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本田P7又降价了,这次一下子降了5万元,起步价只要14.99万元。
你说这事刺激不刺激?
以前买车都觉得本田是大牌,买了能在朋友圈小小炫耀一下,现在一个纯电车型价格砍到这么低,谁还敢说新能源车贵得离谱呢?
但问题来了,便宜了真的就能卖得好?
真能靠“白菜价”把销量拉起来吗?
又有谁在意其中的门道?
这事其实挺值得琢磨。
咱们不妨先问一句,大幅降价到底能不能解决广汽本田P7面临的困境?
新能源车市场现在有多卷,大家心里都有数。
比亚迪、特斯拉、小鹏,甚至新晋的理想、蔚来,个个都是一副“价格战开打,技术卷到底”的架势。
你降价,我再降,最后消费者看花了眼,品牌之间还互相打口水仗。
广汽本田P7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拿价格当杀手锏”,想用低价冲销量。
但问题是,消费者真的只看价格吗?
如果纯粹比谁便宜,那国产品牌玩得比你还溜,合资车厂靠什么打天下?
再看看广汽本田P7上市这几个月的表现,说实话真不算理想。
刚上市那会儿,官方宣传订单量5365辆,听起来挺有排面。
但实际销量呢?
4月份卖了437辆,后面几个月基本在200辆左右晃荡,到现在总共还没破1500辆。
要知道,市面上一些热门纯电车,单月销量都上万了。
这么比起来,P7那点成绩,确实拿不出手。
那为啥会这样?
广汽本田不是很有底子吗?
不是说技术、口碑都不差吗?
可到了新能源这条赛道,突然就觉得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其实这事儿,不能完全怪广汽本田不努力。
回头看它上市时的定价,已经是低开高走的策略了。
东风本田S7定价高达25.99万到30.99万,广汽本田P7上来就开到19.99万到24.99万,诚意算是有了。
但现在再一砍,直接打到14.99万起,老车主估计心里拔凉拔凉的,新车主也在琢磨:“这车到底怎么了?降得这么狠,是不是卖不动了?”这一波操作,除了能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品牌形象其实也挺危险。
现在买新能源车,有几个人真是冲着“本田”去的?
还不是看谁续航长、配置高、智能化强,谁家优惠多?
广汽本田过去靠燃油车积攒的那点情怀,在新能源面前能有多大用处?
可话说回来,广汽本田P7这车也不是一无是处。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听起来确实挺硬核;宁德时代90kWh定制三元锂电池,单电机版续航能做到650km,账面数据都很亮眼。
再加上本田一贯在可靠性和耐久性上做的功课,确实让人觉得这车不至于掉链子。
你要是对“造车新势力”那些动不动就出点小毛病、智能化系统卡顿有点不放心,本田的“老牌实力”确实能让人安心点。
但话不能说得太满,毕竟P7身上的短板也不少。
比如用的是8155芯片和Honda Connect 4.0系统,和那些动不动上高通8295,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能卷到天上的国产新势力比,确实差点意思。
现在买车,年轻人要求多,座舱智能化体验、语音交互、自动泊车,甚至手机APP远程控制,都是必须要有的。
P7这方面明显跟不上节奏,买了之后用起来总有种“和时代脱节”的感觉。
还有快充速度,很多新品牌现在都用800V平台,充电15分钟续航300公里,广汽本田P7在这方面提升空间很大。
“能耗控制”也是个老问题,大家都想省钱省电,但P7目前还没跑出亮眼成绩。
当然了,品牌口碑也是个问题。
广汽本田以前在燃油车圈子里口碑确实不错,开雅阁、飞度、奥德赛的人都说本田“买发动机送车壳”,皮实耐用。
但新能源车圈子里,广汽本田还没什么积累。
大家更愿意相信比亚迪、特斯拉、理想这些在纯电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品牌。
你突然来了个大降价,老车主肯定心里不舒服:“我前脚刚买,后脚就降了5万,我亏了不是?”这种“背刺老车主”的操作,品牌认可度肯定要打折扣。
新车主也会想:“你现在这么降价,将来万一卖不动了,还会不会再降?我是不是还得等等?”这种价格不稳定,买车都变得像炒股,谁敢放心下单?
其实,新能源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单靠降价,已经不是万能药了。
想想前几年新能源车刚火起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只要价格降下来,销量自然起飞。
可是现在,智能化、续航、性能、服务、品牌力,每一项都得卷。
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你只靠便宜,别人加点配置、搞个智能化升级,分分钟把你比下去。
广汽本田P7这次降价,短期内肯定能吸引一部分对价格很敏感的消费者,尤其是家里刚需换车、预算有限的用户。
但长期来看,要是真想“逆转颓势”,光靠便宜还真不行。
有个问题大家都在讨论:广汽本田P7到底需要什么,才能在新能源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我觉得,广汽本田现在主要还是“平台和智能化”落后。
燃油车时代讲究底盘、发动机、变速箱,你技术好就能卖得好。
可新能源车讲的是智能化体验、续航效率、充电速度、智能驾驶,这些本田并不是强项。
大家都在搞平台升级,推出专门的纯电平台,本田还在燃油车基础上魔改,这不是长久之计。
再加上新能源车周期短,更新快,消费者喜欢追新,广汽本田要是不能加快产品迭代速度,迟早会被甩在后面。
说到智能化,不得不提现在很多新势力玩的“生态圈”概念。
车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移动智能终端。
你坐在车里,导航、音乐、语音助手、甚至看电影、打游戏都有新花样。
广汽本田P7这方面投入明显不够,系统更新慢,交互体验一般,年轻人不买账。
现在买车,谁还光看“底盘好”?
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才是新赛道。
广汽本田如果还停留在传统思维,只会被市场边缘化。
还有一点,新能源车主越来越看重服务和用户社区。
买车只是开始,后续的充电服务、售后维修、OTA升级,都是核心竞争力。
比亚迪、特斯拉、理想这些品牌,早就把用户社区、车友活动、APP生态做得风生水起。
广汽本田P7这方面缺位,用户黏性弱。
你降价吸引了用户,结果后续服务跟不上,用户体验不好,二手残值高不了,大家还是不愿买。
所以问题来了,广汽本田P7降到14.99万,能不能卖得火?
我觉得,短期内销量肯定会有提升,毕竟价格砍得太狠了,谁不心动?
但长期来看,如果广汽本田不改变产品策略,不补齐智能化、平台化的短板,不加快更新换代速度,销量很快又会回落。
新能源车市场不是比谁会砍价,而是看谁能给用户更多新鲜体验、更高性价比、更强品牌认同。
靠“大幅降价”只能应急,想真正突围,还得靠技术和创新。
最后我想说,广汽本田P7这事其实给整个新能源市场提了个醒。
品牌的“老本”吃不了太久,谁都得跟上时代。
市场变了,消费者变了,玩法也变了。
现在不是谁家牌子老谁就能赢,而是谁能抓住新用户的心。
广汽本田P7降价只是敲响了警钟,真正能不能“逆转颓势”,还得看你能不能把产品、服务、体验全都做到位。
新能源车,说到底,拼的是创新和速度,不是回头看谁降价多。
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