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小鹏汽车”,总让我想起那种高考没考好,一怒之下决定自己创业的励志故事。不过这故事的发展,大概率是先找个英文名,logo做得跟电鳗似的,然后被叔叔家的表哥嘲笑三年。结果何小鹏,人家真就用了自己的名字,而且一路开到了行业头条。不得不说,这年头名字能坚持自我,比坚持做健康餐饮还难得。
你琢磨琢磨,何小鹏创业,起初本来想叫“橙子汽车”。可是橙子被人抢注了,估计觉得葡萄、苹果、香蕉这些也差不多被占了,只能一拍大腿,“算了,直接叫我小鹏吧。怕什么,脸皮厚着呢。”于是“橙子”成了水果摊的专属,“小鹏”成了国产新势力里的另类。要说同行,都是讲究点什么“理想”、“蔚来”,再不济也“比亚迪”,就小鹏汽车这名字,是个人名,还不是假名字。老板把头像直接挂在车屁股上这事,堪比王五四写文章把身份证贴首页。
当然了,用自己名字命名企业这件事,在中国其实挺罕见。大家都知道,在这片土地上,哪怕卖包子,也恨不得包装袋印成“皇城小筑·正宗京味”。最好有个英文,显得国际范儿,还能打通宇宙供应链。再看看小鹏,一听,仿佛不是买车,是找小区里开理发店那位师傅谈贷款。你说这样凭本事“以名养业”,不会吓退投资人吗?难怪何小鹏自己调侃,熟人劝他改名的次数多得能攒一张好人卡。“换个名字,销量能翻倍!”都说改名是自救,要是这管用,我现在就把王五四改叫王百万,政策一出稿费翻十倍,晋升文学巨鳄,顺便治愈精神内耗。
不过小鹏汽车还真不是光靠名字活着的。你琢磨这几年,新能源车这赛道,说是淘汰赛,其实这才刚刚开场。谁都知道上一秒是新贵,下一秒连公交都不包。去年小鹏G9销量不理想,风评一度跌到尘埃里。那阵子改名建议多得亲戚都快凑一桌麻将了。说到底,还是大家都相信“字面玄学”——起个好名字能咸鱼翻身。要真这么灵,小田、小王、小周每天起床先给自己公司来个易名仪式,可能月末一查表,收入得跟彩票中奖似的,车还不用装轮胎,直接飘走。
何小鹏没听劝,也不是傻。人家知道,名字只是个壳,车才是真“瓜子”。这车能开多久,能不能开出去,不是名字定的,得看你有没有“发动机”。然而中国企业家总是喜欢“命里有字”,觉得凡事先改个符号,再改流水线。“改名等于转运”,比招聘启事写“加入我们,你就是家人”还有效果。其实你真改了个“彭于晏汽车”,最多能请彭于晏代言,但质量几个意思还是那几个意思。改名容易,改命难。
节目里何小鹏聊了不少,这点我理解。我写稿时顺便喝了三瓶啤酒,满脑子都是“人生这种事,羡慕比拼命重要”。老罗和何小鹏聊天,总让人感觉这是两个过来人,一个嘴碎,一个思路清晰,聚在一起有点像“梁山好汉搞车展”。网友听个播客,都变名字学家,评论区动辄“叫小鹏,太不豪华了”“叫蔚来,我愿意加价五万”。大家都觉得名字能决定命运,仿佛高考填志愿一样,“小鹏”肯定进不了985,“蔚来”有望直通哈佛,特斯拉就不用考试,直接保送火星。
其实何小鹏不改名,主要还是自有底气。别看小鹏G9去年卖得不行,今年财报二季度反弹那叫一个好看,仿佛这车只认财报,不认玄学。你要真说名字挡道了,那销量一涨股票都能跟着蹦迪。说到底,消费者不是傻子,名字念三遍不会升天,买车还是看动力、空间、价格和被朋友调侃程度。至于“品牌形象”,这玩意就像婚礼上的烟花,看一眼挺美,时间一长大家都忘了谁拿的是麦克风。
说到底,行业危机感才是最大常态。小鹏活着已经不错了,同行上的挤压越来越狠,大家都在“谁死了下一个就是我”的情绪里泡澡。朋友圈里已经不是谈理想,而是斗胆预测:“五年后剩五家!” 这跟高三复习班一样,老师说:“能考上理想大学的就你们这几个人,剩下的可以考虑文艺特长生。”大家都明白,汽车行业今年唱的不是“乘风破浪”,而是“你拍一,我拍一,老板到处跑路急”。
