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热闹开幕,新车扎堆亮相,年轻人看热闹拍视频

有人说,现代人的梦想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秃头不掉发,二是月底不吃土。可现在多了一种,叫“拥有一辆既能续航八百公里、又能彰显尊贵身份,还能靠边停车自动下车买菜的智能汽车”。人类的幻想和科技的结合,总能在轰鸣和尾气中找到那么点哲学意味。每年一度的“看车仪式”,就像春晚一样年年有,只不过,主持人换成了机器人,观众还得扫码才能进门,不然你连被热情的展台小姐姐忽悠买车的资格都没有。

八月的成都,一年中最不适合走路的季节。路边的大爷大妈都用小电驴追赶梦想,唯有西部国际博览城格外热闹。据说这里要举办一场什么“汽车产业新图景”的年度盛会,我寻思着,这图景多半就是“天上掉馅饼,地上掉电池”,厂商们一边展示荣耀,消费者一边算着月供。主办方把它打扮得花枝招展,恍如汽车圈的Met Gala,唯一区别是这里没有Lady Gaga,只有一堆车模尬笑。品牌们蜂拥而至,不是为了卖车,是为了炫技——毕竟,大家的钱包都在抖音,心思都在小红书,说到底,这年头最重要的不是能不能买得起车,主要是能不能抢到前排拍照打卡的门票。

今年的参展口号叫“领潮而立·向新而行”,听起来非常有哲理,给人的感觉就是——汽车行业要像鲜花一样,永不凋谢,永远清香,只不过花盆越来越贵,水却越来越浑。年轻人买得起“向新而行”吗?未必,但他们一定买得起“B站炫酷剪辑版走马观花”。车展成了打破次元的秀场,线下看车,线上刷视频,各有所需。现实生活里,90%的年轻人买车的唯一原则是“能上绿牌让爸妈省点油钱”,剩下10%自称懂车,其实就是会在朋友圈发一句——“这车的底盘调校很纯正、非常欧洲”,具体哪“欧洲”,没人知道,反正说出来很专业,反正技术人员喂你的稿子,也许是德国来的,也许只是翻译软件的自动输出。

今年,展台上各种“最新首发”,亮点多得像饭堂的剩菜,样样都有,个个都说自己是“科技巅峰”。每一辆车都号称“重塑出行体验”,仿佛只要你坐上主打的SUV,一秒钟就能飞离地球,直奔火星。谁曾想,大部分车最终的归宿仍是堵在三环路高架上,连个纯电模式都跑不出建材市场。可这不妨碍每个人对未来充满信心,毕竟,新能源、智能化、大数据,听起来比贷款、保养和剐蹭事故更高级。

当然,主办方也没忘了为吃瓜群众准备精神食粮。什么智能试乘体验、精准点评、沉浸式选车推荐……如果有一天车展找不到这些词,请一定报警,因为不是被黑客攻破,就是你走错了展馆。展台讲解员和抖音大V齐上阵,左手抚摸方向盘,右手早已练成“汽车点评金嘴”,专门为那些“预算超10万,能否买到法拉利?”的观众答疑解惑。现场氛围就像算命先生串场,问动机分析配置,答运势推理未来,最后你并不真的懂车,却假装懂行,手机里存满了“试驾体验”小视频发给家庭群,底下老爸评论:“能把油耗说明白吗?”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以为这就是一场车展,实际上这是一次“行业风向研讨班”实地考试。各大品牌的公关精英汇集,轮番上阵,胸前工号牌比国足队服还亮眼。只要你肯多听三分钟讲解,分分钟被划分为“三年内购车潜力股”精准营销名单,等你回家一开手机,推荐算法已经帮你安排好20条“购车流程攻略”。行业权威畅谈趋势,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不谈限号,不谈补贴,只谈“未来已来”——可未来到底是不是来,你只有在停车场为电动车抢充电桩的时候,才能有切肤之痛。

成都车展热闹开幕,新车扎堆亮相,年轻人看热闹拍视频-有驾
成都车展热闹开幕,新车扎堆亮相,年轻人看热闹拍视频-有驾

科技创新高潮迭起,讲解员们聊起智能网联,仿佛明天所有汽车都会飞。智能驾驶成为标配,现实操作却共情满分:手一松方向盘,车先自己提速,然后车主精神高度紧张、全程表演信任危机。辅助驾驶像父母的新年压岁钱——账面很美好,实操全靠自觉。到头来,反倒是车载娱乐系统成了灵魂拯救者,刷抖音、听电台,堵在高架上的每一秒都能产生人生的哲思:为什么我的自动驾驶只能让我在停车场自动迷路?

