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上汽俞经民:荣威M7 DMH的目标不是卷王,而是国民车与「大美好」

对话上汽俞经民:荣威M7 DMH的目标不是卷王,而是国民车与「大美好」-有驾

不要再纠结,你可以从容地做出你的选择。

“让用户从容做出选择”,在9月17日荣威M7 DMH上市发布会的媒体访问中,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多次提到“从容”二字。

在荣威M7 DMH的上市发布会后,汽车有文化再次走进了荣威的采访间,见到了这位有着车圈“胖头俞”之称、以亲民而闻名的上汽实战派干将,以及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钱漾,两位放松自如的姿态,再次呈现了“从容”,这来源于用户与经销商对产品力的认可。俞经民谈到:“今天的价格很到位,就看订单的表现情况。我看刚刚来了好多全国最好的经销商代表,都表达了太到位了”。

不同于俞经民,钱漾是今年3月来到上汽自主乘用车板块,此前是上汽大众的相关负责人。在短短六个月时间,他能否适应从合资到自主的身份转变?这场采访给了汽车有文化一个确定的答案,也让我们看到了荣威的改变。

红海中的技术平权破局

10万级新能源轿车市场,现如今处在神仙打架的局面,其从过去几年的小众选择已变为10万级家用车市场的“刚需标配”,竞争十分激烈。在该细分市场中,比亚迪秦L DM-i、吉利银河A7等车型,已形成“2L级亏电油耗+120km级纯电续航”的基础竞争门槛。

从整个消费环境来看,10万级混动市场的竞争,本质是用户对越级体验的渴望与车企技术下放能力不足的矛盾。这一市场虽然产品很多,但多数车型存在短板,如一些产品要么纯电续航不足,难以覆盖日常通勤+短途出游的双重场景;要么将舒适配置作为顶配专属,中低配车型仅满足基础功能。此外,部分品牌的混动系统技术不够成熟,导致产品出现油电切换顿挫、NVH控制不佳等问题。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荣威M7 DMH以“技术平权”为核心,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突围之路。正如上汽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钱漾在群访中所言:“混动车两套动力系统的融合是行业难题,过去很多车型只解决了有无,没解决好坏,用户要的不是能跑,是跑得舒服、用得省心。”

对话上汽俞经民:荣威M7 DMH的目标不是卷王,而是国民车与「大美好」-有驾

这款定位“中大型豪华轿车”的车型,以限时8.58-10.28万元的价格,将越级技术变为全系标配。据了解,荣威M7 DMH搭载领先的DMH 6.0超级混动系统,实现CLTC纯电续航160km,远超行业100-120km主流区间,满油满电CLTC综合续航达2050km,真正实现“城市用电、长途用油”的无焦虑场景。

对话上汽俞经民:荣威M7 DMH的目标不是卷王,而是国民车与「大美好」-有驾

荣威M7 DMH的技术平权,源于背后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上汽体系的硬实力。不同于部分品牌依赖供应商的“组装模式”,荣威从2011年推出首款HEV车型750开始,历经14年迭代已形成从DMH 1.0到6.0的完整技术脉络,其中2016年DMH 2.0更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汽车行业首个获此殊荣的混动技术。这一背书,足以证明其技术沉淀的厚度。

在群访中,钱漾也明确指出:“从硬件、芯片到算法,我们全栈自研”,而这种自研能力的核心载体,是荣威独家的PICU(动力总成中央大脑)。

对此,钱漾补充道:“过去混动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三电系统是各自为战,控制逻辑分散,难免出现油电切换顿挫、能耗偏高的问题;现在我们通过PICU把所有系统集成在一起,像大脑一样统一调度,既能精准判断路况,又能优化油电分配,俞总(俞经民)提到的富爸爸思维,就是让油和电都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简单把电用完再用油。”

对话上汽俞经民:荣威M7 DMH的目标不是卷王,而是国民车与「大美好」-有驾

依托于集成化控制能力,荣威M7 DMH不仅实现2.7L/100km的实测亏电油耗,更解决了混动车型常见的NVH痛点,油电切换时的冲击感大幅降低。

更值得关注的是,荣威M7 DMH将以往只在20万级以上车型搭载的配置,全面下放到10万级市场,如其配备同级唯一的“全景沙发躺椅”,通过副驾驶向前折叠、主驾/二排放平的设计,实现“一排二排打通”的移动空间,满足长辈休息、儿童互动的家庭需求。同时,慕斯舒压座椅采用多层复合材质,结合人体工学设计,即便长途驾驶也能缓解疲劳。

此外,mCDC动态悬架与AI预瞄系统的组合,更是打破了“10万级车无高级底盘”的惯例,前者可根据路况实时调整阻尼,后者通过摄像头提前感知路面颠簸,让车辆在烂路也能保持平稳,这些配置的下放,正是“技术平权”理念的最佳实践。

如果说硬件配置是荣威M7 DMH技术平权的“肉身”,那么智能生态就是其“灵魂”。此次与豆包推理大模型的合作,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嫁接,更是荣威布局“AI汽车”的关键一步,而这种合作的渊源,藏着品牌对“智能平权”的思考。

俞经民在群访中透露了合作的背景:“我和字节的渊源很早,2015年张一鸣做IPO时就聊过算法,当时字节的理念是让好内容找到对的用户,现在他们的AI技术要落地汽车,而我们需要能懂车又懂人的智能伙伴,这是相互吸引的结果。”

