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电动车新规来了,打工人的通勤神器要被狠狠整顿

“只要预算够,买新不买旧。”

这条民间广泛流传的选购指南,几乎适用于一切通电的东西,从风扇冰箱到手机电脑,因为大部分电子产品性能的更新升级都很快。

但最近,电动车市场企图打破这条准则,反其道而行之。

现在不少电动车商家都在宣传刚刚停产的老版车型,打出“卖一辆少一辆”的口号,强调库存有限,后续必将涨价。销售理念突出一个“店里卖的不是旧款车,而是已经绝版的紧俏货”。

打工人们万万没想到,每天陪着自己风里来雨里去的平价“小电驴”,居然有一天也玩上了奢侈品饥饿营销的一套,“咱们也是开上限量版座驾的人了”。

“史上最严”电动车新规来了,打工人的通勤神器要被狠狠整顿-有驾

图片

这些变动源于9月份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实施,要求合规电动车严格控制25km/h的最高车速、塑料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车体的宽度、重量要求也做出了调整等等。

新规的多项技术调整,导致以后生产的新款电动车将和现在的旧国标车型存在巨大差异。

许多人担心以后生产的新车型不适合个人需求,掀起了一股抓紧购买旧款电瓶车的风潮。

另外一波还在观望的“等等党”则在担忧,现在电动车安全事故如此频发,还在抢购的人是有多命硬?

01

限速加限塑,

新国标到底戳到谁痛处了?

这段时间电瓶车行的生意确实不错。

晚上九点多,我走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不同品牌的电动车专卖店,依然有门店的顾客刚刚下单,老板正在指导新车主怎么申请牌照。

新国标车还没到货,但有店家已经在门店张贴了相关海报,多维对比新国标落地前后的产品变动,然后大字强调:“别纠结了!错过可就没得选咯!”

“史上最严”电动车新规来了,打工人的通勤神器要被狠狠整顿-有驾

图片

对于“现在新国标一来,旧款车会不会便宜点?”这个问题,几家门店店主的反应出奇一致——

笑笑,摇头,然后告诉我:“别人家都加价卖”“后面肯定要涨价了”“就这款现在还有活动,过段时间就算不涨价也要恢复原价了”。

言下之意是,别想着清仓捡漏的事了,你现在下单还能算抄底

成了很多商家渲染焦虑、促单加价常见话术

“新国标的车你一看就不想要了,到时候哪有这么好看的?”一家门店的工作人员还不忘拉踩还未到货的新款车,“那种车就和现在的共享(电动车)一样”。

据某品牌店员介绍,他们家价位在五千元以上的车型,这周内已经全部上涨了三百元到五百元,“后期还会上调,库存越少调的价格越多”。而三四千价位的车型,作为大部分工薪阶层的首选,是“所有品牌在北京电动车市场的竞争核心”,目前价格还算稳定。

互联网上,抱怨电动车涨价的帖子和留言,也遍布全国IP。

“史上最严”电动车新规来了,打工人的通勤神器要被狠狠整顿-有驾

图片

被电动车商和网友们热议的“新国标”,指的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替代2018年版的旧国标。

这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电动自行车新规,对电动车的生产标准做出了大量优化升级,其中引发关注和讨论最多的,是对于车速的严格控制。

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否则会直接停止动力输出。另外,新国标还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管齐下,做出防篡改要求;并增加了北斗定位和通信模块,将会对车辆的位置、速度等信息进行动态安全监测。

相当于从方方面面堵死了电动车超速的可能。

“史上最严”电动车新规来了,打工人的通勤神器要被狠狠整顿-有驾

图片

旧国标也有最高25km/h的限速要求,但是设计上仅有限速器一个防篡改装置,而车子本身的动力输出足可以达到远超上限的速度。

所以“解限速”在很长时间里都是电瓶车卖家和车主之间“公开的秘密”,一些商家会暗戳戳提供改装限速器的“售后服务”,胆子大的就直接告诉顾客:“上完牌再把车骑过来,我给你解限速”。

甚至电商平台上一度可以买到解限速的工具,普通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卖家提供的教程或社交媒体上的攻略,自行破除最高25km/h的要求。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的通报,一些专门面向外卖骑手的非法改装,最高能把电动自行车的车速提到100公里/小时。

“史上最严”电动车新规来了,打工人的通勤神器要被狠狠整顿-有驾

图片

9月1日开始,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国标要求,旧款车从工厂端停产,不过消费端的旧款车还可以销售到今年11月30日。

只有短短3个月,留给商家售卖旧款车的时间窗口并不是太长。这也是部分商家渲染情绪,进行促单的原因之一。他们敏锐捕捉到民众对新款电动车不确定性的担忧心理,卖上了所谓的“绝版车”搞起了饥饿营销

02

最方便的“小电驴”,

必须变得“不那么不方便”

很少有什么行业内的标准规范,能直接传导向消费者端,引发如此明显的连锁反应。

大众对于电动自行车的新规高度敏感和关注,确实是因为“小电驴”已经成了全民化的交通工具,跨越地域、年龄和阶层。

工业和信息化部披露的数据,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也就是平均每4个人,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

“史上最严”电动车新规来了,打工人的通勤神器要被狠狠整顿-有驾

图片

“小电驴”在农村被用来赶集,在县城里被骑着接送小孩上下学,更别说在北上广大城市里,甭管家里停着多豪华的轿车,想要地面通勤不吃堵车的苦,还得老老实实来辆“小电驴”

普罗大众对于电动车的需求,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就总还是有的。毕竟短途出行覆盖了生活中大多数场景,而谁能完全拒绝象征着极致低成本和便捷的短途出行方式呢?

