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架飞机趴窝,吉祥航空遭遇“心脏骤停”!全球航空业深陷发动机危机

走进上海虹桥机场的停机坪,你会看到一幅罕见的景象:吉祥航空的多架白色客机静静地停在远端机位,驾驶舱挡风玻璃上贴着保护膜,发动机进气道被严密包裹。 这些本该在天空中翱翔的飞机,如今却成了地面上的“固定装置”。

20架飞机趴窝,吉祥航空遭遇“心脏骤停”!全球航空业深陷发动机危机-有驾

最新数据显示,吉祥航空103架飞机中,有整整20架处于停飞状态。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相当于这家航空公司每五架飞机中就有一架“趴窝”。 停飞的飞机不是老旧的机型,恰恰是航空公司最新的主力,9架A320-200N和9架A321-200NX,这些正是空客最新一代的节能机型。

问题的根源出在飞机的“心脏”上。 这些停飞飞机装备的都是普惠公司生产的PW1100G-JM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齿轮传动风扇发动机”(GTF)。 这种被寄予厚望的新一代发动机,如今却成了航空公司的噩梦。

吉祥航空董事长王均金在8月底的财报发布会上罕见地公开承认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直言,发动机维修对飞机利用率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这样的表态在向来低调的航空业中并不常见。

数字说明了一切。 在今年8月,当中国民航整体运力增长3.3%的时候,吉祥航空的运力却不升反降,同比下降2.7%。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内航线表现,运力骤降6.77%。 暑期本是航空业的旺季,但吉祥航空却出现了运力倒退的罕见情况。

乘客们已经感受到了变化。 经常乘坐吉祥航空的王女士发现,最近她常坐的上海飞成都的航班频繁取消或调整时间。 “原本每天五班的航线,现在经常只剩下三班,票价也涨了不少。 ”

机务维修人员的工作状态也发生了变化。 在上海虹桥机场的维修机库,工程师们正在对拆下的发动机进行仔细检测。 一名不愿具名的机务人员表示:“我们最近加班成了常态,发动机叶片裂纹问题需要非常精细的检测,每个发动机的检测就要花费数天时间。 ”

20架飞机趴窝,吉祥航空遭遇“心脏骤停”!全球航空业深陷发动机危机-有驾

这场危机不仅影响吉祥航空一家。 在中国市场,四川航空拥有64架GTF动力飞机,是受影响最大的中国航司;国航有53架紧随其后。 如果放眼全球,这场发动机危机波及范围更广。

普惠母公司RTX去年公开承认,发动机核心部件使用的粉末金属材料存在污染问题,可能导致零件出现微观裂纹。 这个看似微小的缺陷,却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该公司宣布,在2023至2026年间,需要召回600-700台发动机进行大规模检修。

全球航空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搭载PW1100G发动机的飞机中,约28%-30%处于停飞状态。 这个比例意味着近三分之一的该型号飞机无法投入运营。

这场发动机危机已经引发过惨痛案例。 印度Go First航空公司去年因普惠发动机问题导致大量飞机停飞,最终不堪重负宣布破产。 这一事件给全球航空业敲响了警钟。

航空分析师李明指出:“吉祥航空目前采取的是‘弃车保帅’策略。 他们优先保障上海飞往日本、东南亚等国际航线,不得不削减部分国内航线班次。 这种选择很无奈,但也是当前最优解。 ”

在财务方面,停飞带来的损失正在累积。 除了直接的运营收入损失外,飞机停场还需要额外的维护成本。 更重要的是,航空公司需要保留更多的备用飞机以应对突发状况,这进一步增加了资金压力。

20架飞机趴窝,吉祥航空遭遇“心脏骤停”!全球航空业深陷发动机危机-有驾

普惠公司已经表示将承担约30亿美元的赔偿及相关费用,但具体到每家航空公司的补偿方案仍在谈判中。 吉祥航空方面透露,他们的谈判团队正在与制造商磋商补偿细节。

在机场停机坪上,停飞的飞机排成了长队。 地勤人员需要定期启动辅助动力装置,检查系统状态,确保这些价值数亿元的资产在停场期间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这些日常维护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资源。

航班调度中心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调度员需要精心计算每一架可用飞机的飞行时间,尽可能提高飞机利用率。 有时甚至需要临时调整航线,将飞机从一条航线快速调往另一条航线。

