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比油车省钱吗?这是一个比“为什么我的工资就像我家的Wi-Fi一样,永远卡在低速”还让人纠结的问题。毕竟,油价和电价就像两只不安分的老鼠,在你的钱包里上蹿下跳,让你越来越怀疑自己是不是活在一个为“省钱”而生的世代。有人说,电动车省到可以每年多买一台iPhone,但谁又知道这台iPhone会不会因为电动车的省钱秘诀,成了你的唯一娱乐设备?
其实讨论电车省不省钱,有点像问婚姻究竟幸福吗。有人天天抱怨油车贵得割肉,也有人天天夸电车“这续航又短了半截,真刺激”。但没关系,毕竟中国人最擅长的不是争论结果,而是在争论中顺利摸鱼,顺便把自己折磨得像冬天早上挤地铁的灵魂一样。
首先说说能源成本,这可是决定你胃口能不能多吃几个煎饼果子的关键。油车,每百公里喝掉你7、8升油。别看它喝得多,油价更离谱,每升7块钱,跑两千公里就要980块一年就接近1万2。你以为这是在给自己充值能量,其实是在给石油巨头打赏。而电车呢,家用充电,百公里才让你扔到电表里15-20度电,家里电费0.5块,每月只要150块,一年1800元,都不够买个高端吹风机。哪怕你用公共电桩,每度电1.8块,算下来一年5400元,也就是油车的一半,还不用偷偷摸摸跟老板请假去加油站抢返利。
有人说我就是喜欢在路边加油站装逼,你电车怎么了?拉风吗?拉风不拉风咱另说,至少省钱是真。面对这种账,你说电车不经济,那可能你家电表都装反了。如果连这都觉得不够,再来看看保养,电车更能让你怀疑人生是不是本该这么简单。
油车保养像给孩子打疫苗,每年三四次,机油机滤轮胎刹车片,像流水席你永远打不住,光是小保养一次就五六百,三次下来两三千,差不多半年工资就送进了修理厂老板的微笑里。再看看电车,一年一次保养,最多一千块,许多电车一年保养两次只要七百块。你说这还有天理吗?你花的钱都快赶不上你微信表情包的数量了。有人说,燃油车才是男人的浪漫,电车是丈母娘的黄金收割机。可是到头来,丈母娘笑了,你的钱包哭了——男人的浪漫只剩加油站夜宵和朋友圈发牢骚。
要是你正好生活在那些城市政策像提款机一样给力的地方,电车更能让你怀疑是不是活在别人的幸福里。异地上牌、免车船税、买牌照送绿萝,油车牌照十万块,电车免费上牌,这谁顶得住?不过,这种便宜,和理财产品一样,有风险。你开的是电车,市里限行了没事;油车呢?限行时你只能看着电车呼啸而过,怀疑自己是不是上了现实生活的当。
再说十年养车成本吧,电车和油车打个持久战。养一辆13万左右的车,十年下来两者费用能差7到10万。咱们中国人讲究细水长流,没事比比谁家还能多活几年。有人却说保值率都不靠谱,油车三年掉价三成,电车三年掉价四成,买卖都亏。但你真算算,电车总成本能“咬”住油车,智能体验还多,你管它亏不亏,本来生活就像股市,今天跌明天跌只要你不卖,它永远是纸面富贵。
有人又抬杠,电车续航不行,冬天和长途都是吃灰货。没错,你真喜欢一年跑一万公里去西藏,也喜欢早上起来冻手冻脚,那电车肯定是“挖坑不埋你”。可是你真是这么用车的?大多数人家都是三公里买菜,四公里接孩子,然后八公里刷公园。你以为自己是环球探险,其实是社区团购。至于没有固定充电位的人,只能说命比油贵,油车还是真爱。
说到更多人的真实选择,PHEV和增程式电动车这些混动小怪兽涨势凶猛,专为纠结的人而生。你嫌电车续航短,油车又太“喉咙”,那插混就像是猪肉和牛奶加在一起,既能充电又能喝油,逢场作戏谁都不吃亏。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是“既要又要还要”,插混就是“既要电车的便宜,又要油车的情怀,还要朋友圈的点赞”。
我们拿上海李先生的算账故事举个例子。他开油车的时候,一个月光油费两千块,还磨刀霍霍抢牌照。电车一来,首付免了,牌照也是绿色,平时充电一个月就三百。省下来的钱能买一堆“静音空调”,还能任何地方随时安心充电。虽然每次电车起步得意洋洋,秒掉油车半个车身,李先生还是习惯性嘴硬:“油车才是男人的战车!”其实他早把“小绿牌”照片发了七个群,连隔壁楼都知道他有电车了。
讲两句现实黑话,其实这场电车VS油车的对决,无非是现代人“便宜点才有安全感”集体心理缩影。油价就像老板的夜间脾气,随时让你出血两次。电费却像拖延症晚期,一直拖着不花,花了也没感觉。大家都怕自己不精明,可到头来,电车保养钱都比自己点外卖多,何苦为油箱添堵?
但要说电车真的完美?也未必。你要是天天南北长途,夜间亏电,冬天成冰块,电车不如自行车自在。没有固定充电桩,充电就像中了大奖还得自己带走,揉揉睡醒的眼睛发现充电排队比银行排队还吓人。说距离产生美,那是油车的专利,电车要的是距离就产生电价。可烧油的一族,往往把加油当成仪式感,烧一箱油像过个节。电车把充电变成了生活必备,美其名曰环保,实际上就是把“省钱”写在脸上,省到自己都怀疑是不是应该多买瓶润肤露。
总之,电车是“省钱神器”,但买电车不是“灵丹妙药”。你想省钱,很可能最后才发现在中国没有谁能真的“省钱”,省出来的钱都交给了各种升级、维修、绿牌费、智能服务包,最后省的钱都买了新手机,还替新能源汽车公司贡献了GDP增长,顺便让自己多了几个“智能自动泊车”的段子。
当然,这个世界本身并不喜欢讲道理。毕竟“未来属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这种话一听就像“工资发了,伙伴们请你吃饭”,说起来激动,落实起来发现都是让你掏腰包的套路。而油车和电车之争,早就变成了“谁更会算计”比赛。你精明,油车让你反复跳坑;你再精明,电车让你怀疑人生。
最后,大部分人都知道,电车虽省钱,但省出的那些,不如用来给自己买点“快乐”。如果你实在纠结,那不妨每天加加油,每周充充电,学会在这荒谬的省钱游戏中做个“月光族的高级玩家”。毕竟,无论你选什么车,钱包总能被现实修理得服服帖帖。
谁说电车每年省下一个iPhone?看看你现在的手机,屏幕都碎三次了,离省钱还差好几个电池。至于谁是真正的“省钱担当”,咱不争了,因为争来争去,最后车还得开,钱还得花,省出来的快乐,早就被油价和电价给榨干了。现实就像充电桩——看起来很多,其实真用的时候只剩等待和排队。
你以为选择了电车能省不少钱?我也这么以为。再骑两年电车,我就有钱买辆新自行车了。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