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汽车消费市场,理想汽车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自其首款车型问世以来,凭借独特的增程式电动技术、大空间设计以及精准的家庭用户定位,销量一路攀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站稳脚跟。然而,近期理想车主的评价却突然变差,相关话题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
今年 7 月底,理想汽车推出最新车型理想 i8,这本应是品牌发展的又一高光时刻,却意外引发一系列舆论风波。发布会展示的 “撞卡车” 测试,因巨大冲击力掀起轩然大波,尽管 8 月 6 日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公开致歉,但此次事件已让理想汽车的品牌形象受到冲击。
与此同时,理想 i8 上市后不久,“理想车主乱停车” 等负面内容一夜之间充斥社交网络。大量视频、图文集中曝光理想车主的违规停车、驾驶不规范行为,理想车主被贴上 “素质低下”“不守规矩” 等标签。“随手拍违停理想车” 如同打卡般迅速传播,演变成一场网络狂欢。一张广泛流传的聊天截图显示,有车主向理想客服哭诉,自己的车辆莫名被扔垃圾,手机里满是辱骂信息,甚至连出门都提心吊胆。
理想汽车方面认定这是黑公关作祟。8 月 7 日,理想汽车法务部发布声明,称收到多位车主举报,各网络平台集中出现大量针对理想车主的负面评价误导性信息,此类信息 24 小时不间断在多平台密集发布,具有多频次、内容高度同质化等特征,涉嫌有组织的违法犯罪。例如 8 月 3 日凌晨,仅一个平台就有 45 条标题均为《以前真没注意,理想车,没有意外,一律乱停车…# 理想车主》的视频密集发布。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汤靖还晒出水军兼职群聊天截图,其中明确列出收集理想汽车不规范行为(如违规停车、开车压线、变道不打灯等)的价格,图片 5 元一张、视频 8 元一条,去理想车主笔记或视频下方恶意评论也明码标价,一条评论 1.5 元,带图评论 2 元。
从现实角度看,理想汽车近年来销量猛增,截至今年 7 月底已累计交付接近 137 万台新车。随着保有量急剧上升,不可避免会出现个别车主素质不高、违规驾驶或停车的现象。而理想汽车的目标用户多为家庭消费者,车辆尺寸普遍较大,像理想目前在售的 SUV 车型,车长基本在 5 米左右,车宽逼近 2 米,在一些车位狭窄的停车场,即便车主规范停车,也可能因车辆尺寸问题看起来像是越界停车,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此外,理想汽车 CEO 李想透露,每次理想汽车推出重要车型都会遭遇类似的舆论攻击,背后往往有不同品牌操控。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部分竞争对手可能企图通过抹黑理想车主形象,间接影响消费者对理想汽车品牌的看法,进而打击理想汽车的市场份额。而网络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这类负面信息的传播。当大量关于理想车主负面内容出现时,算法会不断推送相关信息,让公众产生理想车主整体素质差的错觉。
对于理想汽车而言,面对这一困境,除了通过法律手段追究黑公关责任,还需加强与车主的沟通,引导车主规范驾驶与停车行为,提升车主整体形象;在产品设计上,可考虑进一步优化车辆尺寸与停车辅助功能,以适应更多停车场景。同时,网络平台也应加强内容审核,避免恶意抹黑内容的传播,维护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还原理想车主真实的群体面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