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在北美捯饬出2025款大汉兰达,那边厢车迷们趋之若鹜,这边厢国内玩家只能望眼欲穿,心里犯起了嘀咕:莫非这好货都先紧着老外来?
这滋味,着实让人心里不是个味儿。
这情景,颇有些像小时候,邻居家熊孩子炫耀新奇玩意儿,自己只能干瞪眼。
丰田这手笔,挠得国内七座SUV拥趸们心头痒痒。
北美那边,大汉兰达降价加料,简直是“欲罢不能”的节奏。
瞅瞅自家,汉兰达虽说也是棵摇钱树,可总觉着少了点撩人的劲儿。
那问题来了,丰田咋就这么“另眼相看”呢?
难不成中国市场不吃香?
这背后,只怕是门道不少。
先掰扯掰扯大汉兰达这车。
这玩意的设计,那是卯足了劲儿迎合北美老铁的口味:够大,必须够大!
5米1的车身,近3米的轴距,杵在那儿,气场直接拉满。
内饰嘛,实用主义至上,13个水杯槽,活脱脱就是可乐死忠粉的福音。
动力也够劲儿,2.4T混动,6.3秒破百,想想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这股子“粗犷豪放”的范儿,确凿很对北美消费者的路子。
可放眼国内市场呢?
这盘棋下起来就有点复杂了。
一方面,咱国内对七座SUV的刚需是实打实的,二胎家庭、三代同堂,都得靠大空间撑场面。
理想L9、问界M7卖得风生水起,就是铁证。
另一方面,国内买家对车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不仅要大,还得智能化、奢华感、个性化。
大汉兰达这种偏向实用的做派,或许就显得有点“素面朝天”了。
再者,还有汉兰达的“手足相残”问题。
汉兰达在国内已经扎稳脚跟,要是把大汉兰达引进来,会不会自家人打起来?
丰田肯定得盘算清楚。
毕竟,一家人最要紧的就是和和美美...地挣钱。
当然,也难保这是丰田耍的营销花腔,先在北美试试水,探探口风,再敲定是否进军国内。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这招饥饿营销,有时候还真能奏效。
话又说回来,国内车企也不是泥捏的。
理想、问界这些后起之秀,在智能化、豪华感方面,已经先行一步了。
要是丰田再不紧着点儿,恐怕连残羹冷炙都捞不着了。
单是瞅瞅理想L9的销量报表,就足以窥见国内市场对大尺寸、高品质SUV的渴求有多么强烈。
与大众认知相悖,如今国内消费者对汽车的理解,早就摆脱了单纯的代步工具,而是对生活格调的一种追求。
当我们一门心思将缘由归咎于“水土不服”时,是否忽略了国内汽车工业的突飞猛进和消费者认知的迭代升级?
所以,大汉兰达究竟该不该落户中国?
这恐怕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单选题。
它背后,是市场诉求、产品定位、竞品态势等多方势力角逐的缩影。
如同开篇所言,隔壁小孩的新玩意儿,看着是真眼馋。
但与其艳羡,不如想想,怎样才能让自己也拥有更胜一筹的玩具。
对于国内车企而言,与其嗟叹丰田的“厚此薄彼”,倒不如铆足劲儿提升自身硬实力,打造出更契合中国消费者心坎儿的产品。
归根结底,决定胜负的,还得是真本事。
兴许,过几年,当我们在马路上邂逅大汉兰达时,心里想的不是“为何姗姗来迟”,而是“国产车已经青出于蓝”。
这才是皆大欢喜的收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