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36周的车市风云突变,如同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整体销量断崖式下跌,新能源汽车也没能幸免,环比暴跌23.57%,仅售出21.8万辆。
但这“腰斩”般的降幅,却意外地让新能源渗透率冲破60%大关,达到惊人的60.1%。 这数据背后,是车企们的集体焦虑,还是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 比亚迪依旧是“老大哥”,周销量高达52500台,但细看各品牌表现,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方程豹销量2620台,其中豹5卖出770台,而备受瞩目的豹8却只有190台的成绩。 而定位更高端的仰望,周销量仅为110台,壕无人性的价格,终究还是劝退了不少潜在买家。
腾势表现相对稳定,D9依旧是MPV市场的香饽饽,卖出1240台。 鸿蒙智行这边,问界M9销量1930台,虽不及预期,但也算稳住了高端市场的阵脚。
反观问界M7,仅售出590台,难道是“遥遥领先”的口号失效了?新晋选手享界S9和尊界S800,分别卖出340台和330台,市场表现有待进一步观察。 特斯拉一改月初的颓势,Model Y销量高达9300台,Model 3也卖出5040台。
不得不承认,特斯拉的品牌号召力依然强大,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能否守住这份荣耀? 再来看看“价格屠夫”零跑汽车,C10以2590台的销量领跑,但其他车型表现平平。 尤其是曾经的销量担当T03,如今只卖出660台,令人唏嘘。
小鹏汽车的销量结构同样令人担忧,M03卖出2390台,而G9、X9等高端车型,加起来还不到300台。 难道小鹏真的要靠“低价走量”才能生存下去吗? 蔚来汽车试图通过多品牌战略来挽救颓势,但从销量数据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乐道L90卖出1890台,是蔚来系表现最好的车型,而ET7却只有可怜的50台。 曾经引以为傲的换电模式,如今也成了拖累销量的鸡肋? 小米汽车SU7的表现可圈可点,卖出3170台,但YU7却只有2990台。
雷军的“为发烧而生”,能否在汽车市场再次奏效? 理想汽车的销量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L6以2120台的销量成为新的增长点,而曾经的销量支柱L9,如今只卖出830台。 MEGA的销量更是惨不忍睹,只有660台,李想的“奶爸车”战略,难道要彻底失败了吗? 极氪汽车的表现中规中矩,7X卖出1100台,极氪001也有860台的成绩。
但极氪009的销量只有280台,高端MPV市场竞争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岚图汽车依旧在苦苦挣扎,FREE卖出1080台,梦想家也有990台的销量。
但面对群狼环伺的市场,岚图的未来在哪里? 阿维塔的销量更加惨淡,阿维塔06卖出560台,阿维塔11更是只有30台。 背靠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大巨头,阿维塔为何还是扶不起来? 智己汽车的处境同样不容乐观,LS6和L6加起来才卖出740台。
高端市场不好混,智己想要突围,恐怕还得拿出更多的诚意。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60%,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
透过这份光鲜的数据,我们更应该看到车企们面临的挑战。 价格战愈演愈烈,技术创新停滞不前,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车企们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 是固步自封,还是拥抱变化?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每一个选择,都将决定着车企的未来。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他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面对如此“冰火两重天”的市场数据,你认为谁能笑到最后?或者说,谁又将成为下一个倒下的“巨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