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新英朗的众多缺点曝光,车主购买后表示后悔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别克全新英朗的十大不足,以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这款车型。尽管别克新英朗在市场上广受追捧,但了解其优缺点对于我们深入分析其热销背后的原因至关重要。特别是针对那些购买后表示后悔的车主,我们有必要探究其后悔的真正原因,以及别克新英朗存在哪些令人失望的缺点。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从投诉数据入手,分析别克新英朗在市场上的表现。查阅2017年紧凑型车投诉排行榜,我们发现宝来位居榜首,而别克新英朗则紧随其后,位列第五。这些投诉数据,来源于车质网,为我们提供了客观的市场反馈。

2017年,别克新英朗销量达到403213辆,与新朗逸、轩逸一同跻身轿车销量前三。尽管新英朗较2016年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仍不及轩逸。日系车卡罗拉依旧保持着强劲的销量势头。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剖析全新英朗的十大不足之处。

首要问题在于新英朗变速箱的换挡顿挫

这是车主们普遍反映的痛点,换挡时反应稍显迟缓,尤其在低档位换挡时顿挫感较为明显。特别是从2挡升至3挡的过程中,顿挫感尤为突出,换挡后的加速反应也相对迟缓。

第二大不足:新英朗搭载老款发动机,起步表现欠佳
新英朗配备了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型号为L2B,这款发动机也曾在通用旗下的经典科鲁兹和凯越上服役。尽管在动力调校上全新英朗有所增强,但相较于新科鲁兹所搭载的1.5L发动机(配备缸内直喷技术),其起步加速性能仍显得稍显逊色。此外,1.4T发动机的技术相对老旧,性能参数也弱于新科鲁兹的1.4T发动机,且未配备缸内直喷技术,这无疑影响了新英朗的整体动力表现。
2018款新英朗搭载了全新发动机架构的1.3T和1.0T双喷射涡轮增压发动机,并配备了6速DSS智能变速箱。其中,1.3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到120kw,最大扭矩为230N.m,而1.0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92kw,最大扭矩为170N.m。官方数据显示,新款发动机不仅在性能上有所提升,更在油耗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第三大不足:新英朗采用铸铁缸体
2017款新英朗发动机的缸体材质选择为铸铁,这种材料虽然坚固耐用,但冷却效率相对较低,对冷却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四大不足:新英朗发动机漏油现象偶发

部分车主反馈,新英朗发动机偶尔会出现漏油问题。有车主在拆解发动机后发现,油底壳与发动机连接处缺乏密封圈和垫片,机油可能通过不完全密封的缝隙渗出。虽然该问题并非普遍现象,但确实影响了部分2017款新英朗车辆的使用。

第五大不足:新英朗内饰材质欠佳

新英朗的内饰部分,除了门扶手和手扶箱采用较为软质的材料外,其余大部分区域仍以硬塑料为主。与同级竞争对手相比,其内饰材质的选择显得稍显逊色,做工也未能达到非常精致的程度。这一点,相信许多实际接触过新英朗的消费者都会有所感触。

第六大不足:新英朗外观设计缺乏新意

许多对新英朗外观抱有期待的消费者可能感到失望,他们普遍认为新英朗的设计并不出众,甚至有些中庸。与老款英朗相比,新款的外观设计并未带来显著的提升,反而略显逊色。这或许是因为英朗粉丝们对新英朗的期望过高,从而产生了外观设计不够出色的感慨。

第七大不足:新英朗车漆质量不佳
购买了新英朗的车主们普遍反映,其车漆质量不佳,容易受损。轻微的碰撞就会导致底漆露出,给人一种廉价感。

第八大不足:新英朗风噪问题突出

此外,新英朗在行驶过程中,风噪问题也备受车主们关注。许多车主表示,在高速行驶时,车内风噪明显,影响了驾驶的舒适性。
经过实际测试,新英朗在路噪和环境隔音方面表现尚可。在市区行驶时,其隔音水准处于同级车中的中上位置。然而,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后视镜和B柱位置会明显听到风噪,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驾驶的舒适度。

第九个不足:新英朗未配备后视转向灯,存在安全隐患
后视镜转向灯已成为众多车型的标配,其外观设计和实用性均受到车主们的广泛好评。通过将侧面转向灯巧妙地整合到外后视镜中,不仅提高了转向灯的位置,更增强了其对侧面车辆或行人的警示效果。特别是在车辆驶入外后视镜盲区时,高位置的外后视镜转向灯能更有效地提醒盲区内的车辆,从而确保行车安全。遗憾的是,新英朗在这方面尚待改进。

第十大不足:新英朗转向卡滞问题

新英朗在转向方面存在显著的卡滞现象,这可能与其转向系统的减配减质有关。具体来说,转向或回位时出现的卡滞、卡死情况,往往源于齿轮、齿条的异常磨损及咬齿。由于齿轮轴承的承载能力不足,齿条处于浮动状态,一旦受到冲击,齿轮与齿条的夹角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啮合效果,导致转向卡滞。

采用三缸发动机后的新英朗,其价格优势进一步凸显。然而,从当前的市场反应和销量情况来看,消费者似乎对新英朗所搭载的三缸发动机并不买账。
当然,没有哪款车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尤其是大众化的车型,总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然而,新英朗能够持续保持高销量,确实有其过人之处。它完美契合了国人追求大空间的需求,车体宽敞,舒适性自然不会差。设计上走中庸之道,加之不间断的宣传攻势,对汽车知识不足的新手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中国汽车市场尚处发展初期,政府也希望外资企业能拉动内需。因此,一些不良品牌只需搭建一个落后的平台,运用本土早已淘汰的技术,便能轻松获利。这种现状,相信让许多品牌都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