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吉利星越L新款谍照这事儿吧,特有意思。
这哪是改款,这是吉利的产品经理突然被什么东西附体了,可能是被道诡异仙里的高人给夺舍了,开始在车圈里修炼一种叫“删繁就简”的邪门功法。听说要把那块贯穿中控台,长得跟带鱼一样的双联屏给废了?换成一个孤零零的悬浮屏?这操作,简直就像在全面屏时代,苹果突然宣布iPhone 20要重新用回Home键,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连夜把水滴开过来问问李书福老师到底是什么精神状态。
但你别说,这事儿越想越带劲。
之前车圈都在干嘛?屏幕,屏幕,还是该死的屏幕。驾驶位一块,副驾驶一块,后排再给你塞两块,恨不得把天窗都给你换成OLED。理想是把彩电冰箱大沙发搬进车里,问界是把鸿蒙全家桶塞你嘴里,比亚迪更是重量级,一块屏幕能旋转跳跃闭着眼,就差给你来一段“机你太美”。大家都在做加法,卷配置,搞得跟军备竞赛一样,好像谁的屏幕不大,谁的系统不智能,谁出门就抬不起头。
结果吉利现在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把桌子给掀了。
它用实际行动告诉你:副驾那块屏幕,一年到头除了落灰,最大的作用就是反光,能把我新买的防脱生发水照得清清楚楚。讲真,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这类车的中年人,副驾坐我老婆,她要么在刷手机,要么在骂我开得烂,根本不会碰那块屏;副驾坐我儿子,他已经把Switch焊在手上了。所以这块屏到底是给谁用的?给媒体老师评测用的。
吉利这波属于开窍了,悟了。它直接把那个“伪需求”给物理阉割了,堪称车圈的雷电法王杨永信,专治各种不服和网瘾。驾驶员的视线不用再横跨银河系去找导航信息,空调出风口下移,虽然没了实体按键,但你空出来的操作区域反而更大了。这叫什么?这叫不务正业之后的幡然醒悟。
更典中典的是那个换挡杆,谍照里那个小玩意儿,神似一个水晶印章,或者说一个加量不加价的口红。体积缩小了40%,但据说阻尼感还加强了。当友商还在用触摸板、按键换挡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试图让你感觉自己是在开星际战舰的时候,吉利选择保留必要的“机械疙瘩”。说起来,我楼下那家新开的兰州拉面,那个抻面的师傅手上的劲儿,感觉就很有这种阻尼感。
这种感觉叫什么?叫“触觉留存”。它告诉你,你开的还是一台车,不是一个大型的、会跑的Pad。这种感觉,很重要。
你以为吉利在下一盘大棋?什么品牌冲高,什么定义趋势?我觉得没那么复杂。这就是一场掀桌子式的自爆袭击。
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价格的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吉利,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友商放过。它用行动说:“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再用双联屏这套嗑来骗钱了。”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对方的餐厅给爆了,大家一起喝西北风。
你想想,星越L这个价位,14万到17万,本来是合资品牌的自留地。现在吉利把原本可能出现在30万级豪车上的简约设计理念,一榔头给你干到了15万级。就问你怕不怕?当长安UNI-K还在琢磨怎么让座舱更科幻,当哈弗H6还在纠结下一个配置要不要加香氛的时候,吉利直接告诉你,真正的豪华,不是你有多少,而是你扔了多少。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它打击的不是产品,是所有对手的产品经理的价值观。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这个比喻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这件事最恐怖的,是它可能会激活一个“回归”开关。你以为竞品会跟进吉利搞简约?错了。他们只会更疯。因为吉利证明了“反向操作”有市场,那接下来,为了差异化,市场可能会出现更极端的设计。比如,为了证明自己的屏幕多,有车企可能会推出四联屏、八联屏,挡风玻璃直接当屏幕用;为了证明自己的挡把有设计感,他们可能会把挡把直接做成一个二次元手办。
因为这个市场的本质,已经不是比谁更对,而是比谁更能整活儿。
这就回到了一个玄学问题,品牌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有些品牌,你买它不是因为它好,而是因为它就是它。就像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刹车、说做工,他会觉得你在动摇他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吉利现在做的,就是试图给自己的品牌注入一种“我懂你,但我就是不按套路来”的“玄学”气质。
它在告诉用户,我给你的,不是参数表上那些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种“用着顺手”的感觉。浅米色内饰和后排出风口这些东西没丢,证明它还没疯彻底,还记得自己“全家出游神器”的定位。但它卸下了“看起来高级”的包袱,只留下了“用起来舒服”的核心。
所以,新款星越L这波操作,不是一次简单的改款,这是一次车圈的“行为艺术”。它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方式,颠覆了既有的评价体系。这帮人简直疯了!最后的结论不是星越L会不会大卖,而是它成功地让所有人都开始讨论,到底什么才是“好”的设计。
而能引发讨论本身,它就已经赢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吉利选了前者。加大加大加大。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