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盾金砖电池之名,蕴含着“神盾”与“金砖”双重寓意。“神盾”象征着坚不可摧的防护体系,而“金砖”则代表着高能量密度与稳定性。这一命名不仅体现了吉利对极致安全的追求,也彰显了其在电池技术上的自信。从电芯材料的选择到电池包的整体结构设计,神盾金砖电池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科学验证与反复优化。在电芯层面,吉利采用了湿法双涂层隔膜与氧化铝耐热涂层技术,如同为电芯穿上了一层“防火衣”,即便在极端高温或穿刺条件下,也能有效抑制热蔓延,确保电芯不起火、不爆炸。这一技术在中汽中心进行的“8针同刺”试验中得到了充分验证:8根直径5毫米的钢针同时穿刺电芯,持续一小时后,电池依然保持稳定,未发生任何热失控现象。
电池安全不仅依赖于电芯本身,更取决于电池包的整体防护能力。神盾金砖电池采用了行业领先的IP68与IPX9k双重防护等级,确保电池在深水浸泡与高压喷淋环境下依然密封完好。更令人震撼的是,该电池成功通过了长达24小时的海水浸泡测试,远超国家标准0.5小时的要求。这意味着即便车辆在极端暴雨或洪涝灾害中涉水行驶,电池系统仍能保持正常运行,为驾乘人员提供持续的动力保障与安全保障。这种远超常规的防水性能,正是基于吉利对复杂使用场景的深入研究与科学设计。
如果说涉水测试考验的是电池的密封性,那么“坦克碾压”测试则直面物理冲击的极限挑战。一辆重达36吨的ZTZ-59D中型坦克,以单边履带两次碾压搭载神盾金砖电池的银河E5,随后又对单块及多块电池进行连续冲击。测试结束后,电池包结构完整,无任何鼓包、泄漏或起火现象。这一近乎“暴力”的测试,直观展示了神盾金砖电池在物理防护上的强大实力。其背后是吉利创新的“田字格”结构设计、4种型材截面吸能型腔、2.6毫米厚的“三明治”结构底护板,以及Z向低于电池包10毫米的副车架横梁,共同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物理防线。
神盾金砖电池的安全体系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构建在“电芯-电池包-整车-云端”四级防护架构之上。这一体系贯穿电池全生命周期,从材料研发、生产制造、整车集成到使用监控,每一环节都融入了安全考量。通过36项严苛的极限测试,其中23项标准超过国家要求,吉利以科学的态度将安全做到了极致。这种对安全的执着,不仅源于技术自信,更体现了吉利对用户生命的敬畏与责任。
除了安全性,神盾金砖电池在性能上同样表现出色。支持800V高压平台,17分钟即可充电至80%,大幅缩短补能时间;即便在零下30℃的极寒环境下,放电性能仍能保持90%以上;更令人惊叹的是,理论测算显示,该电池在行驶100万公里后电量衰减仍小于10%,展现出超长的使用寿命。这些性能指标的背后,是吉利在电池化学体系、热管理系统和智能控制算法上的持续创新。
神盾金砖电池的出现,不仅是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更是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电池安全舞台上的一次有力发声。它用科学的方法论和严苛的实证精神,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发展树立了新标杆,也让用户在享受绿色出行的同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安心与信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