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小米的第二款车,一台SUV,竟然“矮”成了这样?按说都奔着中大型去了,轴距3米,车长逼近5米(4999mm),宽度也近2米(1996mm),怎么车高就只有1.6米呢?这哪是传统意义上的SUV啊,分明是个“跨界”的大家伙,跟我们印象里高高大大的理想L6、问界M7完全不是一个路子。
这种非典型身材,或许是这台代号YU7的新车最先抓住眼球的地方,它似乎在用实际尺寸宣告:我不是来重复过去的,我是来搅局的。它不走寻常路,可能恰恰反映了科技公司造车的理念,更注重效率、设计感,而不是仅仅遵循旧有的车型定义。
仔细看它的造型,很多地方都流露着跟SU7一脉相承的基因,比如那个封闭式的前脸,还有那双神似的大灯,前包围的线条也透着简约劲儿。但到了细节处,这种“非典型”的考量就显现了,比如大灯上方那个镂空设计,据说就是为了导流空气,优化空气动力学,让这个大家伙跑起来更利落。
侧面那个溜背造型,还有车尾的镂空扰流板和小鸭尾,都明显是为了运动感和空气流动服务。掀背式的尾门开口挺大,实用性应该不错。刹车卡钳露出来一点黄色,更是直接点明了它不是个“佛系”角色。
最有意思的是尾灯,没有照搬SU7的贯穿式,而是变成了倒C型,用在SUV上确实显得更稳重、更大气。据说这个变化还是听取了不少早期用户意见后的改进,看来小米对用户的声音挺上心。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也挺酷,一解锁自动弹出,手一伸进去门就开了,这种小细节挺加分的。
走进车里,虽然目前看到的都是谍照,但科技感扑面而来。那个“带鱼屏”肯定要安排上,方向盘也跟SU7一个模子。中间那个悬浮大屏是必须的,毕竟是智能汽车嘛。最关键的是,小米自家的Xiaomi Pilot高阶智驾系统肯定少不了,车机系统也得再升级,这方面的体验,估计会比SU7更进一步,更符合大家对“小米出品”的期待。
作为一台纯电动车,动力是绕不开的话题。YU7提供了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选择。单电机版本就有320匹马力,最高能跑到240公里/小时,电池用的是弗迪的磷酸铁锂。
双电机四驱版本就更猛了,前电机220千瓦,后电机288千瓦,总马力直接飙到691匹,最高车速253公里/小时,电池换成了宁德时代的三元锂。这动力水平,完全是性能车的范儿,跟它那个不像传统SUV的身段倒挺搭。
回想一下,小米SU7刚出来那会儿,大家也是各种猜测,结果销量直接起飞,连续三个月破2万辆,上个月更是达到了25815辆,这成绩相当惊人。有了SU7打下的基础和积攒的人气,YU7作为小米的首款SUV,关注度自然不用说。
它的主要对手,很明确,就是特斯拉Model Y。Model Y上个月卖了61881辆,绝对的市场霸主。小米YU7敢直接对标它,肯定是有备而来,而且最大的杀手锏,很可能还是价格。
参考SU7 21.59万元的起售价,以及2025款Model Y 26.35万元的起售价,小米YU7如果真如大家猜测的那样,起步价定在25万元左右,主力车型控制在30万元以内,那绝对会给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这种“非典型”的身材、充满科技感的配置、强悍的动力,再加上小米一贯的性价比策略,YU7的到来,无疑会是今年车市的一件大事。它究竟能在SUV市场复制SU7的成功吗?6、7月份正式上市的时候,谜底就将揭晓,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