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界对比迈巴赫?像“小天才”对比“劳力士”般噱头十足

汽车圈最近出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新能源车“尊界S800”居然跑去和豪车界的顶流“迈巴赫S680”比性能。问题是,这俩车根本不是一个路子,强行对比就像拿个智能小手表去比劳力士,看似“科技感十足”,但怎么看怎么别扭。2月20日,尊界的技术发布会上放了段测试视频,说他们的车全面“碾压”迈巴赫。这话一出,网上一下炸锅了,质疑声铺天盖地:尊界这是比性能,还是在搞营销噱头?

咱先说测试内容。尊界的发布会上,余承东直接拿尊界S800和迈巴赫S680放在一起,从转弯半径、刹车控制、雪地爬坡到坑洼路面测试,几乎是全方位比了个遍。视频里还特意展示了一个极寒条件的避让测试,尊界S800稳稳通过,而迈巴赫S680因为轮胎打滑偏离了轨道。最后余承东得出个结论:尊界S800“全面领先”。这大言不惭的语气,直接让不少人回想起他之前吹自家手机“遥遥领先”的画面。

但是,网友们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大家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迈巴赫的轮毂居然变形了,这正常测试怎么可能搞成这样?还有人指出,迈巴赫的车是租来的旧车,不是新车,甚至可能被改装过,测试结果到底准不准就更打个问号了。最离谱的是,测试现场的“第三方”公正性一点影子也没见着,谁能保证这不是尊界自己安排的“假赛”?

让事情更精彩的是,2月24日,测试视频里的那辆迈巴赫的车主出来发声了。他说自己根本不知道车被拿去测试,而且车子还被“暴力驾驶”搞得伤痕累累,前脸格栅底部断裂,轮毂也变形了。这车主之前把车租给了朋友的租车行,没想到居然被转租给尊界用来做了这种对比测试。

尊界对比迈巴赫?像“小天才”对比“劳力士”般噱头十足-有驾

网友们的质疑声越来越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迈巴赫的轮胎是不是放了气?轮毂都变形了,怎么看都不正常。

旧车拿来测试,性能会不会有偏差?这测试公平吗?

尊界对比迈巴赫?像“小天才”对比“劳力士”般噱头十足-有驾

开迈巴赫的人到底是谁?他真的是个公正的第三方吗?

尊界自家搞的测试,怎么可能没偏向性?

迈巴赫在测试现场绕了很多圈,有人怀疑是不是不断刷数据,直到刷出最差的一次才拿来对比尊界的最好成绩?

尊界对比迈巴赫?像“小天才”对比“劳力士”般噱头十足-有驾

这些问题放在一起,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尊界这次对比测试看起来更像是“碰瓷”营销,而不是认认真真搞科学比较。

说白了,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本来就不是一个赛道。尊界的优势是智能化和操控性,而迈巴赫的卖点是豪华、工艺和品牌价值。两者根本没可比性。就像一个智能手表和劳力士比功能,智能手表能打电话、发短信、GPS定位,但劳力士只需要告诉你时间就够了。而喜欢劳力士的人,压根不会因为这些功能而放弃它去买个手表玩具。

更何况,迈巴赫的客户群看重的可是品牌的历史、机械性能和身份象征。这些东西,尊界根本比不了。硬要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这样的对比又能说明什么呢?

尊界对比迈巴赫?像“小天才”对比“劳力士”般噱头十足-有驾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这件事已经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迈巴赫的车主明确表示,车辆被测试是“未经许可”的,而尊界方面并没有对此做出正面回应。业内人士也指出,这次测试可能已经触碰了法律红线,比如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甚至还有租赁合同违约的问题。

拿虚假宣传来说,《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都明确规定,广告和对比测试必须科学准确,不能有误导性。而尊界这种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跨维度比较,很可能已经违反相关规定。如果进一步查明测试数据是选择性使用的,这甚至可能构成商业诋毁。

另外,租赁车辆的使用也有法律风险。《民法典》明确规定,租车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如果迈巴赫的车主没有同意车辆被用于极端测试,尊界可能已经构成了合同违约。

尊界对比迈巴赫?像“小天才”对比“劳力士”般噱头十足-有驾

这件事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蹭热度”的味道。尊界想通过和迈巴赫的对比来提高自己的关注度,这没问题,但方式确实让人觉得不妥。两款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硬拿来对比,只会让人觉得是在“碰瓷”。更别提测试中还有那么多疑点,一点公正性都没有,就算结果好看,又能说明什么呢?

说到底,消费者买车看的可不只是性能,更是品牌价值和用户口碑。这样的测试不仅不能提升品牌形象,反而可能让人觉得不够专业,甚至有点不择手段。

接下来说说网友们的看法吧。

尊界对比迈巴赫?像“小天才”对比“劳力士”般噱头十足-有驾

【网友热议】

这件事在网上一炸开锅,大家的评论真是五花八门。

有个叫“车圈观察员”的网友说:“尊界这操作像极了小学生写作文,比来比去就只挑自己厉害的地方说,听着真尴尬。”

尊界对比迈巴赫?像“小天才”对比“劳力士”般噱头十足-有驾

“老王开大奔”则调侃:“迈巴赫轮胎打滑?这不废话嘛,你让一个穿皮鞋的去和穿钉鞋的比赛百米冲刺,能比吗?”

还有人直言:“租来的车拿去暴力测试,连车主都不知道,这不是碰瓷是什么?”

“汽车发烧友小刘”分析得头头是道:“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本来就不是一个赛道的,非得比,越比越显得自己没底气。”

尊界对比迈巴赫?像“小天才”对比“劳力士”般噱头十足-有驾

“理性吃瓜群众”最后“这波营销虽然有点low,但显然效果不错,至少现在大家都知道尊界S800了,至于买不买,那就另说了。”

看完这些评论,不禁让人想问,这样的对比真的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吗?

这次事件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不对劲”。尊界一边说自己“全面领先”,一边却连最基本的测试公正性都没做到。这样的比较,除了噱头,真的还能说明什么问题吗?消费者真的会因为一场“碰瓷”式的测试而改变选择吗?

新能源车强行和燃油车比性能,真的有意义吗?尊界这次到底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是为了蹭迈巴赫的热度?消费者会因为这场“自导自演”的测试选择尊界,还是反而对品牌产生质疑?

最后一个问题,尊界的目标是成为汽车行业的创新者,还是只想靠一场争议吸引眼球?这场闹剧背后,尊界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