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日举行的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的全球化布局得到了最新诠释。这场聚焦前瞻技术的盛会,不仅是中国媒体的关注焦点,也吸引了众多海外媒体的目光。在奇瑞全球创新大会现场,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到两位来自南非的媒体记者,他们分别是来自南非《公民报》的Charl Bosch和南非消费科技类网站Gadget编辑Sheryl Goldstuck。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能从一个全新维度勾勒出奇瑞汽车的全球化发展。
《中国汽车报》:在过去,“中国制造”常常被冠以“低成本”“低品质”标签,你认为如今的中国汽车,特别是像奇瑞这样在海外市场有所建树的企业,正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扮演何种角色?
Sheryl Goldstuck:我个人认为,奇瑞是一个非常好的企业。在南非市场,它的销售额大约位列第八名。要知道,很多欧洲知名汽车品牌在南非市场经营多年,但却未进入前十名,而奇瑞在短时间内,便能跻身销量前十,这很了不起。在销售环节和售后服务方面,奇瑞也有上佳表现,我们尚未收到关于奇瑞的负面反馈。此外,南非的消费者青睐奇瑞的车型,在公路上,奇瑞瑞虎的系列车型很常见。不仅如此,现在JAECOO、捷途等子品牌也在南非市场取得了成功。
《中国汽车报》:这次奇瑞全球创新大会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技术与产品?
Charl Bosch: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奇瑞全球创新大会。这场聚焦前瞻技术的盛会规模逐年扩大,多项技术突破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创新大会上展示的混合动力技术,1.5升排量的发动机配以混合动力系统,便可迸发出强劲动力;又如奇瑞展示的发动机双曲轴三联动机构,这些先进技术正不断刷新我的认知。每一次奇瑞全球创新大会结束后,我都在期待奇瑞会为我所在的市场提供哪些更先进的技术。
Sheryl Goldstuck: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今年4月时,我曾参加了上海车展。对我而言,无论是上海车展,还是这次的全球创新大会,奇瑞所呈现的技术与产品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对于南非而言,我的国家在汽车产业方面发展较慢。作为一名消费者和媒体工作者,我迫不及待地想与我的读者们分享我的所见所闻。
《中国汽车报》:当前,在乘用车领域,车辆动力系统呈现多元化趋势。内燃机动力、混合动力及电动化均占有一定市场。你认为这种多元化趋势是否会持续下去?
Charl Bosch:从南非市场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乘用车,还是皮卡,乃至商用车,我们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汽油、柴油作为燃料。对于南非而言,电动化、电气化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我们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挑战。此外,由于南非缺乏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和购车激励政策,消费者接受这类车型仍需时间。不过,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也正在缓慢上升。
Sheryl Goldstuck:尽管电动化进程缓慢,但混合动力车型已显现优势。混合动力车型在南非市场很受欢迎。在市内代步使用,这类车型的燃料消耗量很低。此外,混合动力及增程式车型又可长途行驶,不必担心里程焦虑和缺乏充电基础设施。
《中国汽车报》:南非目前的充电站、充电桩建设情况如何?
Charl Bosch:目前,南非的城市中充电桩建设已拥有一定规模,在购物中心、大型停车场拥有公共充电桩,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在40~120kW不等,但公共充电桩的充电费用高昂。奇瑞等中国车企目前提供安装于住宅的个人充电桩,它的费用就明显低廉很多。不过,就像刚才Sheryl所说,在南非,我们有很多时候需要长途行驶。目前,南非的充电桩在高速公路上拥有一定的普及率,但如果你驾驶一辆纯电动汽车从约翰内斯堡到开普敦,往往需要2-3天时间,途中充电桩是否完好,是否可用都是未知情况。从这个角度而言,南非的充电桩数量还远远不够,这也是为什么混合动力及增程式车型在南非畅销的原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