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高速,又名大型停车场行为艺术展,再一次成功举办。
在这场盛大的、充满了方便面味的修行里,所有车主的怨气,最后都精准地打在了变速箱这个倒霉蛋身上。尤其是双离合车主,堵车的时候脸都绿了,感觉自己不是在开车,是在开一个随时准备渡劫失败的电磁炉,仪表盘上那个过热报警,比老板的催命电话还刺激。
反观CVT车主,那叫一个气定神闲,车内放着大悲咒,手里盘着核桃,脸上洋溢着一种“你们不懂,这才是生活”的佛光。
于是,一个典中典的问题又被翻出来了:双离合和CVT,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垃圾?
讲真,车企的发布会,就是一场大型的玄幻小说连载。
他们吹双离合的时候,用的词都是什么“闪电换挡”、“赛道基因”、“人车合一”,听得你热血沸腾,仿佛买了这车,你就是秋名山车神附体,一个漂移就能把隔壁的AE86干趴下。
是是是,在不堵车的高速上,双离合确实666,换挡快得像个没有感情的杀手,动力衔接丝般顺滑,油耗还低,让你产生一种自己就是雷电法王的错觉。
但这一切牛逼,在国庆堵车大军面前,就像是压缩毛巾遇到了开水,瞬间被打回原形,而且还是个吸满了脚气的原形。
堵车,就是双离合的审判日。
低速蠕行,1档2档来回横跳,离合片在那里反复摩擦,摩擦,在这光滑的金属片上摩擦。然后热量就上来了,尤其是那些干式双离合,本身就是个抠门的散热设计,全靠风吹,堵车的时候哪来的风?全是前车的尾气。
于是温度直接飙到飞起,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才能理解这种物理现象。最后系统心态崩了,直接给你个过热警告,不装了,摊牌了,老子不干了,你爱咋咋地。
这时候你看着旁边慢悠悠开过去的CVT,心里那种感觉,就跟修仙小说里你辛辛苦苦练了三百年的纯阳功,结果发现隔壁那个天天念经的才是真大佬,人家早就飞升了,你还在筑基。
那CVT又是什么好东西吗?
也不是。CVT这玩意儿,本质上就是个“躺平主义”的产物。它的核心思想就一个字:顺。
它没有档位,就是俩锥轮夹着一根钢带,主打一个无级变速。这套结构就决定了它在堵车的时候,简直是开了任意门。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全程突出一个平滑,平滑到你怀疑人生,怀疑车是不是自己在动。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过几年CVT,深有体会。堵车的时候,右脚基本上就是个摆设,精神状态非常稳定,甚至有空思考一下宇宙的起源和今天晚饭吃什么。
但是,这种平顺的代价就是,你别指望它有什么激情。你一脚油门下去,发动机在那嗷嗷叫,转速先给你拉到顶,声音搞得像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结果车速慢悠悠地提上来。那种感觉,就像你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非常憋屈,非常不快乐。
它不适合激烈驾驶,因为钢带传动天生就怕大扭矩,你把它当性能车开,它就死给你看。所以,CVT就是城市通勤的买菜专用功德箱,你往里面加油,它就给你输出平顺。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变速箱比做修仙还是有点草率了,毕竟修仙失败会爆体而亡,变速箱顶多就是趴窝,让你在高速上成为别人朋友圈的笑料。
车企们当然也知道这些问题,所以他们开始整各种花里胡哨的补救措施。
湿式双离合搞出了更牛逼的油冷系统,TCU逻辑优化得比AI还聪明,目的就是让你在堵车的时候,别那么快心态爆炸。而CVT这边,有些就开始模拟AT档位,假装自己很有节奏感,还有混动的E-CVT,用电机来弥补低扭的不足,一把子整活。
但本质换了吗?没有。
双离合的骨子里,还是那个渴望速度的少年;CVT的灵魂深处,依然是那个只想躺平的佛系青年。
所以,别再问哪个更好了。这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这是个世界观问题。
你如果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战斗,开车就是要体验那种征服的快感,红绿灯起步必须第一个窜出去,那你就选双离合,并且默默忍受它在堵车时给你带来的所有痛苦。这是一种修行,是你自己选择的道。
你如果觉得人生苦短,开车就是为了从A点到B点,中间过程越省心越好,平顺安稳才是最大的正义,那你就选CVT。别听那些人嘲笑你没有驾驶乐趣,堵车的时候,你就是鄙视链的顶端。
说到底,所有关于技术的争论,最后都会变成屁股大战。就好像特斯拉车主,你跟他说内饰丑、悬挂硬、割韭菜,他会告诉你,你不懂,这是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方式。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对对对,你都对。
最好的变速箱是什么?我告诉你,是地铁,是公交,是你家楼下那辆共享单车。
真的,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什么激光雷达和算力,而在于完善的公共交通。只要我今天不出门,就没有人能堵得了我。这才是掀桌子式竞争的最高境界,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