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微动藏方向。陈力任泰州副市长指向新能源与科创

你有没有发现,城市的方向有时候不是靠大刀阔斧的改革决定的,而是靠一张张人事任免的名单悄悄换位?答案就在眼前:8月27日,泰州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人事任免,陈力被任命为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会议同时接受了叶冬华辞去副市长职务的请求,并将有关情况报下次市人大会议备案。市政大厅里印章落下的声音、会议室桌上的议程单和那份官网在7月悄然更新的人员信息,构成了这轮调整的前奏——看似平稳,其实每一步都留了痕迹。

人事微动藏方向。陈力任泰州副市长指向新能源与科创-有驾

说回这次接力赛的“选手”。秦猛,1980年6月生,盱眙人,博士出身,南京大学物理系一路走来。早年从学生活动到共青团、全国学联,再回到高校管理与科技处担任要职,2015年晋升教授,2017年成为博导,2019年主抓科技处,2020年跨市到常熟任职,2021年出任常熟市市长,2024年12月被调任泰州。这个履历像一条从实验室到治理前台的直通线:学术底子扎实,科技管理经验丰富,是典型的“学术+行政”复合型干部。

新任副市长陈力,1982年6月生,研究生学历,曾在江苏省新能源开发公司、江苏省国信集团和太仓市政府等单位历练。任过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国信集团副总经理,也在太仓挂职当过副市长。履历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既懂产业链,也熟资本运作,既会谈项目更会算账——对于一个正在布局制造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城市,这样的“实用型”干部正是所需。

人事微动藏方向。陈力任泰州副市长指向新能源与科创-有驾

把目光拉宽一点看,市级领导的调整并非孤立。7月中下旬,高港区和泰兴市也完成了多位副职任命,呈现出一股常态化的中层补强和结构优化趋势。干部在不同岗位间跨界锻炼:有从高校科技条线走出来的,也有来自企业经营和能源板块的。这样的组合,折射出地方治理对“懂技术、会招商、能治理”人才的偏好——人才的名片,往往预示着政策的侧重。

再往里想两层意思:秦猛的学术与科技管理经历,暗示泰州将更重视创新驱动;陈力在新能源和国资运作上的背景,则提示地方会在能源转型与资本运作上更着力。换句话说,任命不仅仅是人事变动,更像在提前告诉市民未来的方向盘可能往哪儿转。

人事微动藏方向。陈力任泰州副市长指向新能源与科创-有驾

人心方面也有微妙变化。被调整的干部并不一定是“离场”,他们可能继续承担党委等职能;新上任的官员也需要在“接棒”与“发力”之间找到平衡。对普通市民而言,变动带来的不是短期的喧嚣,而是新的期待:希望更高效的服务、更清晰的发展路径和更稳健的经济动能。毕竟换了人,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日常的花开能不能更旺一些。

回到那张人事表,这是一场节奏平稳的干部轮换,有接续也有优化。你所在的城市,是否也在通过看得见的职务变动,悄悄调整航向?不妨在评论里说说你的观察和期待——别只当看客,来点热心建议,说不定哪条能被听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