飞行员训练计划也受到了影响。 由于模拟机训练需要安排在实际航班间隙,飞机利用率的下降反而为飞行员提供了更多的训练时间。 这一意外的好处或许能稍微缓解航空公司的压力。

乘客在值机柜台前的等待时间变长了。 由于航班数量减少,每个航班的客座率明显上升,地面服务人员需要处理更多的旅客和行李。 航空公司不得不增派人手来保障航班正点率。

维修仓库里,拆下的发动机零件铺满了整个工作台。 技术人员使用专用设备对每个叶片进行探伤检测,任何微小的裂纹都意味着整个叶片需要更换。 这些精密的工作需要极高的专业技能和耐心。

20架飞机趴窝,吉祥航空遭遇“心脏骤停”!全球航空业深陷发动机危机-有驾

航空保险市场也感受到了波动。 保险公司开始重新评估与GTF发动机相关的保险条款,保费水平出现上调趋势。 再保险公司对航空发动机相关风险的再保条件变得更加谨慎。

二手飞机市场出现了异常波动。 较老型号的A320ceo系列飞机租赁价格开始上涨,因为航空公司寻求替代方案来弥补运力缺口。 租赁公司开始重新评估不同机型飞机的资产价值风险。

在航空材料供应链上,发动机维修所需的备件供应变得紧张。 叶片、燃烧室等关键部件的交货期延长,维修周期相应拉长。 这进一步加剧了飞机停场的时间。

飞行员们开始接受额外的培训。 航空公司要求飞行员优化发动机使用方式,避免剧烈推力变化,尽可能延长发动机寿命。 这些操作细节的调整虽然微小,但可能对延缓发动机退化有所帮助。

航空燃油供应商的数据显示,使用GTF发动机的飞机确实实现了预期的节油效果,但这一优势被高昂的维修成本所抵消。 航空公司正在重新计算不同发动机型号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20架飞机趴窝,吉祥航空遭遇“心脏骤停”!全球航空业深陷发动机危机-有驾

机场地面服务公司调整了人员安排。 由于航班波结构发生变化,地服人员的工作时段和强度需要重新规划。 一些原本忙碌的时段可能变得相对空闲,而其他时段则更加拥挤。飞机清洁公司的工作流程也随之调整。 较短的过站时间要求清洁工更快地完成客舱清洁工作,这对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员工培训内容相应增加了快速作业的技巧。

航空食品公司需要更精准地预测配餐数量。 航班计划的频繁调整意味着配餐需求不断变化,减少浪费同时保障餐食供应成为新的挑战。 物流调度需要更加灵活应变。空管部门注意到不同机型的性能差异。 发动机推力恢复特性不同的飞机需要不同的间隔标准,管制员指挥时需要更加注意机型组合。 跑道占用时间计算需要相应调整。

旅客投诉处理部门的工作量增加了。 航班变更引发的旅客投诉需要更多客服人员来处理,航空公司不得不加强客服培训。 补偿标准的解释工作需要更加细致耐心。维修记录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 每台发动机的维修历史需要更加详细的跟踪记录,数据分析师需要从海量数据中找出故障规律。 预测性维护模型需要不断优化调整。

飞行员疲劳管理系统需要更新。 由于航班任务安排更加紧凑,机组休息时间需要更加科学地规划。 生物节律监控设备的使用更加普遍。航空医学研究机构加强了对发动机噪音影响的研究。 不同发动机型号的客舱噪音水平差异可能影响飞行员听力保护标准。 防护装备的配备标准需要重新评估。

飞行员培训教材需要修订。 发动机异常情况处置程序需要根据实际运行经验进行更新,模拟机训练科目相应增加特定故障模块。 检查员资质标准需要同步调整。航空法学专家开始深入研究相关合同条款。 飞机租赁合同中的发动机维修责任条款需要更加明确,技术代表需要参与法律文本的审核。 纠纷解决机制需要更加完善。

机场零售商户感受到了客流变化。 国际航线旅客消费习惯与国内旅客不同,商品组合需要相应调整。 免税店库存管理需要更加精准。飞行区管理规则需要细化。 不同发动机型号的飞机对地面设施的要求存在差异,标识系统需要相应完善。 应急响应预案需要更新具体机型数据。

配载平衡部门的工作程序需要优化。 由于货物装载位置对发动机负荷的影响,配载员需要更加精确计算重心位置。 装载顺序需要更加科学安排。气象预报服务需要更加精细化。 不同发动机型号对气象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同,签派员需要更详细的天气数据。 航路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发动机性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