几乎每一个“求帮忙分析要不要买电动车”的帖子下面,都会有一大堆网友回复“买,买了以后只会后悔自己买晚了”。

“史上最严”电动车新规来了,打工人的通勤神器要被狠狠整顿-有驾

图片

“史上最严”电动车新规来了,打工人的通勤神器要被狠狠整顿-有驾

图片

在“电(动车)门信徒”的眼里,电动车不仅是一种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它简直就是获得自由、生命力和生活掌控感的最佳神器。

有网友建议“低精力人群都该买一辆电动车”,这样就不会在拥挤的公交地铁上浪费本就不多的力气。

有人夸赞“电动车重塑了自己的空间感”,原来那些弯弯绕绕换线折腾一大圈才能到的地方,其实一点也不远,骑车十几分钟就可以抵达。

还有网友在有了电动车以后,终于探索到了自家周边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感受到了久违的烟火气。

人一旦有了电动车,如同战士有了战马,可以征战四方。东市买烤肠,西市买烤冷面,南市买奶茶,北市买鸡叉骨。”对于大馋丫头大馋小子们来说,最高规格的自我奖励就是下班以后来一趟电动车夜骑。

“史上最严”电动车新规来了,打工人的通勤神器要被狠狠整顿-有驾

图片

下班已经没有一丝多余力气的打工人,恨不得能直接把电动车停到床头柜上;而对探索世界的新鲜劲儿正浓的大学生,也难以拒绝宿舍楼下停着一辆电瓶车的诱惑。

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小摆 向我介绍电动车对她有多么重要:“有了电驴,出门的欲望就飙升,5公里内就可以直接骑电动车,5公里外的就骑车到地铁站坐地铁,但如果只有自行车的话,我下楼就想打车了。”

在南京上大学的@南瓜 告诉我,尽管校园里投放了很多共享单车,但她平时上课、去学校附近的商场玩都会骑电动车。她把自己的电动车叫作“我的座驾,没有他我的生活就不方便了,黯淡无光!”。


电动自行车确实在便利方面优势显著,但有一些便利是只能游走在灰色地带的

比如电动自行车按照交通法规定本该在非机动车道骑行,但一些车主仗着车子轻便灵活就到处乱窜,随意变道、占道,让机动车司机和路人都很头疼。

但是电瓶车主们又吐槽,和速度差很大的自行车挤在一条不宽的非机动车道上,确实有种进退两难的别扭,而且也挺危险。

超群的便利性还来源于“电驴大军”(尤其是私自改装过的选手们)拥有远超普通非机动车、比肩机动车的通行速度,但并没有接受同等的培训和管理,不少人在被交警拦下来之前都压根不知道自己在违规行驶。

“史上最严”电动车新规来了,打工人的通勤神器要被狠狠整顿-有驾

图片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电动车保有量,频出的乱象有种种客观原因,但事实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电动自行车肇事导致的交通事故在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中约占10%。

根据@中国应急管理 报道,2019年至2023年期间,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年均增长率5.85%。在全交通方式死亡人数有所降低的前提下,电动自行车的死亡人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加强管理是必然的趋势,之前普罗大众最能切身感受到的是路口越来越频繁的交警检查。而这次的新国标出台,算是从生产源头抬高了电瓶车的安全标准,在许多方面把“电驴大军”从灰色地带里明确划分了出来。

起码以后的新车车主都不会担心超速被罚了,反正压根超不了。而且,新国标在一些设计上其实也做了合理放宽。比如鼓励安装后视镜、把铅酸电瓶车的重量上限从55kg提升到了63kg。

在此之前,私自加装后视镜严格来说也属于非法改装,而铅酸电瓶车因为电池本身非常重,出厂时堪堪通过55kg标准,大家后续正常使用加上车筐、座椅靠背就难免超重,不少网友都反映因为这两种原因被处罚过。

新规的调整,刚好规避了这部分具体执行层面可能造成的“误伤”。

“史上最严”电动车新规来了,打工人的通勤神器要被狠狠整顿-有驾

图片

@广东交通之声

所以新国标的出台,与其说是收窄了电动自行车的选择,不如说是为了精准管理,进一步细分了电动车全民化下不同人群的需求。

大家日常上下班、或者去夜市买炸鸡,其实都不需要过快的车速,25km/h与更高车速的区别只是冒着风险省下没啥意义的几分钟,骑慢点炸鸡也不会马上凉掉。

而外卖员等对速度确实有刚需的人群,新国标里专门提到:“对于有更高性能需求的使用者,考虑电动轻便摩托车等其他交通工具。”

“史上最严”电动车新规来了,打工人的通勤神器要被狠狠整顿-有驾

图片

电动轻便摩托车属于机动车,最高车速为50km/h,电机功率和整车重量的上限都远高于电动车,对于车主也有更高要求:

一方面是要购买交强险,一方面是得考驾照(F\E\D证)。

大家依然有机会体验更快的速度在机动车道上自由穿行,前提是有安全保障并达到合格的驾驶水平。强者,才配开快车。

在听了车行老板的话,慌慌张张抢购库存车之前,大家不如冷静思考一下自己需要一辆“小电驴”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增加生活幸福感的话,那新国标车其实并不会让效果打折扣,反正又没人给你买准时宝。

更何况,以后不用看见交警就掉头跑,怎么不算是一种稳稳的幸福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