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探索出核心价值、并被市场接受的车企才能穿越新能源、智能化的周期。
下一个汽车时代,车企的价值锚点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甚至营销方式等维度都可以演化出独一无二的竞争力。为了探索更多可能性,头部车企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
中国汽车崛起,正在从“思想复兴”开始。
4月30日,上汽集团发布2024年全年和2025年一季度两份财报。
和去年相比,一季度财报,按时交卷,而2024财报整整晚了一个月。年报、季报一起出,可以让行业、股民、消费者看出变化趋势,更客观、全面地看待上汽集团的业绩变化。
细心的人会发现,上汽集团在运营上越来越注意细节了。
“战略没错”的上汽集团,加上虎嗅蔷薇式运营,已经产生化学反应。
上汽企稳
上汽集团2025年一季度销量创近三年内新高、利润创两年内新高。在去年以来的一系列调整和密集行动后,上汽集团终于企稳。
一季度,上汽集团整车销售94.5万辆,同比增长13.3%;实现营业总收入1408.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34.4%。
对于一季度经营业绩增长原因,上汽集团公告中称,今年以来,公司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加快内部业务梳理整合,大力降本增效的同时,公司批发销量实现13.3%同比增长,产销回升向好势头持续增强。
2024年,是上汽集团的转折之年。在高层更迭、战略重塑、业务聚合、组织变阵的边调整边奔跑中,上汽集团实现整车批售401.3万辆,终端零售463.9万辆。其中,新能源车终端交付136.8万辆,海外市场整车交付108.2万辆;实现营业总收入6275.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7亿元,这是16年以来的业绩最低谷。
一个企业的最底层竞争力,往往不是表面的技术、资金或市场份额,而是更深层次的抵抗困境能力。
上汽集团最近一年真正的看点不在财报增长多少,而是其此轮快速摆脱困境的能力。
人事调整到位、组织架构应需而变、合资提前续约并确定未来产品规划、自主整合蓄力、智能化战略明确,特别是未来集团价值定位清晰。这只是不到一年时间完成的部分大事。
“感觉上汽像是一家民营企业,非常有战斗力,而且说到做到。”很少评价合作伙伴做事风格的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给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的邮件中提到。
效率变高了、执行力变强了,这恐怕是对上汽集团最近变化最真切的表述。
上汽底气
上汽集团去年调整以来,能够快速走出低谷,和其雄厚的体系基础能力不无关系。
以自主乘用车和集团新能源整体规模为例。自主乘用车规模具备持续造血能力、集团新能源销量规模超百万辆,上汽底气依旧在。
2024年,在无比内卷的行业背景下,上汽乘用车销售70万辆,尽管面临增长压力,但这依旧是可以实现整体盈利的规模水平。去年,上汽集团旗下荣威、MG、飞凡、上汽国际、研发总院,五大板块整合为统一的大乘用车车板块,成立统管会统筹决策,打破原有品牌独立运作模式,研发、运营效率将显著提升。目前销售已经企稳的上汽大乘用车板块,预计很快将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成为国有汽车集团中为数不多的几个盈利单位。
此外,上汽集团体系内新能源板块百万辆的规模,也将助力其快速完成新能源转型。在新能源细分市场具有独特优势的品牌,在产品定义、运营,甚至人才等层面都将对集团的整体新能源转型起到积极的正向带动作用。
上汽价值
仅有底气与基础是不够的。在新能源、智能化冲击下,汽车行业固有秩序已被打破。每家企业都面临核心竞争力重构,战略、技术、产品等层面都需要打磨。
上汽集团升华了自主与合资、合作相结合的定位。在和汽车安全、品质、以及未来技术相关的底盘、电子电气架构、固态电池等领域,上汽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在和华为、地平线、Momenta等头部供应商合作中,上汽把自己定位为托起珍珠的盘子和穿串起珍珠的线。这是上汽集团在未来行业竞争中的全新价值定位。
而这样的价值定位,已经开花结果。以上汽的制造能力和供应链体系优势,以华为的智能化、产品定义、营销渠道优势联合打造的SAIC尚界品牌已经横空出世。
上汽重新寻找价值锚点的过程中,不纠结、不固守,适时而变的能力,让它成功穿越发展周期又多了一种可能性。
“托起珍珠的盘子、穿串起珍珠的线”,这一定位已经进行了演化和升华。以合资企业中外技术双向赋能为例,在上汽大众研发的全新新能源产品,德方采用上汽的平台,中方深度参与产品定义,甚至在上汽奥迪共创出全新的AUDI品牌。这是中方反向赋能合资品牌、甚至是豪华品牌,反哺世界汽车工业的生动案例,也是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另一种新形态。
一名运动员是否优秀,主要看其打逆风球的能力,企业亦然。
在汽车行业深度变革的时刻,每家企业的综合体系能力,甚至某个运营细节都能决定未来的成败。战略很重要 ,但归根结底是能否在多元的实践中长出属于自己的核心优势。
执行和运营正变得比任何时刻都重要。上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如果战略和执行短板都已补齐,距离上汽的重振还远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