不同于传统的车机系统如早期的斑马系统,需用户下达指令才响应,豆包推理大模型上车后,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交互的升级。它能通过多模态交互如语音、视觉等感知用户状态,比如长途驾驶时主动提醒休息,根据用户位置推荐周边服务,甚至“察言观色”调整车内氛围。

对话上汽俞经民:荣威M7 DMH的目标不是卷王,而是国民车与「大美好」-有驾

这种智能体验的意义,远超“语音控制车窗”的基础功能。钱漾用“一人千面”概括其价值:“过去我们说千人千面,但每个人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是变化的,车会主动识别你的需求,这才是真正的AI汽车。”而这种合作的深层逻辑,是荣威与字节在技术上深度协同,将智能配置从高端专属变为10万级标配,让普通用户也能享受到前沿的智能体验。

荣威如何重新打开市场认知?

尽管产品力出色,但荣威品牌在近年来市场竞争中略显沉寂,这对于荣威M7 DMH而言是一个挑战。对此,俞经民在群访中表达了要离用户更近的观点,他强调:“产品老总到营销老总到管理层,各级人员直连客户,直接听客户的建议、抱怨,很直接的。所以我很愿意跟各位老师沟通,让年轻人多开会,让他们多拍板,把建议、要求带回来。”

对话上汽俞经民:荣威M7 DMH的目标不是卷王,而是国民车与「大美好」-有驾

从某种角度上谈,M7 DMH的上市,标志着品牌向“以用户为中心”的TO C转型,这种转型并非停留在口号,而是落实在具体动作。

为了更加接近用户,荣威打破了“先造车再找用户”的传统模式,在M7 DMH预售阶段,荣威就深入一线,与媒体、小订用户高频沟通。对此,钱漾透露:“发布会的结构调整了很多轮,最终确定的大、美、好框架,就是从用户反馈中梳理出来的。如小订用户最关注续航、空间和质保,我们就把这些作为核心卖点,不搞自说自话。”

同时,荣威M7 DMH“五大件终身质保”的承诺,则是针对用户对混动车型“后期维修成本高”的顾虑,而这一承诺的底气,源于上汽集团“质量月”活动中强调的“在小数点后不断加9”的质量追求——通过全流程的品控管理,将故障率降到最低。

对话上汽俞经民:荣威M7 DMH的目标不是卷王,而是国民车与「大美好」-有驾

渠道层面,荣威深知“好产品需要好渠道支撑”,其在过去三个月内新签约150家4S店,覆盖三四线城市与县域市场,解决“用户想看车却找不到门店”的问题。

同时,品牌计划成立实体营销公司,推动厂商与经销商协同TOC。对此,俞经民强调:“不是让经销商单纯卖车,而是和我们一起做用户运营,比如组织试驾活动、收集反馈,让用户感受到买完车不是终点。”俞经民指出:这种渠道升级的核心是“不甩锅”,厂商会下场参与服务,确保用户体验的一致性。

面对新媒体时代,荣威也将放弃传统的“硬广投放”,转而采用用户喜闻乐见的方式触达用户。对此,钱漾提到:“现在很多人看直播,我们就通过直播让用户直观看到车辆细节,比如慕斯座椅的材质、全景躺椅的使用场景,比文字更有说服力。”

在采访中,上汽高层还透露:品牌还借助媒体实测、用户故事分享等营销内容,用真实体验替代参数说教,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愿不愿意接近用户,我们不仅要看品牌做什么,更要看品牌怎么做。

对此,俞经民在采访中强调了荣威的“规模思维”与“长期主义”,将确保用户价值得到满足。如对于外界的价格质疑,俞经民直言:“荣威M7 DMH的王炸价格首先是为了用户,让大家从容选择,不用纠结想要的配置买不起;其次是为了上量,汽车工业是规模经济,量上去了,供应商的成本能降,经销商能赚钱,我们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对话上汽俞经民:荣威M7 DMH的目标不是卷王,而是国民车与「大美好」-有驾

他以mCDC悬架为例进行了介绍:“现在这套系统的成本不低,但如果销量上去了,我们能通过规模效应分摊成本,未来甚至能把更高级的技术下放到这个价位,这是一个正向循环。”钱漾补充道:“我们做产品不是一锤子买卖,M7 DMH之后,每个季度都会有新产品,通过持续的产品投放巩固市场份额,实现盈利目标。”

荣威是上汽第一个自主品牌,有精益求精的基因,过去几年只是在转型中走了些弯路,但核心的研发能力没丢,仇杰院士带领的团队、邵景峰的设计团队,都是行业顶尖的。

现在荣威在干的事,是将优势化为体系化与市场化能力,重新激活王者基因,正如俞经民所说:“荣威M7 DMH的目标,不是做卷王,而是做国民车,让大家出行更‘大美好’。”

有文说:

荣威M7 DMH上市仅仅数日,已在消费市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款车不仅以其超乎预期的产品力和价格挑战着市场格局,更标志着荣威品牌重新找回“首款互联网汽车”创新基因的决心。

对于行业而言,这种以用户需求为终、以技术实力为基的做法,或许能为更多品牌提供借鉴。毕竟,无论市场如何变化,“让用户花更少的钱,享受更好的产品”,永远是破局的核心逻辑。(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