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正在国内的汽车市场上发生,那就是以往相对小众的“方盒子”造型越野车,突然之间变得非常流行。
无论是城市街道还是社交媒体上,这些外形硬朗、线条分明的车型出镜率越来越高。
这股风潮背后,反映出的是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飞速进步和消费者心态的转变。
过去,提起硬派越野,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价格不菲的进口品牌,但现在,随着国产品牌在技术、设计和制造工艺上的全面崛起,一大批价格在15万左右、品质出色的国产方盒子车型涌现出来,让这种曾经遥不可及的“越野梦”变得触手可及。
对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女性用户来说,选择这类车型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去翻山越岭,更多的是看重它所带来的高大视野、充足的安全感,以及那种不随波逐流、彰显个性的生活态度。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选择,如何在15万这个价位段,找到一台既能满足日常通勤的舒适与经济,又能兼顾周末郊游的实用与乐趣,同时颜值还要在线的方盒子车,确实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首先来看北京BJ40,这款车可以说是国产硬派越野领域的元老级选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它的外观设计非常纯粹,几乎就是人们心中对经典越野车最直接的印象:方正的车身、外露的车门铰链、宽大的轮眉,每一个细节都在强调其为征服复杂路况而生的属性。
这种毫不妥协的设计,让它在车流中拥有极高的辨识度。
BJ40的核心优势在于它采用了非承载式车身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带大梁”。
这种结构就像给车身穿上了一副坚固的盔甲,车身的抗扭刚性非常强,在面对崎岖不平的路面时,能够有效抵抗冲击,保护车身不易变形。
配合其强大的分时四驱系统和部分高配车型配备的差速锁,BJ40拥有同价位车型中顶尖的越野通过能力,无论是攀爬陡坡还是穿越泥泞,都能给予驾驶者十足的信心。
然而,它的优点也恰恰构成了它的另一面。
这种纯粹的硬派设定,使得它在城市铺装路面上的行驶舒适性打了折扣,底盘感觉偏硬,路面的细碎颠簸会比较清晰地传递到车内。
内饰方面,虽然布局合理,操作直观,但用料上以硬质塑料为主,整体的精致感和豪华感有所欠缺。
更让许多家庭用户在意的是它的燃油经济性,尤其是在城市拥堵路况下,较高的油耗会带来一笔不小的后期使用成本。
因此,选择北京BJ40,更像是在选择一种纯粹的机械驾驶体验,它适合那些真正热爱越野、享受征服快感,并且愿意为其硬核属性所带来的一些不便买单的消费者。
如果说BJ40是为少数硬核玩家准备的,那么捷途旅行者则精准地抓住了大多数人的需求,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爆款。
从它持续月销过万的成绩就能看出,其产品力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捷途旅行者的成功之道在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
它的外观同样是硬朗的方盒子造型,但通过一些现代化的设计元素,比如带有品牌字母的贯穿式格栅和精致的灯组细节,成功地在硬派风格中融入了都市时尚感,让它看起来既有力量感又不会显得过于粗犷。
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对空间实用性的深刻理解。
长达2800毫米的轴距为车内带来了非常宽敞的乘坐空间,尤其是后排,即便是满载三个成年人也不会感到拥挤。
更吸引人的是,它的后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平,与后备箱形成一个纵深接近2米的纯平地台,最大储物容积可以扩展到惊人的1455升。
这意味着它不仅是一台车,更是一个移动的多功能空间,无论是搬家拉货,还是周末带着家人朋友去户外露营,这个“大平层”都能提供极大的便利和想象空间。
动力方面,其搭载的2.0T发动机能够输出254匹马力,动力储备充足,日常驾驶感觉轻快,加速线性。
配合来自博格华纳的XWD智能四驱系统,虽然极限越野能力不及BJ40,但应对一般的非铺装路面、乡间土路或是雨雪湿滑天气已经绰绰有余。
当然,一些用户也反映其车漆偏薄,以及车机系统偶尔反应不够流畅等问题,但综合其出色的空间表现、均衡的动力配置和亲民的价格来看,这些小瑕疵并不足以掩盖它的光芒。
捷途旅行者非常适合那些大部分时间在城市生活,但心中又藏着“诗和远方”,希望拥有一台既能满足日常家用,又能随时开启轻度越野之旅的全能型选手。
随着新能源浪潮的席卷,方盒子市场也迎来了新的玩家,iCAR V23就是其中一位极具个性的新潮代表。
作为一款纯电动方盒子SUV,它从设计之初就跳出了传统燃油车的框架。
它的外观设计非常独特,将复古与未来科技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圆形的复古大灯显得有些呆萌可爱,而封闭式的前脸和极短的前后悬设计又充满了科幻感,保证了出色的接近角和离去角,为越野性能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为电动车,它在动力响应上有着天然的优势,电动机可以在踩下加速踏板的瞬间就爆发出最大扭矩,无论是在城市路口起步,还是在野外需要脱困时,这种即时的动力输出都比燃油车来得更直接、更迅猛。
其双电机四驱版本更是能提供强劲的动力表现,兼顾城市驾驶的灵活性和轻度越野的通过性。
车内科技感是它的另一大卖点,搭载了性能强大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车机系统的操作流畅度和智能化水平都达到了行业主流水准,给人一种在操作智能手机的感觉。
不过,作为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性是它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虽然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数据看起来不错,但在高速行驶或冬季低温环境下,实际续航里程往往会打折扣。
对于喜欢长途自驾的用户来说,必须提前规划好沿途的充电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出行的随心所欲。
此外,受限于成本,其内饰在用料上塑料感稍重,豪华感和细节做工还有提升空间。
iCAR V23更像是一款为生活在充电设施完善的大城市的年轻消费者量身打造的“电动大玩具”,它适合那些追求个性、热爱科技、主要用车场景以城市通勤和周边游为主的用户。
最后登场的深蓝G318,则代表了方盒子越野车的另一种未来探索方向。
它的命名就极具情怀,让人联想到那条壮美的川藏线。
在设计上,深蓝G318彻底颠覆了传统方盒子的形象,车身线条流畅而犀利,前脸造型极具攻击性,整体充满了未来感和运动感,非常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
它最大的技术亮点在于采用了增程式动力系统。
通俗地讲,这台车始终由电机驱动,驾驶感受和纯电动车一样平顺、安静,但车上额外携带了一台发动机作为“发电机”。
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会启动为电池充电,从而解决了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问题。
这种技术路线让它集两种动力形式的优点于一身:既有电车的优秀驾乘品质,又有燃油车可以随时加油、无限续航的便利。
在性能上,深蓝G318同样毫不妥协,双电机组成的四驱系统动力强劲,零到百公里加速成绩优异,配合中央差速锁等越野硬件,使其无论是公路超车还是野外脱困都显得游刃有余。
内饰方面,车内采用了大面积的软性材质包裹,座椅舒适度高,整体质感和氛围营造得相当不错。
然而,强大的性能和前卫的设计也带来了一些需要权衡的方面。
超过5米的车身长度和接近2米的车身宽度,使其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家伙”,在城市狭窄的道路中穿梭或是在拥挤的停车场里找车位时,对驾驶者的技术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此外,虽然增程器在大部分时间里运行平稳,但在急加速或高负荷工况下,发动机启动介入时的噪音和振动还是会传递到车内,需要驾驶者适应这种工作模式的转变。
深蓝G318更适合那些追求前沿科技、看重综合性能,同时不介意其较大车身尺寸的消费者,它提供了一种既能享受新能源驾驶体验又无续航后顾之忧的高品质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