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新冒出来那个华系MPV谍照,你不得不承认,这年头,就算你想低调点,也架不住各路车企天天扔料,把新车搞成热搜。车还没上市,照片就满天飞,评论区各种“套壳”“内卷”字眼满天飘。看到那张图片,说实话,我第一反应也是:咋又是华为系又一款车?华为赋能这词简直快成某些品牌的护身符了。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么一堆打着华为名号的MPV,张口就是鸿蒙座舱、ADS 4.0,外加各种“智界”,你以为自己在选车,其实就像在逛手机卖场,唯一区别是变成了车轮子多寡、屁股大不大。汽车圈的“鸿蒙套壳”行程,这景象真有点像当年安卓机纷纷加上一堆自定义皮肤,然后大家纷纷一模一样地堆参数,谁也不想差一点,但也谁都没能高出一头。
问题来了,智界X9这样的“新面孔”,到底值不值得我们期待?大家买MPV,图的是舒坦吧,是空间、是家用、是体验,不是拿来跟谁拼硬件参数。现在的热点,反而都聚焦在“哪家按摩椅更牛”“谁家杯架加热更快”这些细枝末节。我琢磨着,是不是大家都搞错了竞争重点。
再看看那谍照,车屁股圆润,号称“厚实”,旁边还贴着增程两个字。大家都懂,纯电MPV确实续航伤不起,反倒是增程能给点安全感。这点其实蛮接地气的,大家都喜欢说未来是纯电,但真到买车,其实还在意有没有个增程兜底。一车两吃,到底是不是个好主意?是不是把自己的战略定死在安全区了?
回到消费心理,其实我们买MPV,对于“血统”这事儿并没有那种豪车信仰。你说现在这车是不是鸿蒙造、是不是智界亲儿子,说实话,普通人真不关心。倒是后备箱里能不能塞俩行李,后排空间大不大,坐着能不能舒服地小憩一会,都比什么系统Logo重要。座舱智能化是好事,可大家真有那么多时间研究车机吗?多数人用无非导航、听个歌,带娃开车,讲究的是省心,不是天天升级系统。
有意思的是,在这种“内卷”大战里,华为系车企像是抱团打群架,给外人一种“只要选我家,就不会吃亏”的感觉。可真到买的时候,大家是不是就开始迷糊?极狐、阿维塔、问界、智界,随便来个新款,都标配鸿蒙系统,连广告语都像复制粘贴。你认得出来谁是谁吗?其实很难。看外形呢,也是前脸圆,屁股宽,大灯加一块镀铬,轮廓统统一样,难怪网友调侃:“火锅店又加新蘸料,底料还是老味儿。”
问题还在于,这样的市场做法,真的对消费者好吗?会不会让大家审美疲劳?如果所有MPV都用同一套智能系统,同样增程,犹如手机厂商扎堆拍照夜景,大众真选得出来吗?你到底是被“智界X9”这个名字吸引,还是看上了LED杯架和能自动开合的天窗?技术内卷,到最后其实变成了营销手段的内卷。
其实车企们最怕的是,有一天大家彻底对这种“智能拉满”的噱头免疫了。你比如第三排能改成床,后备箱加自动麻将桌,这种脑洞玩意儿反而更容易火。毕竟中国人买MPV,说白了不就四个字:带娃+全家出游。谁能在这些方面做出点创新,大概就能占得先机。现在看下来看去,智界这波新车谍照,也还只是个最早的雏形,等真上市了可能又是一番嘴炮和体验拉锯战。
但回头想想,华为系这两年能这么风生水起,有它自己的逻辑。你想啊,家电圈有美的大金,小家电有小米、科沃斯,手机有华为、荣耀,现在汽车圈也得有个“赋能者”角色。只要你能把智能做到别人跟不上的水平,全行业只要认这个招牌就敢贴Logo,就敢溢价多卖点钱。可是这样一来,本土车企都得围着赋能转圈子,大家是合作,但也是竞争。谁都想拔头筹,最后只剩下“谁家座椅更能翻花样”。
所以我很怀疑,自己到底想买的是“有华为标签的车”,还是纯粹想找辆空间大的MPV。按现在的趋势,未来可能就会出现“合资车拼发动机稳定性,自主车拼智能化、拼鸿蒙座舱”。但扪心自问,普通用车真的需要用到那么多AI语音、智驾辅助吗?家里有娃的主妇父亲们,大概更关心后排能不能放平,有没有足够USB口给孩子充平板,头顶是不是带天窗让老妈少晕车。那些“卷到天上的黑科技”,真是车企幻想出来的战场,未必是消费者真实需求。
所以,你说智界X9这回真能破局吗?我觉得还是看它能不能做出热爱生活的人真正需要的功能。比如空调得给力,座椅得能加热按摩,空间布局得聪明一点,屏幕再大,不如手机能无线投屏。真正能火起来的,开发思路应该从消费者的日常痛点出发,不是为了给媒体写评测而生。不然,市面上各种“内卷新战场”,最后都变成了自娱自乐。你看网友提的那些点子,什么麻将桌、床铺,都来得直接,就差没加上“可以打火锅”的标配了。
另外,华为系的内卷会不会最终把市场做细了?现在已经分不清是极狐还是问界还是智界了,大家都在争同一片海,结果外形和功能都像做出来的蘑菇汤,各家口味越来越接近。消费者反而挑花眼,却没找到特别得分的那个点。未来如果有哪个品牌敢逆势一波,收敛一下功能,多在服务和基础上做文章,也许能一骑绝尘。
我们换个角度想,汽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代步,是载人,是方便你生活,是帮你解决出行和家庭痛点。现在的MPV,或许该跳出华为标签的框框了。智界X9能否破局,说到底不是卷谁家的智能座舱谁家门自动开,而是谁能怼到中国千万家庭的实际出行需求——谁能让带娃放行李,老人不晕车,长途不太累,才是王道。
这波谍照爆出后,大家心里其实早有数了。“华为赋能”不是灵丹妙药,要想破局,最终还是得走心。消费者日子过得踏实,就会买你的账。否则不管底料换多少种味儿,吃起来都还是一锅老汤。车企们拼创新拼技术是好事,但别忘了,主战场永远是用户的生活场景。
你觉得呢?平心而论,你买MPV到底最关心啥?是智能体验,是舒适空间,是几个大礼包,还是售后服务?等到新车真的亮相,或许大家的选择就会更实际。智界X9到底能不能杀出重围,咱们到时看真章,别光看这几张满天飞的谍照就盲目跟风,谁家真有两把刷子,市场总会公正说话。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