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问界营收目标!2000-2100亿

问界的新车攻势与市场反馈

赛力斯和问界计划在2025年卖55到60万辆车,收入达到2000到2100亿,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不过实现这个目标可不容易。

到了2025年的第一季度,赛力斯就开始对问界M系列生产线进行调整,主要是为了给华为的新一代ADS 4自动驾驶系统和鸿蒙座舱5做准备。听说问界M7的改造工程会在6月底完工。

有人估算了一下,从2025年1月到4月,问界的四款车型大概能卖出7.5万辆。这个数字听起来好像有点少啊,感觉挺惨的。

但赛力斯和华为还是很有信心的。一方面,问界M系列的新车型会陆续推出;另一方面,赛力斯也已经开始筹备在香港上市的事情。而且他们的海外业务也在稳步发展。

到了2025年3月6日,余承东终于坐不住了,直接宣布问界M9和M5开始接受预订。接着在3月20日,问界M9 2025款和M5 Ultra正式上市。紧接着在4月16日,问界M8也来了。这三个新车可以说是非常给力,尤其是问界M9 2025款和M8,简直就是满血复活。

再看看最新的大定数据:问界M9 2025款在3月20日上市后,到4月16日的27天内,就已经收获了4万辆的大定订单。这说明大家对这些新车还是很感兴趣的。

赛力斯问界营收目标!2000-2100亿-有驾

问界M8是4月16号上市的,到4月29号的时候,才卖了13天就已经有6万辆车被定了下来,这速度可太猛了!

赛力斯问界营收目标!2000-2100亿-有驾

问界M5 Ultra是3月20号上市的,到4月30号的时候,卖了40天,大定订单已经有1.5万辆了。

赛力斯问界营收目标!2000-2100亿-有驾

问界汽车销量目标与交付规划

简单说就是,问界M7到今年4月底的时候,已经有1万辆的大定订单了。到了2025年4月30日,问界这四款SUV的总大定订单达到了12.5万辆。

现在再看下问界M8的情况,它的小订订单有15万辆,已经大定了6万辆。我们估计5月份问界M8会新增4万大定订单,问界M9新增2万大定订单,问界M7和问界M5各新增2万大定订单。按照这个趋势,问界系列5月份的交付量大概在5万辆左右。

这样一来,到5月31日,问界的累计交付量就能达到12.5万辆,而剩下的大定订单还有15.5万辆没交出去呢。

接下来,问界M7 2025款会在7月上市,每个月的订单和交付量预计都在2.5万辆左右。

从2025年6月开始,问界这四款SUV每个月新增的大定订单大概都能保持在6万辆左右,每个月的交付量也差不多在6到6.5万辆之间。

所以,问界全年的交付量应该在55万辆到58万辆之间。

在问界M7 2025款大规模交付之前,问界的月均交付量大概在5万到5.5万辆之间。

等问界M7 2025款大规模交付之后,问界M系列这四款SUV的月均交付量就能达到6.5万到7万辆之间。

这三个工厂的产能还是可以保证的:问界M9和问界M8在超级工厂生产,每个月能稳定交付4万到4.5万辆;问界M7 2025款在经过技术改造后的沙坪坝凤凰工厂生产,每个月也能保证2万到2.5万辆的交付量;问界M5在两江工厂生产,每个月能保证1万辆的交付量。

赛力斯全年销量预测

7月到8月这段时间,重庆特别热,这种天气对交付量多少会有点影响。

问界M系列的新车全都上市之后,每个月的常规大定数量大概是这样的:问界M9的大定会在1.2万到1.5万辆之间,问界M8的大定大概在2万辆,问界M7的大定在2.5万辆左右,问界M5的大定在0.6万到0.8万辆之间,加起来每个月差不多是6.3万到6.8万辆,再加上之前的存量订单,这个数量足够保证每个月交付6.5万辆左右了。

问界M9 2025款、问界M8和M7的2025款,还有问界M5这四款SUV的价格范围是在23万到60万之间。

赛力斯问界的这四款SUV有乾崑ADS 4和鸿蒙座舱5的独特优势,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会抢走奔驰、宝马、奥迪、理想这些品牌的同级别SUV的市场份额,甚至可能影响到Model Y的销量。

另外,赛力斯问界也开始大规模向海外市场交付了,预计全年出口量能达到5万辆。

所以赛力斯问界的全年销量应该在55万到60万辆之间,最低不会低于55万,最高有可能达到60万。

至于蓝电,很可能搭载华为的ADS SE技术,这是一款12万到15万价位的入门级乾崑ADS SUV,可能会比去年卖得更好。

预计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会在65万到70万辆之间,营收大约在2000亿到2100亿元之间,利润大概在120亿元左右。

市场就像大浪淘沙一样,好的产品总会淘汰掉不好的。

有些人总说“一米打四界”或者“五界”,好像蔚小理米的季度销量排名把鸿蒙智行和问界给压了一头似的。

问界系列的六大关键竞争力

这就跟话术一样啦。

鸿蒙智行问界的问界系列跟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还有蔚来、小鹏、理想、小米这些品牌站在一起竞争,最后拼的就是产品的硬实力。

消费者心里有杆秤,他们会用钱包投票。资本市场也一样,市值就是它们的选票。

问界系列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卖点有六个:

一是乾崑ADS 4,这个可是高速L3级别的自动驾驶商用能力;

二是鸿蒙座舱5,用起来超爽;

三是华为的全向主动安全AEB技术,这个门槛很高;

四是赛力斯的超级工厂技术领先,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都是全球顶尖的;

五是问界用了万吨级的一体压铸机,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都用得很足,就像堆料一样;

六是人-车-家的万物互联功能。这六点,别的竞品很难做到。

电影家协会主席去问界展台参观后,直接跟消费者说:“我天天坐问界M9呢,这句话就值一万句。”

张兴海说了,要是交付时间超过10周,那每天得赔消费者200块,最多赔到1万块。赛力斯之前因为问界M9和M5 Ultra交付时间太长,也这么干过,这不就跟问界M7那时候的政策一样嘛。

一旦问界系列月均交付量能达到6-6.5万辆,那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还有蔚小理米的榜单位置就得让位了。BBA和特斯拉称霸的时代过去了,新势力的排名也要重新洗牌了。

真正的好产品,不怕市场的考验。

挺期待BBA的T能干掉鸿蒙智行和问界。

还有啊,也希望能看到蔚小理米干翻鸿蒙智行和问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