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烟台,这座矗立在山东半岛的港口城市,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多元化的产业结构,稳稳立足于中国经济的版图之上。地铁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尽管早已跻身“万亿俱乐部”,但烟台却迟迟未能拥有自己的地铁系统,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何这样一座经济强市,竟未能拿下“山东地铁第三城”的殊荣?
烟台市社会经济总体情况
烟台,市域面积辽阔,达到136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众多,2023年已达到705.87万。在经济发展方面,烟台同样表现出色。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高达1240.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73.9亿元。
按照烟台的经济、人口现状,应该是能够建设地铁了。对比同等经济实力的城市如常州,2019就开通了地铁1号线,2021年开通了地铁2号线,到如今已经批复了两轮建设规划,5号线都已开工建设。而烟台的人口705万,远超常州的537万,为何烟台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上却落后常州许多?
地铁梦第一次被打碎
烟台的“地铁梦”已盼了十几年。早在2010年,《烟台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就编制完成。2012年,烟台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适时开展地铁1号线建设。2015年,烟台启动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论证工作,并开展了部分线路的可行性研究。2016年,《烟台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2)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正式通过国家环保部环评。同年9月,烟台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开始招标……
然而就在2017年,国家暂停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审批,烟台的地铁梦第一次被打碎了。随后2018年,国办发52号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强调了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审批从严从紧。申请建设地铁的城市门槛提升2~3倍,需满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而且对客流有了明确的要求。
调查显示,当时烟台市各辖区总的常住人口确实没有达到300万的要求。直到2020年6月,国务院同意撤销烟台下辖的蓬莱市、长岛县,设立蓬莱区,烟台这才过了“人口关”。
地铁梦第二次被打碎
烟台的地铁建设梦并没有停止,2019年底,烟台启动大规模国企改革,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城发集团为基础,整合交运集团、蓬长客港集团等10户国有企业股权,组建轨道交通集团,全面负责统筹推进烟台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融资、建设和运营工作,对其委以重任。
随后在2020年,烟台顺势开启“地铁元年”,筹备工作提速。烟台市轨道交通集团发布《烟台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询意见公告》,公布烟台市近期建设1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共计2条线路,线路总长67.4公里,工程投资共计474.87亿元。
正当烟台对“山东地铁第三城”势在必得的时候,2021年受制于宏观经济影响,国家又出台政策,明确十四五期间不再接受新的城市申报地铁建设规划,烟台市的“地铁梦”第二次被打碎,地铁的发展没有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又一次被挡在门槛之外,心已凉凉。
2024年1月,烟台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烟台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自此便淡出历史舞台。那么烟台的地铁梦还能实现吗?
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虽然“地铁梦”多次打破,但烟台并没有放弃轨道交通的建设,新的时机又一次到来。2021年4月,国家发改委在京组织召开推进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现场会议,进一步明确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中的重点要求,研究部署了有关工作安排。越来越多的城市具备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的条件,加上路地双方合作意愿较强,我国已具备加快发展市域(郊)铁路的基本条件。
市域(郊)铁路是连接都市圈中心城市城区和周边城镇组团,为通勤客流提供快速、大运量、公交化运输服务的轨道交通系统。主要布局在经济发达、人口聚集的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联通城区与郊区及周边城镇组团,重点满足1小时通勤圈快速通达出行需求,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形成网络层次清晰、功能定位合理、衔接一体高效的交通体系。
烟台这次终于紧跟政策,将市域郊铁路提上日程,其中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工程于2023年底取得了省发改委可研报告批复,初步设计正在开展,预计2024年将全面开工建设。本项目将对既有蓝烟铁路、龙烟铁路进行市域化改造,总长度47.5公里,设计速度160公里/小时,设车站10座,含蓬莱机场站,未来将“公交化”开行“站站停”列车和大站直达列车。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市轨道交通分类》(T/CAMET 00001-2020),市域郊铁路也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并统计在每年的年鉴中。那么凭借龙烟铁路市域公交化的改造,烟台就可能弯道超车,实现十几年以来的“地铁梦”。
烟台还能建地铁吗?
尽管烟台的经济实力强劲,却一次又一次被国家的门槛拒之在外。但是未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持续流入,以及国家政策的适时调整,我们相信,烟台在地铁建设上,虽然会迟到,但是一定不会缺席!
根据烟台《“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基础设施项目共92个,总投资约2650亿元。实施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三大工程,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大网络则包含推动地铁(轨道交通)建设,根据轨交报批程序和要求,适时启动城市轨道1、3号线一期工程等多条线路建设,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烟台能够找准政策时机,让这座经济强市真正迎来地铁时代,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
图片来自互联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