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交出了一份看似亮眼却暗藏玄机的二季度成绩单:营收190亿元,交付量突破7.2万辆,环比暴涨71%,创下历史新高。
资本市场却一度跌17%。 李斌在财报中强硬表态:“第四季度必须盈利”。 这家长期烧钱的新势力,真的能在一夜之间扭转乾坤吗?
2025年第二季度,蔚来汽车交付量达到72,056辆,同比增长25.6%,环比大幅增长71.2%。 这一数字创下了蔚来单季交付量的新高。
具体到各品牌,定位高端的蔚来品牌交付了47,132辆,面向家庭市场的乐道品牌贡献了17,081辆,主打小型高端电动车的萤火虫品牌则交付了7,843辆。 多品牌战略被视作推动交付量增长的关键因素。
与交付量强劲增长相伴的是营收的提升。 蔚来二季度总营收达到19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环比增长幅度更是达到了57.9%。
汽车销售收入为161.36亿元,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62.3%。 然而,营收增速远低于交付量增速,凸显了产品结构变化对平均售价的影响。
蔚来二季度的毛利率回升至10.0%,相较于上一季度的7.6%有所改善。 其中,汽车毛利率为10.3%,低于去年同期的12.2%,这主要是由于产品组合发生了变化,更多销售来自定价较低的乐道和萤火虫车型。
其他销售业务的毛利率表现亮眼,达到8.2%,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部分增长主要得益于二手车销售收入的增加、技术研发服务收入的提升,以及随着用户基数扩大,零部件、附件、售后服务和动力解决方案销售额的增长。
在成本方面,二季度销售成本为171.11亿元,同比增长8.6%,环比增加53.9%。 公司表示,成本增长主要源于交付规模的扩大,部分被单车材料成本的下降所抵消。
蔚来在费用控制上取得了进展。 二季度研发费用为30.07亿元,同比下降6.6%,环比减少5.5%。
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为39.65亿元,虽然同比增长5.5%,但环比下降了9.9%。 这些改善得益于公司在营销和其他支持职能方面进行的全面组织优化工作。
尽管营收增长且费用有所控制,蔚来仍未摆脱亏损。 二季度净亏损为49.95亿元,同比微降1.0%,环比减少26.0%。
若剔除股权激励及组织优化等费用,调整后净亏损为41.27亿元,同比收窄9.0%,环比收窄34.3%。
截至2025年6月30日,蔚来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短期投资和长期定期存款余额为272亿元。
财报也提示,公司二季度继续出现经营性现金流出,并且流动负债超过了流动资产,股东权益为负值。
对于2025年第三季度,蔚来给出了积极的业绩指引。 公司预计车辆交付量将在87,000至91,000辆之间,同比增长40.7%至47.1%。 预计总收入区间为218.1亿元至228.8亿元,同比增长16.8%到22.5%。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表示,乐道L90和蔚来全新ES8的市场反响增强了公司整体的销售势头。
李斌多次强调,蔚来必须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他指出,当前有30%-40%的潜在用户因为担心公司能否持续经营而放弃购买蔚来的车辆。 李斌认为,实现盈利是打破这一疑虑、增强用户信心的关键。
为实现降本增效,蔚来在内部推进了名为CBU(基本经营单元)的经营机制改革,将业务拆分为独立核算单元,精确控制成本,甚至要求成本控制到“小数点后四位”。 李斌也深度参与供应链管理,直接参与核心零部件的价格谈判。
在技术层面,蔚来自研的神玑NX9031芯片量产上车,为单车成本优化超万元。 SkyOS・天枢全域操作系统投入应用,天行智能底盘完成搭载。 这些技术成果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成本控制。
补能网络建设仍在持续。 截至2025年8月31日,蔚来在全球累计建成换电站3096座,充电站4555座,充电桩27146根。 其“9纵11横16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已打通,高速路段平均每180公里设有一座换电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