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冬天开车的烦恼可真不少,其中热车就难倒了一片人。大家的做法各不相同,有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等着车热个 3 分钟,心里才踏实;有人刚启动就一脚油门冲出去。到底哪种对呢?今天咱就好好唠唠冬天咋正确热车。
以前老司机总说要热车 3 分钟,这说法有它的历史原因。以前汽车用的是化油器,天冷的时候,汽油雾化效果差,发动机不好启动,启动后也容易熄火。所以需要原地长时间热车,让发动机温度升高,帮助汽油更好地雾化,维持稳定运转。但现在时代变啦,咱们的车大多是电喷车,供油系统由电脑精确控制,不需要靠长时间原地热车来让汽油雾化。要是还照着老黄历,原地热车 3 分钟,坏处可不少。白白浪费汽油不说,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还容易产生积碳,影响发动机性能,这不是花钱给自己找麻烦嘛。
那冬天到底该咋热车呢?其实特简单,10 秒就能搞定关键步骤。上车插钥匙启动车辆(现在很多车是一键启动,那就按一下启动按钮),启动后别急着挂挡踩油门冲出去,让发动机在原地怠速 10 秒钟左右。就这 10 秒钟,能让机油泵开始工作,把机油送到发动机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件,像活塞、连杆、曲轴这些地方。要知道,经过一夜停放,发动机里的机油都流回油底壳了,部件之间缺乏润滑油保护,要是直接开车,磨损可就大了去了。这 10 秒钟的等待,就像是给发动机部件们打了个 “润滑油预防针”,能大大减少磨损。
10 秒钟过后,咱就可以挂挡起步了。不过先别着急踩油门提速,要缓慢行驶。手动挡车型挂一档,不踩油门,让车辆靠发动机低转速缓慢行驶,要是感觉动力不够,比如拉着重物或者从地下车库上坡,就轻轻踩点油门,但记住,发动机转速别超过 2000 转。就这样缓慢行驶 3 - 5 分钟,等水温表指针稍微往上移动一点,就可以加到二档,控制车速在 20 - 30 公里每小时继续缓慢前行,直到水温表指针上升到快到 60℃(大概水温表的三分之一格以上),这时候就可以正常按序加速升档啦。
自动挡车型操作类似,挂入 D 档后,保持发动机转速在 2000 转以下行驶 3 - 5 分钟。其实车况好的自动挡车,怠速时的低转速就足以让车慢慢往前走,很多老司机就利用这点来热车。在这 3 - 5 分钟里,自动变速箱内的油液能充分循环,油液粘度也会逐渐恢复正常。同样,等水温表指针上升到快 60℃的时候,就可以正常加速行驶了。
看到这儿,有人可能要问了,为啥要这么麻烦,直接开不行吗?这是因为冬天温度低,不光发动机需要预热,变速箱、转向系统、刹车系统、差速系统、悬挂系统等也都需要 “热身”。要是不热车直接开,这些系统的机件润滑不足,磨损就会加剧,时间长了,维修成本可就高了。而且,在热车过程中,咱可以顺便检查一下仪表盘,看看有没有故障灯亮起,确保车辆各个系统都正常,开车上路也更安心。
还有一点要注意,热车时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要是气温特别低,比如零下 5 - 10 度,热车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到 3 - 5 分钟;要是车的年头长了,机械部件磨损比较严重,热车时间也得长点。要是下雪天,除了考虑气温,还得等发动机舱的积雪融化,热车时间也要相应延长。
总结一下,冬天热车别再傻傻等 3 分钟了,启动后怠速 10 秒,然后缓慢行驶热车,根据车型和水温情况合理操作,这样既能保护爱车,又能节省时间和油钱。
好啦,今天关于冬天正确热车的事儿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觉得有用的朋友,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一下,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开车顺顺利利,一路发大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