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中国车企中,比亚迪一哥地位无可争议。第二名的话,可能多数人会想到吉利,毕竟论体量、论销量、论资历、论口碑,吉利都响当当。然而,近年来赛力斯市值飙升,突破了2500亿人民币,超过了吉利的约1940亿港币(截至10月20日)。谁是中国第二大车企?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众所周知,吉利历史上长期位列中国第一大自主车企(不包括合资)。后来,比亚迪凭借新能源汽车优势后来居上,成为包括自主车企、合资车在内的中国第一大车企。而赛力斯前身——东风小康,是做面包车的,如今却做到了中国车企市值第二,仅次于比亚迪。
从体量上看,吉利2024年1-9月批发销量约217万辆,赛力斯约28万辆,差距悬殊。吉利市场份额达10.4%,位列第二。赛力斯在销量榜TOP10中榜上无名。但赛力斯所售的多为中高端车型。业绩方面,吉利上半年营收1503亿元,扣非净利润66.6亿元。赛力斯上半年营收624亿元,扣非净利润约25亿元。相比之下,吉利依然大幅领先。
既然如此,为什么市值第二的偏偏是赛力斯?截至10月20日的中国上市车企市值排名显示,赛力斯稳居第二位。吉利屈居第五位,不及长城汽车与上汽集团,但处于同一梯队。
毫无疑问,首先是华为的加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赛力斯凭借与华为合作开发问界系列车型,与华为深度绑定,是名副其实的“华为概念股”,因此更容易获得更高的估值。
且问界系列市场表现不俗。华为分别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上汽合作,推出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大品牌。但唯独问界品牌华为参与度最高,被加入到了华为品牌门店,由华为负责推广和销售。问界也是华为系销量最高的品牌。刚刚过去的9月,售价35万以上的豪华车型问界M8销量突破2.1万辆,售价来到了50万区间的问界M9销量也突破了1万辆。
根据公开信息,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模式中,每销售一台问界车辆,华为大约分走车价的10%作为分成。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分成,要知道,市面上很多车型的毛利率都达不到这一水平。2020年-2023年,赛力斯连年亏损。但随着华为辅助驾驶技术口碑效应的不断提升,车型的不断丰富,问界系列车型销量的持续攀升。终于,赛力斯在2024年实现扭亏,净利润近60亿元,赛力斯股价随之一路走高。
其次,股价不仅反映企业当前的实力,同时还反映未来的增长潜力。智能驾驶被认为是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赛力斯受华为加成,在这方面更有想象空间。目前问界品牌只有五款车型,随着车型不断丰富,赛力斯盈利水平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吉利虽然销量位列全国第二,但热销车型多为星愿、博越等10万及以下区间车型,技术附加值较低,利润率有限。所以赛力斯超越吉利,成为国内市值第二大的车企。
事实上,在汽车行业,这样的小体量大市值现象并不罕见。比较典型的就是特斯拉,年销量不足200万辆,市值却达到了近1.5万亿美元。而长期年销量全球第一,每年销售超过1000万辆的丰田,市值只有2500亿美元,不及特斯拉的一个零头。
但市值终究只是市值,有较大的波动性,存在一定的炒作空间。除了市值,吉利在销量、市场份额等方面,依然位列全国第二。因此,具体来回答“谁是中国第二大车企”,从不同角度可得到不同的答案。那么,你认为谁是,或谁将是中国第二大车企?(文/李大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