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如果咱们老百姓去逛商场,会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以前买车,得专门跑去城郊的汽车城,现在呢,市中心最热闹的购物中心里,到处都是装修得跟奢侈品店一样的新能源汽车展厅。
看着那些科技感十足的新车,很多人都动了心,可紧接着一个现实问题就摆在了面前:家里那辆开了几年的旧车,该怎么处理才最划算、最省心呢?
自己卖吧,费时费力,还得跟各路买家斗智斗勇;直接卖给路边的车贩子吧,又总觉得心里不踏实,生怕被坑了一大笔钱。
就在这个不大不小的烦恼中,一个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新行当”正在悄悄兴起,它们就像是新能源车企请来的“专业外援”,专门负责处理咱们手里的旧车。
要说这个行当为什么能火起来,首先得看咱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有多快。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光是今年上半年,全国交易的新能源二手车就超过了68万辆,比去年同期一下子增长了超过百分之三十五。
这个数字背后,是一大批早期的新能源车主开始进入换车周期。
市场大了,需求自然就多了。
像我们熟知的那些造车新势力,它们最擅长的是什么?
是搞互联网营销,是把车造得智能又漂亮。
但是,要论收车、评估、维修、再销售这一整套二手车的复杂流程,它们可真算不上是行家。
这就好比一个顶尖的软件工程师,你让他写代码,他能改变世界,但你让他去菜市场挑一块最新鲜的五花肉,他可能就有点不知所措了。
最初,这些新能源车企也想自己把二手车业务这块硬骨头啃下来,结果发现,这事儿远比想象的要复杂。
尤其是它们大多采用直营模式,在商场里开店,店面不大,人员精简,主要任务是卖新车。
这种模式下,根本没有场地和专业人手去妥善处理客户的旧车。
你想想,在人来人往的商场里,销售顾问总不能趴在地上帮你看旧车的底盘有没有刮蹭吧?
客户也不愿意为了评估一辆旧车,在店里耽误大半天的时间。
正是这种新销售模式带来的“不方便”,反而给二手车外包服务商创造了巨大的机会。
这种外包服务,其实也不是什么全新的发明。
十几年前,传统的4S店因为客户置换需求不多,也不太愿意自己做二手车业务,那时候就会找一些熟悉的二手车商来帮忙收车,这算是外包服务的早期形态。
后来市场变了,厂家开始重视并补贴置换业务,大的经销商集团就纷纷成立了自己的二手车部门,把这块利润抓在了自己手里,外包服务的生存空间一度被挤压得很小。
但现在,随着商超卖车模式的兴起,历史仿佛又转了一个圈。
新一代的外包服务商应运而生,而且服务模式也升级了。
它们变得更加灵活,可以提供网上预约、上门检测评估的服务。
你只需要在手机上操作一下,专业的评估师就会在你指定的时间,到你的公司楼下或者小区地库来完成所有工作,整个过程高效又便捷,完全不影响你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这种服务,完美地解决了新能源车企直营店的痛点,不仅没有让旧车置换成为新车销售的拖累,反而大大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新车订单的转化率。
以业内做得比较出色的“有辆置换服务”为例,它们就凭借着这套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和高效的运营能力,赢得了众多新能源车企的青睐,甚至发展成了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
还有个例子更有说服力,厦门有位姓李的总经理,他本人在2022年才进入二手车行业,之前完全是个外行,只是因为自己也是新能源车主,才对这个市场产生了兴趣。
但他眼光很准,没有走传统车商开店收车的老路,而是直接从外包服务商这个新赛道切入。
他发现,新能源车企的优势在线上,短板在线下,特别是缺少庞大的经销商网络来消化二手车。
当新车销量越来越大,置换客户越来越多的时候,直营店处理旧车的能力就跟不上了,这时候就必须引入专业的服务商。
结果,他的业务做得风生水起。
当然,想干好这个“专业外援”也并不容易。
它们要同时服务好两类客户:一类是上游出钱的“老板”,也就是汽车厂家;另一类是下游卖车的普通消费者。
所以,它们不仅要懂二手车,还得懂服务、懂管理。
汽车厂家会对这些外包服务商提出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和考核要求,比如客户满意度怎么样、合作流程是否顺畅、有没有维护好厂家的品牌形象等等。
这就跟厂家授权的4S店一样,考核不合格,随时都可能被取消合作资格。
从挣钱的角度看,这种外包服务的利润率其实并不高,比传统车商自己收车再卖车的利润要薄一些。
它们的盈利主要依靠规模效应,一是看自己内部的成本控制做得好不好,二是看合作的厂家门店能提供多少稳定的车源,三是看自己能签下多少家汽车品牌。
那位李总的经验就是,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善于利用抖音、小红书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做宣传,另一方面要和主机厂深度合作,依靠稳定的货源来快速周转库存,扩大规模,打造自己的品牌。
说白了,虽然单笔生意赚得少,但是量大稳定,薄利多销,风险也更可控。
更有远见的服务商,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把服务做得更深、更靠前。
比如“有辆”就在和汽车厂家一起探索,希望把置换服务整合到消费者看车的最初阶段。
想象一下,未来你在网上浏览一款新车的时候,页面上可能就会有一个小窗口,你可以直接输入自己旧车的信息,系统就能马上给你一个大概的回收报价。
这样一来,在你还没决定买不买新车之前,心里就已经对这笔交易的总花费有了一个谱,知道自己的旧车大概值多少钱,换新车能省多少钱,整个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和方便,自然也就能更快地做出购买决策。
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二手车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和细分。
外包服务商的出现,就是市场走向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就像一个成熟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精细的分工一样,现在的二手车市场里,也出现了专门经营某个品牌或者某个车系车型的车商,有做批发的,有做零售的,甚至还有专门做出口的。
行业里既有大型的连锁企业,也有小而精的特色小店,大家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里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这种多元化的业态,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普通消费者,因为我们的各种需求都能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未来,随着市场越来越繁荣,像“有辆”这样的互联网平台的作用会更加凸显。
因为二手车交易,无论是个人卖给个人,还是车商之间流转,效率都是关键。
一个专做某个品牌二手车的车商,收了一辆其他品牌的置换车,他自己可能不会卖,而是会通过拍卖平台快速地把它卖给更合适的下家。
所以,市场越细分,平台能够连接和流转的资源就越多,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二手车市场可能不会走美国那种被少数几家大企业垄断的道路。
因为我们有发达的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信息越来越透明,过去那种靠信息不对称来赚钱的模式行不通了。
未来,那些能够塑造好自己的品牌、懂得和客户沟通、在特定领域做得小而精的企业,反而会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