拆车讲评、改装心得,这些环节也成了本年度最佳全村希望工程。喜欢拆车的活脱像城中村管理员,分分钟扒开关键配置,誓要把表面都是“家用电器”的汽车拆到只剩底盘电池。可说到底,嘴炮强于发动机,懂理论比动手快。改装达人满嘴特斯拉、宝马和灵感来源,实际操作是“淘宝买来颜色贴纸,自己贴贴也时尚”。汽车科普内容也是一大亮点,什么电池结构、安全防撞、自动泊车,讲起来比物理老师还玄乎。普通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回头一看自己那辆手动档老普桑,心头只剩一句:“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今年车展,比亚迪依旧热度拉满,各路网红拍照合影,生怕错过新一代“国货之光”站台的机会。关于比亚迪,不懂车的人说是什么“爆款神车”,懂车的人说是“工程师的胜利”,管它胜利与否,反正国产品牌总算给大家省下了看进口车的门票钱。前几年车展还是豪车天下,如今电车一统江湖,想找辆纯汽油发动机得靠挖宝。但甭管动力是什么,年轻人最在乎的是“零首付,终身保修,保险送油卡”,家长在乎的是“听说电池不会爆炸吧”。

其实,站在媒体的视角看车展——这是一次全民自我安慰大会。很多人来了,并不是坚定买车志向,而是带着对未来出行的暧昧希望,对“科技赋能生活”的乐观幻想,还有自拍功能完美的前摄手机。展会标配是自拍狂魔和段子手,人人都想成为最懂车的新中产,个个都在朋友圈发“新时代的我与新车的一天”。至于车子能不能买,算不清楚的月供和加不起的油价都不是问题,因为只要愿意,汽车永远是下一个要实现的梦想。人活一世,要么认怂要么认车,反正车展不会因为你迟到而打烊,市场不会因为你买不起而打折。

成都车展热闹开幕,新车扎堆亮相,年轻人看热闹拍视频-有驾

就算你什么车都不想买,现场还有各种汽车养护小课堂,什么三秒钟自检轮胎、五分钟清理空调过滤器,就差传授你怎么画个符,让爱车万年不坏。想学的早已在门口摆摊,没兴趣的坐高铁回家,嘴里念叨:“以后只信地铁不堵车。”看似热闹非凡,实际上,每个人来车展,都是对现实的小小逃离。有人是真的想买车,有人只想图个乐子,还有人指望在展馆捡到一个对象。可惜,做到“零距离接触心仪座驾”容易,做到“零距离接触幸福生活”难。车子有了幸福没了,这世界多荒谬,汽车行业也未能例外。

总结一下,成都国际车展更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有的人想要进步,有的人想要炫耀,有的人干脆想要自拍十连拍。科技喧嚣,梦想远大,现实无情。我们在进步之路上小步快跑,钱包在倒退中大步向后。高档车低价买不来,智能功能解放不了双手,却教会了我们如何用最小的开销获得最大的心理安慰。也不错,至少拍照不用充电。

最后,这场车展可能买不到你理想的生活,但能让你多两个新段子:一讲朋友圈,二讲车模。至于车嘛,买得起的都有三环限速,买不起的都写着“梦想”。别担心,反正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车这玩意儿,能开走的通常不是你的;真正属于你的,永远都在遥不可及的下一个型号里。

愿你出行顺利,心情发动,油门一踩世界真美好,只要别在成都市中心卡在运气和堵车之间,就都不算太糟。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