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就这么过去了,数据出来了,最大的乐子不是谁又遥遥领先了,而是那个一直被当成修仙小说男主角的比亚迪,居然同比下滑了。
诶,你没看错,就是那个杀穿了整个市场,把一众合资品牌打得连亲妈都不认识的比亚迪,在2025年9月,首次尝到了同比下滑的滋味。虽然它39万多的销量依然是断层第一,但这个下滑5.5%的数字,就像是无敌金钟罩上出现的一丝裂纹,瞬间让整个武林都兴奋起来了。
这信号太重要了。它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模式。之前大家觉得比亚迪是规则,是天道,现在发现,天道好像也会打个趔趄。于是乎,所有潜伏在草丛里的“老六”们,都闻到了血腥味。
你看吉利和长安,疯了一样往上冲。一个27万,一个26万,同比增长都是两位数。他们不是在追赶,他们是在搞自杀式冲锋。逻辑非常简单,当老大开始打盹的时候,你不是想着怎么做得比他好,而是想着怎么比他更不要命。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这帮狠人,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都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已经不是商业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法则的线下实践课。在绝对的内卷面前,任何精密的商业模型都是扯淡,最好的防守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然后你再看新势力那边,那更是大型行为艺术现场。
零跑,这个车圈的“压缩毛巾”,九月份卖了6万6。什么叫压缩毛巾?就是你以为你买的是个配置,打开一看,好家伙,里面塞了个全家桶。它用一种近乎于“自爆”的方式,把性价比这件事做到了一个让同行看了想报警的程度。这种打法,不是不讲武德,是直接把武林大会的牌子给踹了。它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技术和品牌在绝对的价格面前,都是花里胡哨。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缺德,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小鹏就更有意思了,之前半死不活的,现在突然就支棱起来了,一个月干了4万多台。我严重怀疑何小鹏老师给整个产品团队都报了个电疗班,把之前脑子里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都给电清醒了。之前总想搞点高科技,教育用户,现在悟了,人民群众喜欢什么,你就得造什么,而且要比他们想象的还多。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路上的情况够混乱,你的算法才算真正渡劫成功。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比什么激光雷达都好使。
相比之下,理想就有点难受了,同比居然是下滑的。这事儿吧,特有玄学色彩。买理想的人,买的不是车,是李想本人构建的那个“奶爸乌托邦”。现在的问题是,市场上突然冒出来一堆“移动的子宫”,都在抢这个生态位。当一个品类不再是独角戏,信仰就会开始松动。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当它不再是唯一的时候,那种失落感,比亏钱还难受。
说白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看现在这些车,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都觉得有点虚。讲真,每次路过4S店看到那些销售小哥,都觉得他们下一秒就要掏出二维码让我给他们点个外卖。太难了。真到了路上,决定你安全感的,不是那块比脸还大的屏幕,而是你旁边车道那个随时准备cosplay碰碰车的大爷。
所以你看,现在车企都在干嘛?不务正业。
一边在国内打得头破血流,把价格战变成了日常,另一边又拼了命地往海外润。比亚迪一个月在海外卖了7万多台,同比增长107%。这个画面就很魔幻,像不像一个武林高手,在村里跟人打架打得衣服都破了,一出门到隔壁村,瞬间就成了“一代宗师”。这种精神分裂的状态,恰恰是现在中国车企的真实写照。
内卷是为了活下去,外扩是为了活得好。
但活下去真的太难了。经销商的库存指数还在荣枯线上面,意味着一大堆车还堆在库里。超过一半的经销商完不成任务,价格倒挂是常态。大家都在赔本赚吆喝,赌的就是对手比自己先死。
这帮人是真的疯了!
现在,这场大型修仙渡劫现场进入了白热化。比亚迪的下滑,就像是给所有挑战者发出了一个信号:天,要变了。但怎么变,没人知道。可能只是男主角修炼遇到了瓶颈期,闭个关出来又是一条好汉。也可能是,新的纪元真的要开始了,旧神陨落,新王当立。
对于蔚来、小鹏、零跑这些新势力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大哥打了个盹,给了他们喘息和偷袭的机会。对于吉利、长安这些传统巨头来说,这是最后的窗口期,要么抓住机会把差距抹平,要么就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拖入更残酷的绞杀。
所以最后谁能赢?答案是,谁最不把自己当人,谁就能赢。因为在掀桌子的游戏里,最先考虑体面的人,一定是第一个出局的。所谓的“银十”,不过是给这场混战再添一把柴火罢了。看吧,好戏还在后头呢。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