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收购汽车之家,系统联动,加盟扩张,二手车市场会变吗

“43%股份并不便宜。”这句话在八月末的那天晚上,像极了一份结案报告里的冷知识,晾在了二手车江湖的桌面上。130亿元,平安从板凳上站起来,海尔则径直在安徽合肥的夜里按下了签字笔。一家声称“用户至上”的家电巨头,就这么一脚踏进了汽车之家的董事会,不留一丝踟蹰。半壁江山的五分之四董席,新董事长还姓刘,资历杠杠的,估摸着就差把“动手能力”印在名片上。

这是个危险的行业,不信你看看瓜子,优信,还能找到谁在欢笑着数钱。车况不明,价格虚高,售后成谜,这些已经成为老生常谈。不过此番出场的主角,是在白电赛道打过硬仗的海尔。线上流量与线下门店的组合拳其实也不新鲜,只是这年头,肯沉底子花钱做生态的,实在不多。想象一下,二手车门店门外,招牌下挂着“内容+交易+服务”,再往里走,还有可能被客服一顿“家电式”关怀——光听着就够令人浮想联翩的。

可行业的“深水区”,不是甩锅转型几个词能淌过去。卡泰驰,这个几年前还默默无闻的名号,自2021年开始就干实事:砸重金控收车行,自己盖直营、联手加盟,眼下郑州美驰、太原、合肥、甚至东南亚都在试点铺路。如果阅车有风险,请考虑人情世故和地方关系——但海尔的算盘是,老子有“人单合一”“全流程自控”,一城可复制,百城能共振?

实际案例倒不缺。太原的曹伟强,与卡泰驰合伙之后,月销暴涨到6500万,团队规模翻一倍。关键节点没啥天花乱坠的高科技,就是让一线的人有了拍板权,客户接触点变短,订单资金速度变快。“人单合一”嘛,说得直白点,就是“你行了你说了算,出错你自己兜”。中国生意场上能啃下这口肉的,其实最怕的是狼多肉少。

当然,好用不好用,得看能不能推广。全国一张大网撒下去,指不定哪个环节成了蚂蚁搬家,哪个点又红又专。MMC系统可管万头千绪,库存、客户、资金、渠道一锅烩。按道理,加盟了系统,数据可视化、资源链通,哪怕你在合肥做买卖,也能跟乌鲁木齐的兄弟互相导流,销量本该齐头并进。但别忘了,中国的门店如同星星,很多看似璀璨,实际上自转自强,互不买账。“西安用户可全国售后”,“青岛买家无缝服务”,这些听着都合理。至于真跑到后街修车,能不能一视同仁?你要亲自试过才知道。

政策方面是顺风。增值税一降再降,地方对环保也不敢马虎。出口东南亚市场,打听下来是“能卖”,但能不能赚,还在两说之间。毕竟,出口不是电水壶打包好发货,东南亚的路险、文化水土一时难服,海尔家的“市场经验”恐怕也拿不出太多模板。政策红利是好,口袋变厚的前提是能顺境逆行,别等风停了还以为自己有翅膀。

真正难的,是重模式扩张。直营,得管教、考核、招人;加盟,得防店家跑路,伪装一致。“500家店,两年之内搞定”,在纸面上好看得像个绩效表。只是,谁见过二手车市场里有这么听话的“全国一致”?万一明天政策变脸,或是加盟商一夜之间变了心,整个盘子可能瞬间翻倒。海尔这次带着“供应链+数字化”口号跳舞,脚下踩的大都是碎玻璃渣。

利益立场再怎么专业、冷静,身为消费者的自私还是有的。走进一家加盟门店,看着“全国联保,童叟无欺”几个字,谁心里没打个问号?购物车滑到付款那一刻,真正能让你安心的,是系统和承诺背后的履约能力。不夸张地说,很多纠纷最后都落回一句“你当初不是说全国都保吗?咱现在咋成了扯皮?”

海尔收购汽车之家,系统联动,加盟扩张,二手车市场会变吗-有驾
海尔收购汽车之家,系统联动,加盟扩张,二手车市场会变吗-有驾

行业里的小玩家怎么办?加盟图个热闹,最后被大系统薅走优质客户,剩下一地鸡毛,不是没有案例。敲下合约的一刻“有资源能抱大腿”,等到别人分蛋糕时,大概率沦为背景音。真正改变生态的不是“资本进场”四个字,是企业能不能给“透明、效率、服务落地”这笔糊账算得清。

海尔收购汽车之家,系统联动,加盟扩张,二手车市场会变吗-有驾
海尔收购汽车之家,系统联动,加盟扩张,二手车市场会变吗-有驾
海尔收购汽车之家,系统联动,加盟扩张,二手车市场会变吗-有驾

也许几年后,这场130亿的大收购会被写入行业教科书,也可能变成又一个“集体狂欢后的低谷典范”。但此刻的二手车江湖,盘子还在旋转,筹码仍在加码。就像刑侦案里那句话:“所有的完美计划,都是在案发现场翻车。”海尔的算盘够大,棋局够花,但结局有没有“意外之喜”,还早着呢。

你觉得呢?重金+生态+系统,老家电巨头能搅活二手车市场这锅粥,还是最后重蹈前人覆辙?倘若你手里有辆待售旧车,会踏实交给这样的大平台,还是宁愿和熟人掰扯?冰冷的系统与滚烫的“人情社会”,真的能编织出一张无缝的江湖网吗?欢迎留下案情笔录,下一个解答线索,或许就在人群之中。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