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万的纯电四驱,4.9秒破百还能爬坡,豹3单月3万台销量背后的账该怎么算?
车停在30度的斜坡上,四个轮子离地高度各不相同,但整个车身愣是保持水平。我蹲下来看底盘,电池包严严实实,离地间隙比想象中高出不少。车主按了个键,悬架开始自己动,左前轮慢慢升起,右后轮跟着降下去,像变形金刚似的。这是我上周末在怀柔山路上碰见豹3时的场景。
纯电车玩越野,听起来总觉得有点不搭调。大多数人买电车图的是安静省钱,在城里跑跑通勤。但豹3这车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外观这块儿,方正的车身配上外扩的轮眉,车尾挂着备胎,怎么看都不像那种只会在写字楼地库里转悠的车。4米6的车长,停车位好找,气势上又不输给那些大块头。有人说它长得像缩小版的某款硬派越野,我觉得倒不必纠结像谁,关键是这个样子放在街上确实够扎眼。
前后双电机,一个交流异步一个永磁同步,听着挺技术流。实际开起来什么感觉?4秒9破百,这数字放在SUV里算快的了。电门踩到底那一下,推背感来得又猛又顺,没有燃油车那种换挡顿挫。日常代步时候收着点开,动力够用还省电;想撒个欢儿,深踩一脚立马就能感受到电机的暴力。
云辇-P这套液压悬架,玩法挺多。150毫米的升降范围,进地库降下去避免蹭底,走烂路升起来增加通过性。那个四轮联动的功能更有意思,能让四个轮子各自独立调节高度。停在斜坡上拍照,车身歪的,按个键就给你拉平了。
25度接近角28度离去角,这参数对懂行的人来说够清楚了。真拿它去越野能到什么程度?我觉得应付个非铺装路面、浅水坑什么的问题不大,但要是想玩那种硬核穿越,还是得慎重。毕竟底盘下面挂着电池,托底可不是闹着玩的。
续航官方说600公里出头。实际能跑多少?城里开得温柔点,五百多公里或许能达到。要是经常上高速或者走山路,四百多公里可能更靠谱些。磷酸铁锂电池的特点是稳当,充放电循环次数多,但低温表现相对弱一点。北方的朋友买之前得想清楚冬天掉电的问题。
车里头推杆式换挡机构,握上去手感不错,有种开飞机的错觉。物理按键保留得挺多,比那些把所有功能都塞进屏幕里的设计实用。那块智慧屏能自定义显示内容,有车主拿它放宠物照片,有人设置成充电动画。还能选装车载无人机,这配置对喜欢户外的人倒是挺对路,飞起来拍拍车队穿越的画面,发个朋友圈什么的。
22万起步的价格,这个数字放在新能源市场里处于一个挺微妙的位置。比那些主打家用的纯电SUV贵一些,但又比真正的硬派越野车便宜不少。你要的不是纯粹的越野性能,也不是单纯的城市代步,而是两者之间的某个平衡点。
10月卖了3万多台,这销量说明什么?市场用脚投票,买的人多了,自然有它的道理。当然也有人质疑,纯电玩越野到底靠不靠谱?我觉得这事儿得分两头看。如果你指望它能像传统越野车那样随便造,那肯定会失望。但要是把它当成一台能应付大部分路况、偶尔能野一野的城市SUV,那它做得还挺到位。
谁会买这车?大概是那种工作日西装革履,周末想换身冲锋衣的人。想要点不一样的东西,但又不想太折腾。电车的静谧性和低成本,配上能野能文的属性,这个组合在市场上确实不多见。
最后说句实在话,买车这事儿没有完美答案。豹3这车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局限性。适不适合你,得看你平时怎么用车,看你愿意为这份“能野”的属性付出多少成本。反正市场给出的答案已经挺清楚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怎么选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