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和摩托车是比较流行的两种交通工具,为了规范化管理,相关的管理办法也是在不断更新。而10月1日起,针对电动车、摩托车将迎来诸多变化,总结就是“三禁止五必罚”管理新规,最高罚款金额达1000元。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
三项禁止:从销售到使用
电动车和摩托车现在管理逐渐严格,尤其是电动车,据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所以,有3项禁止是以后要注意的重点,涵盖了车辆上路、市场销售及日常使用。
禁止一:驾驶无牌车辆
电动车规范化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登记上牌,现在全国各地都开启了电动车上牌工作。按照大部分城市来说,电动自行车上绿牌,电摩上大黄牌,电轻摩上大蓝牌。当然,有部分城市并非按照这个颜色,比如广州电自就上白牌,具体还是要以当地为准。另外,摩托车上路更是需要上牌的,无牌车也是严查的重点。
禁止二:销售超标或改装车
今年全链条整治依旧是重点,而且刚刚新国标才实施,各地都加强了对生产和销售端的监管,禁止销售改装车或超标车,否则将面临严重处罚。各地对这种行为的打击还是很有力度的,轻则几千元的罚款,重则罚款、扣车、停业整顿,商家对此要格外注意。
禁止三:违规停放和充电
许多地区都更新了消防条例,比如山东济南从10月起就有新规,禁止将车辆和电池携带至电梯、室内、公共交通工具等等。对于这种违规行为,像福建有“教育免罚”的政策,但大部分地区对拒不改正者是要罚款的,一般来说是500以内,但也有最高1000元的。
五项必罚:重点查处常见违法行为
对于电动车的管理,现在最常规的莫过于驾驶上路的一系列违规,其中有五项是现在乃至以后检查比较严格的,需要广大车主的注意。
一、违反信号指示灯。也叫做闯红灯,由于许多城市对此检查并不严格,导致这种现象频繁发生,造成意外事故不在少数。而从近期各地发布的治理内容来看,闯红灯几乎都有提及严查。
二、不佩戴安全头盔。这在各地的电动车管理办法中几乎都有要求,同时在许多地区整治行动中也都有要求,有的可能以教育和劝导为主,有的则是要罚款的。个人建议还是戴头盔最好,关键时刻真能保命。
三、禁驶入机动车道。虽然现在电摩和电轻摩都属于机动车,但实际上大部分城市对此都没有要求,而是直接规定全部电动车都走非机动车道。当然,对于部分路段缺乏非机动车道的,走机动车道也就不违规。
四、违规或超员载人。按照规定,载货的电动三轮车是禁止载人的。而两轮电动车中,也是有一定载人数量和年龄的限制,此前比较严格,但经过群众反馈现在许多地区都进行了修改,具体可以查一下当地的规定。
五、未成年人驾驶被。电动车驾驶门槛低,各个年龄阶段都能骑,但根据目前的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需要年满16周岁,这是当前整治的重点。
总结
总之,未来电动车的管理是会越来越规范的,大家要选择合规的车辆,驾驶上路遵守交规,停放和充电要在合理位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