但真开过某些国产车你就知道:光是调个风速,都要点屏点得满头汗。

LS6在这点上就聪明了:空调、除雾、音量调节这些常用项,直接保留实体操作,驾驶中不必低头、也不用分神去找功能在哪。

从“炫设计”到“重实用”:它变成熟了

一个车型能不能活下来,其实看三点:好开、好用、不容易出问题。

中控台下方的设计也从过去的小屏+储物混搭风格,变成了更大面积的储物平面。我亲测放一个11寸iPad Pro是刚刚好,杯架也能放两个750ml水瓶,跟之前那个“不知道给谁用的小屏”比,这波纯实用派操作。

后排也不是随便升级了几个“炫酷按钮”了事,而是实打实下本:

• 座椅支持三挡加热+三挡通风+按摩,调节范围比竞品更细

• 后排配有独立控制面板,不依赖前排中控

• 冰箱可低至零下6°C,比特斯拉Model Y的储物冷藏区更强,实际能放饮料冰镇

智己LS6中期改款:不是堆配置,是在修正它自己-有驾

说实话,这套后排配置,有点像在“新能源D级车”里偷偷给你塞了个小沙发区。

外观没惊喜,但理性地进化了

你如果盯着这车前脸,会觉得“T字灯组”和更大尺寸格栅并没有带来太大视觉震撼。但如果你了解它前代的设计,就会发现两个关键变化:

1. 主光源从上方分离到下方,夜间辨识度更强,照明覆盖角度更合理

2. 灯腔造型从“概念风”向“工程量产风”过渡,更贴近用户审美

你可以说它保守了,但它也变得更耐看、更成熟了。

遗憾之处:智能驾驶没跟上节奏

当然,改得再走心,也不能回避短板。

我认为这次最大的遗憾,是智己LS6在智能驾驶层面的升级力度偏弱。目前它的高阶NOA功能仍以点到点导航辅助为主,与理想、问界那种“城市NCA全国都能跑”的布局还有差距。

而且目前还未透露是否会搭载激光雷达进阶版本,如果依旧沿用视觉融合方案,那未来在复杂场景的识别准确性上,确实不如隔壁极越、深蓝这些“激光全家桶”选手。

对比竞品:这波改款值不值?

智己LS6中期改款:不是堆配置,是在修正它自己-有驾

以现在主流纯电中大型SUV来看,LS6的对手大致是:

• 问界M5(华为背书+智能化强)

• 小鹏G6(智驾系统先进,但内饰略显简配)

• 极氪007(设计走高级感,座舱偏向年轻人)

• 比亚迪唐EV(成熟耐用,但内饰科技感不够)

如果你看重空间、座舱实用性、设计平衡,LS6是个中庸但可靠的选择;如果你追求极致智能化、城市NOA满配,那它暂时不是第一梯队。

总结:这车不是一眼惊艳,但很难让你失望

智己LS6中期改款:不是堆配置,是在修正它自己-有驾

智己LS6这次的中期改款,没有像别家那样搞个“全新命名”或“限量纪念版”来吸引眼球,而是老老实实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把之前的短板一条条补上。

我更愿意称它是一次“自我修正”,而不是“推陈出新”。

你问我,这车值不值得买?

我会这样回答:

• 如果你是个务实派用户,注重用车体验大于新鲜感,LS6可以优先看

• 如果你对智驾辅助要求极高,或者是激光雷达重度依赖者,建议再观望一轮

新能源车市正在往“比技术、拼体验”的方向卷,但愿每家厂都像智己这次一样,少点噱头,多点真改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