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的悲鸣:小米汽车,你就是这么“与用户交朋友”的吗?
一家标榜“与用户交朋友”的企业,却对维权消费者报警相向,小米汽车你这是在玩消费者吗?
2025年8月17日,拥有200万粉丝的网络作家“风云XTony”来到小米交付中心准备提取他期待已久的小米SU7 Ultra。他带着随行律师和打印好的小米官方宣传资料,准备与工作人员确认车辆配置与宣传一致性后完成提车流程。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一场正常的提车过程最终以警方介入和直播间被封禁告终。
01 维权始末:从期待提车到警方介入
风云XTony此次提车并非一时冲动。他之前已经因为小米SU7 Ultra“前舱盖双风道问题”发起过维权行动。
他特地卖掉了自己原有的小米SU7,亏损了几万元,才换购了这款SU7 Ultra。出发前,他准备了一份承诺书,内容是关于碳纤维风道是否和宣传一致,明确表示“签了就立刻付钱提车”。
直播开始后,交付中心工作人员首先提出直播可能拍摄到其他客户,存在侵犯隐私的风险。博主当即提议在单独房间沟通,工作人员却称“没有单独房间”。随后双方妥协在交付中心内无人的角落就座且面向墙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博主依约在角落直播时,小米方面却直接报警,理由是直播“涉嫌拍摄其他客户面部、侵犯隐私权且影响企业经营”。
02 警方回应:直播并不违法,请按法律处理
警方到达现场后,听取了双方陈述。令人玩味的是,民警明确表示直播并不违规,“直播与否不影响法律适用,双方应依照法律处理”。
警察甚至建议小米方面与维权车主找个房间单独谈,但交付主管仍然表示“没有”。最终,在警方请来当地商务局工作人员后,整个事件才暂时告一段落。
03 不是第一次:碳纤维风道争议根源
此次冲突的根源可追溯到2025年5月。当时小米SU7 Ultra因选配件“双风道碳纤维前舱盖”没有真实风道而陷入虚假宣传争议。
这款价值4.2万元的选装件被宣传为“双风道高效导流散热”和“复刻纽北原型车空气动力学设计”,但车主和博主们发现它完全不存在任何功能性作用,仅仅是个“装饰件”。
随后大量车主要求退订赔偿或提供具有真风道的产品。小米曾单方面提出60天冷静期,暂停生产和交付,并给车主赔偿2万积分(价值2000元),但这一方案未能获得维权车主们的认可。
最后:
这次事情让人不得不让人从新审视小米那句,和客户就像交朋友的宣传语。也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近期的提前付尾款时间!
就在本次事件发生的同时,小米汽车还因“要求用户提前支付尾款”陷入另一场争议漩涡。
8月初,多位准车主在社交平台爆料被小米汽车“最后通牒”。一些用户收到通知,要求他们在车辆尚未排产的情况下,7日内结清全部尾款(20万-60万元),否则订单取消,定金不退。
小米官方通过销售人员回应称,该政策仅针对三类特殊用户:申请过延期排产者、金融分期配合度低者、流露过放弃提车意向者。销售坚称这是“反黄牛措施”。
然而法律界人士直指要害。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廖建勋律师指出:“排产阶段付全款偏离正常交易习惯,剥夺了消费者验车权。”四川简法律师事务所吴胤征更直言该条款涉嫌“霸王条款”。
这根本就不仅仅是一场信任危机,而是单方面的碾压了米粉和喜爱小米的人的信任!更像是你们把我高高捧起,我却视你们为蝼蚁
一位被催款的车主在维权群写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直播被封后,风云XTony的账号被平台封禁7天。
他最后在微博上写道:“经营者应该对消费者的疑问做出真实明确的答复,这是我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小米不仅不回答,反手一个报警,140年汽车工业史,小米发明了报警抓自己的提车用户。”
而在另一边,小米交付中心的工作人员仍然坚持他们的做法——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其他客户的隐私和企业正常经营。
可悲的是,那些最早相信小米汽车、愿意为之真金白银付费的忠实用户,如今却成了小米眼中最需要防范的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