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汽车市场,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都显得有些慢了。
对于很多正在持币观望的消费者来说,可能昨天刚看好一款车,今天睡一醒来,就发现又有好几款新车公布了价格,直接加入了购物车备选清单,让人眼花缭乱。
就在过去不久,又有三款定位和背景各不相同的车型进入了公众视野,它们分别是小鹏汽车的新款P7i、沃尔沃的插电混动SUV以及广汽传祺的旗舰SUV。
这三款车都瞄准了二十多万到三十万这个竞争最激烈的价格区间,但它们各自的定价策略和产品实力,真的能让它们在已经白热化的市场里站稳脚跟吗?
这背后反映出的市场现状和消费者的选择困境,值得我们好好分析一下。
首先来看小鹏汽车,这家新势力车企最近似乎找回了一些状态,紧接着发布了新品牌MONA之后,又迅速地对旗下的主力轿车P7i进行了更新和定价。
新款车型起售价定在了21.98万元,如果算上大约六千元的保险费用,那么消费者开回家的落地价格大概在22.5万元左右。
小鹏这次的策略非常明确,就是主打一个“入门即高配”。
他们给所有版本都加上了相同的后缀,向市场传递一个信息:你不用在不同配置之间纠结,即便是最基础的版本,核心的体验也都是顶级的。
那么,这个价格和策略在当下的市场中有没有吸引力呢?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小鹏其他车型的市场表现。
根据此前的数据,小鹏G6作为一款热门车型,月销量能够达到五千多台,而P7i本身也维持在相似的水平,这说明小鹏在二十万级别的市场中还是有稳定基本盘的。
这次新款P7i最大的亮点在于智能化硬件的大幅升级,尤其是在辅助驾驶方面,其算力平台的能力非常突出,拥有超过500TOPS的算力,这意味着它在处理复杂路况、实现更高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方面,有了更强的硬件基础。
同时,在驾控相关的硬件上,比如刹车卡钳、悬架系统等方面也给得相当大方,空气悬架和自适应减震等配置几乎做到了全系标配。
从产品力来看,这款车确实很有诚意。
但是,市场是残酷的。
手握二十二三万的预算,消费者的选择实在太多了。
同价位摆在面前的就有话题度极高的小米SU7,以及背靠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座大山的阿维塔品牌车型。
小鹏P7i和它们相比,可以说是各有优势。
小鹏的优势在于,入门版就提供了完整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硬件,而同价位的小米和阿维塔入门版车型在这方面是有所保留的。
然而,在品牌认知度上,小鹏可能要面临一些挑战。
小米凭借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巨大品牌势能和粉丝基础,一进入汽车市场就成了“顶流”;阿维塔则因为有华为技术的深度赋能,在智能化标签上同样光环耀眼。
因此,新款P7i的市场表现,不仅仅是一款车型的销量问题,更像是一场对小鹏品牌技术底蕴和用户忠诚度的考验。
它需要向市场证明,在没有巨大流量光环的情况下,依靠扎实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诚意,依然能够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接着我们再看传统豪华品牌沃尔沃。
沃尔沃最近也推出了一款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SUV,也就是大家熟悉的XC60的混动版本。
这款车目前公布了预售价格,但一出场就引发了一些讨论。
争议的焦点在于它的纯电续航里程。
根据公布的信息,其两驱版本的WLTC纯电续航为116公里,在宣传中被称为“长续航版”。
这个说法让很多关注新能源市场的消费者感到有些困惑。
因为在当下的中国市场,自主品牌的插电混动车型,纯电续航动辄达到150公里甚至200公里以上,相比之下,116公里的续航确实算不上突出。
这款车定位中大型SUV,车身尺寸不小,动力系统采用的是1.5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电动机,并且需要加注95号汽油。
从产品本身来看,它依然保持了沃尔沃一贯的风格,安全性能和环保理念是其核心卖点。
但是,它面临的竞争环境非常严峻。
目前接近三十万元的预售价,让它直接进入了“神仙打架”的区间。
在这个价位,消费者可以买到产品力非常强的国产新能源车,比如提供六座布局的理想L6、问界M7,或是拥有更大电池包、续航更扎实的智己LS6。
这些车型不仅在空间、续航、智能化体验上做得非常出色,而且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品牌形象也越来越被主流消费群体所接受。
对于沃尔沃来说,单靠“安全”和“豪华”这两个传统标签,想说服消费者放弃那些配置更丰富、体验更新潮的国产车型,难度相当大。
熟悉沃尔沃的消费者都知道,它的车型在正式上市后通常会有一定的价格调整空间。
但问题是,需要多大的降价幅度才能换来竞争力?
如果最终价格能下探到25万元左右,或许还能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独特的北欧设计风格,吸引一部分追求品质和格调的特定用户群体。
但如果价格依然坚挺,那么在实用主义至上的家庭用户面前,它的吸引力恐怕会比较有限。
这充分说明,在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即便是历史悠久的豪华品牌,也必须正视市场变化,将价格作为决定成败的第一要素。
最后一款车,来自我们国内的传统大厂广汽传祺。
他们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旗舰级插电混动SUV——传祺ES9。
这款车从公布的参数和价格来看,似乎是做足了准备。
它的起售价定在了25.99万元,提供了五座和六座两种版本。
从硬件配置上看,传祺ES9给得相当实在。
它全系搭载了容量不小的电池包,官方公布的WLTC纯电续航达到了143公里,这个数据在同级别的插电混动SUV中属于非常优秀的水平,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一周的城市通勤需求。
而且,它还全系标配四驱系统和CDC自适应悬架,这对于提升驾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大有裨益。
车身尺寸方面,超过5米的车长和接近3米的轴距,也保证了其作为一款中大型SUV拥有宽敞的内部空间。
初看之下,这样的配置和价格似乎很有竞争力。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市场格局,就会发现传祺ES9的处境其实非常微妙。
它最直接、也是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正是当前市场上的热门车型——问界M7。
问界M7凭借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在品牌号召力和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体验上建立了巨大的优势。
近期市场还有传言称,新款的问界M7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入门门槛,起售价很可能也会落到二十五六万的区间。
如果真是这样,那对传祺ES9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虽然传祺ES9本身产品力不俗,拥有自己的ADiGO PILOT辅助驾驶系统,并且在机械素质和空间实用性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在消费者心目中,“有华为技术”和“是华为深度赋能的品牌”,这两者之间的分量是完全不同的。
当两款车价格高度重叠时,问界M7的品牌光环效应会被无限放大。
因此,传祺ES9虽然是一款用心打造的好车,但它要想在与问界M7的正面交锋中抢夺市场份额,可能需要在价格上表现出更大的诚意,比如拿出比对手低两万元左右的定价,用实实在在的性价比优势来弥补品牌力上的差距,才有可能让消费者在做出选择时,更多地去衡量两款车在产品层面的具体差异,而不是仅仅被品牌光环所吸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