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这几年在海外市场,可谓是“旌旗蔽空”,攻城略地好不热闹。
这厢厢,报捷的喜讯还没落听,那厢厢,又撺掇出俩新字号——Lepas 和 iCar,直奔着俄罗斯的地界去了。
这盘棋,是精妙绝伦,还是踬跍难行,着实让人捏一把汗。
先说说这两位“后起之秀”。
Lepas,这名头就带着几分异域风情,主打高端,头炮车型L8,明眼人一看便知是瑞虎8 Plus的“嫡系”,但细瞧之下,又颇有几分“青出于蓝”的意味。
依我看,这是奇瑞想在俄土“拔寨称王”的豪赌。
至于iCar,执着于纯电赛道,意图俘获俄罗斯年轻一代的芳心。
这两位甫一亮相,身价也摆出来了,Lepas L8 起价预计在22万人民币上下,iCar V23 更甚,直接剑指30万。
这价码,搁在俄罗斯的市场里,算个什么段位?
“Рольф”公司(一家颇有几分先见之明的市场预测机构)放话了,接下来的竞争,怕是会“刺刀见红”。
Lepas L8 要和吉利豪越 L、哈弗Dargo 这些“老炮儿”一较高下。
这几位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iCar V23 呢?
纯电这块蛋糕,眼下还在“画饼充饥”的阶段,30万的价格,能否让崇尚自由的俄国青年买账,还真得掂量掂量。
惑矣,奇瑞为何如此钟情于“开枝散叶”?
掰着指头数数,奇瑞、捷途、星途、凯翼、欧萌达、Jaecoo、Luxeed,如今再加上 Lepas 和 iCar…这牌子之多,恐怕都能攒出一个汽车界的“全明星阵容”了。
这其中,颇有几分耐人寻味。
一方面,多品牌战略确实能覆盖更广阔的客群,满足千人千面的消费诉求。
恰似开连锁铺子,总有一款能入你的法眼。
但另一方面,品牌若如过江之鲫,反倒容易自相倾轧。
消费者对着一溜烟的牌子,反而犯了嘀咕,不知该择取哪一家。
“僧多粥少”不说,每个品牌都要“沥血镂心”地投入资源,人力、财力,哪样都不能匮乏。
长此以往,莫不是要掏空家底?
单就品牌数量而言,奇瑞恐怕已然臻至国内车企的顶峰。
较之其他车企,这种“遍地撒网”的策略究竟能否奏效?
这本身就是一个亟待商榷的议题。
当我们习焉不察地将原因归结为“全球化擘画”时,是否忽略了品牌营运和管理上的窾罅?
多品牌战略所考验的,是企业的资源统筹能力和品牌精准定位能力。
倘若资源涣散,定位模棱两可,极易造成内耗,最终落得“镜花水月一场空”。
说白了,就像去食肆,菜谱琳琅满目,反倒让人无所适从。
与其如此,不如将有限的资源聚拢起来,将寥寥几个核心品牌做大做强,或许才是更为审慎的抉择。
当然,奇瑞这般行事,定有其权衡考量。
俄罗斯市场潜力不可小觑,国产品牌汽车在那里也日渐走俏。
但话又说回来,市场这块“膏腴之地”,也得有真才实学才能立足生根。
回到伊始的问题:奇瑞此番“子品牌攻势”,到底能否旗开得胜?
现在盖棺定论,未免操之过急。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横亘在奇瑞面前的,绝非坦途。
品牌认知度、市场拓殖,这些都是不容回避的硬仗。
是以,与其急于开疆拓土,不如静下心来,仔细盘算,如何将手中的牌打得游刃有余。
常言道,牌不在多,而在精。
这就好比处世,与其泛泛而交,不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倾注心力,方能有所成就。
诸位以为,此言得之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