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都得直奔主题。你说,这两年方盒子真的火得不要不要的,尤其在10到20万区间里,简直像在抢一块蛋糕一样。奇瑞的捷途系列,特别是山海系列那叫一个出圈,我印象中销售工资单都得多加几个零,才敢说你们看,这车多火。不过今天我不聊捷途,反而盯上了几款最近刚上市的新鲜货,主要是性价比高、配置丰富,全年轻人喜欢的那一套。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风云X3L的资料。那天加班时,和一位销售闲聊,他随口说:这车的圆规掉头和低速蠕行,实际在城市里用挺方便的。我顿时感受到——这就是你平常在堵车中频繁操作的感觉。它的造型方正,线条凌厉得像从去年春晚上走出来的硬汉,硬派十足。
这车材质用料我估算(样本少,体感)还是偏硬朗一些,但正面布局清晰,仪表屏用的全液晶,中控那块15.6英寸的2.5K屏开起来画质还算细腻,支持高速反应。动力系统挺有意思:1.5T发动机搭配增程系统,单电机185kw,双电机达到了315kw。你说,这样的电混配置推出来,再发朋友圈几次,估计不少朋友都得心动。
我试着比对了一下——同样价位的哈弗大狗Plus,配置似乎更偏向家庭实用。差别主要体现在:大狗Plus的内饰设计更偏软,用料转向温和风格,内饰线条也更圆润,坐在车里更有家的感觉。风云X3L的硬派风,算是直给那一类年轻硬汉或者越野控。而又比如说,动力上,风云的电续航215公里,算是标配了,城市通勤基本够用,但出远门就还是得看充电点。
嗯,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自己觉得:新能源车续航不够长?其实也不是绝对,关键在于城市里天天绕来绕去,续航还是够的。而且,电池技术确实更快在升级,未来几年里也许会出现出门一天不用充的情况。这个行业,技术像个折腾不完的长跑,我们都得刮刮嗓子,跟着跑腿。
在供应链上,我一直觉得:制造车像 Vue.js 这样不停在补丁的拼接。去年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缺货,像极了你做饭,材料一不留神就跑偏了。奇瑞供应链稳一些还是挺关键的,能保证配置不缩水,车价不飞涨。你怎么看?是不是觉得设备和原料的稳定比新技术更重要?我倒觉得,技术创新倒是不一定全靠硬件,软件的优化让你看起来打了个漂亮的折扣也挺好。
说到价格,这几款新车其实都差不多,10.99万到15.78万之间变动——别觉得便宜配置就差,你得知道,硬件和软件,像是厨房的刀和菜板。硬件好,菜才切得快,软件好,吃得才香。比如说,猎鹰500智驾系统支持高速领航、城市记忆领航、遥控泊车……这是不是现在的智能家庭照着搬过来?可惜我没试过,但听说体验还不错。你用过吗?我问,因为旁边那修理工说:其实我觉得,自动辅助还得有好司机在后面盯着。我点头,这点倒是真的。
哈弗大狗Plus和风云X3L一比较,操控中的差别就在心里:大狗的转向更轻一些,油门线性,人车合一的感觉更明显。而风云的方正设计在恶劣路况下表现更坚韧。车一个身段不同,能跑得多快,关键是你想要什么。
我也对比过猛龙和豹钛,猛龙品牌的越野气质、54米的涉水深度,确实在同价位里是硬核派。而豹钛的内装星际方舟设计,悬浮屏、太空风,年轻人会喜欢得不行。那天和朋友开车,他说:买这种车,除了看配置,还得考虑:后排空间够不够、座椅舒不舒服?我想,你还得想想,车的后备箱放不放得下那堆买菜的囤货。
对,自我更正,搞了半天,我刚才说配置越多越好,但实际上,实用性更重要——我这思路转得有点快,不能只看豪华而忽略方便。配置多点,系统反应不一定快。像Coffee OS3系统,反应灵敏度高低,还得看优化,不能光堆硬件。
(这段先按下不表)对了,问一句:你觉得未来五年里,方盒子还能爆火多久?技术会不会让它变得更像智能仓库?我还在想,这是不是就像手机从直板手机升级到折叠屏那样,新颖只是个时间问题。
最终,开着这些车走一圈,心里总有个问号:这样的方盒子,是真的符合年轻未来策略,还是市场的随机模仿?这车其实都挺有意思的,特别是我在路上看到有人用那外挂的小书包装饰,心里就在想:这是不是代表一种个性表达?
然后就突然发现,自己居然没有仔细思考——它们的安全系统会不会真靠得住?还是说智能系统像个高智商的橡皮筋,拉得再紧,也会突然弹回来。你觉得呢?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觉得,开不开什么多重要,能细细观察的小细节才是关键。像这台风云X3L的外挂书包,真心有点东方式的硬派了。坐在车里,窗外的景色也在偷偷告诉我:或许我们更喜欢那份带点个性,舒服自主的感觉,你会不会也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