不过小鹏汽车搞得好是好,但说下半年即将暴雷也不稀奇。市场变化快得比情侣吵架还频繁,早上说情深不悔,下午就拉黑失联。何小鹏蛮清醒,不被名字玄学忽悠。不改名,就是倔强的中年男人,认命但不求人。要真说命运这东西,改名改不出前途,最多活成朋友圈的段子手。像特斯拉,之前何小鹏还跟马斯克吵过架,不过这就是行业里的正常操作,谁没跟老马怼过两句,人都要在互联网留下点痕迹才能算“活过”。
行业里的洗牌,本质就是你死我活的集团军对抗。小鹏这样的企业,活着就是胜利,能混到五年后还不是马拉松,是清明上河图。别看大公司挣钱了,没两年又一波裁员,各种跳水的新闻刷不停。要我说,这才是正经行业:人人都气若游丝,品牌名气喝西北风,名字玄学抓不住,销量蹭蹭往下掉,活着就该感谢亲爹亲妈。
说回何小鹏坚持不改名,不是“铁头娃”,而是有点破罐子破摔的自信:你们怎么说都行,反正车还卖得出去。哪天真活不下去了,再考虑起名叫“小马、理想波、蔚来光”,一串拍出来,我估计网友抖音评论区能秒变甲方。改名容易,改市场难。车界不是个娃娃亲,只能认命的那种。
买车的人对品牌斤斤计较,但名字真的起决定作用?谁知道呢。像小鹏这种直接用老大名字做商标的,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要是改个“腾天科技汽车”,也许一时火爆,过半年又跌半价。名字是壳,卖的是内核。微信叫微信,一开始大家都嫌俗气,现在不都是全民依赖?名字带货这事,像直播卖减肥茶,没人真信,但大家都爱凑热闹。你问何小鹏改不改名,他跟老罗一笑,还不是把一桌网友劝成了喜剧大会。
小鹏汽车这几年的生存之道,其实和我写稿一样,靠的不是名字灵不灵,是你脸皮够厚,坚强到把别人劝退的自信。“不改名,是最后的倔强”,行业卷成麻花,谁敢保证明年不关门?别人都在扶灵堂争取活着,小鹏还在领财报。创业者的日子,现在不是“如履薄冰”,而是“如履钢针”。你要觉得名字能改命,麻烦先给自己微信号改成“成功绝杀”,看看生活有没有好转。
如果说小鹏汽车还有什么底气,说到底就是这个“死不悔改”的姿态。别管外边怎么吵,反正路还在脚下。行业洗牌,最后活下来的可能都是些不愿改名的大叔,还有一直撮合易名的小姨子。现实这么荒诞,大家还不是靠段子吃饭。哪天小鹏真改名了,估计网友要开香槟庆祝,再顺便预测下一个崩盘的主角是谁。
至于五年后中国车企剩下谁,跟问高考状元毕业后去哪差不多,都是特权阶层的专属。现在“卖车即考研,业内即掉队”,你有点知名度才有机会参加“行业西游记”。何小鹏一边做车一边不改名,其实就是看清了这一切:名字是遮羞布,产品才是内裤。大家穿得住才算数,穿不住就算改成“李嘉诚汽车”,最后还不是二手市场认领。
写到这儿,我突然明白,其实批判这个荒诞现实,不如大家一起乐呵点。小鹏汽车改不改名不重要,“活着”本身就是胜利。市场也好、淘汰赛也罢,其实都不如小鹏汽车名字本身来的真实。毕竟这世界最荒谬的不是你叫啥,而是你敢一直这样叫下去还不死。这种自信,是行业里最贵的牌面。
所以,下一次有人问我怎么改名字才能发财,我建议你赶紧先查查银行卡余额。毕竟人生这场淘汰赛,比汽车行业还好玩,你连名字都说不清,活着就算赢了。我呢,本来想改名王五百,后来一想,还是王五四靠谱,毕竟没人说了改名能让我多点稿费。荒诞而无奈的现实里,能调侃自己,能自嘲活着,才是最大的发财。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