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利润奖要发了?老员工爆料:有人拿十几万,有人干瞪眼
最近在汽车圈混久了,听不少人聊起比亚迪的内部消息——听说这波利润奖要发了?
上周跟一在比亚迪干了五年的工程师朋友喝酒,他拍着大腿说:“兄弟,这月发完工资,我就能揣着三四万走人了。”问他咋回事,他神秘兮兮掏出手机翻聊天记录:“内部群传的,利润奖马上到账,普通工程师上万打底,技术强的能摸到两三万,部门总监级别的更夸张,有人去年拿了十五万。”
这话听着让人眼热,但仔细一聊才发现,这钱也不是谁都能拿到。朋友说公司职级分得极细,从A到Z整整九个大级别,每个大级别里还套着小层级。“像咱们车间那些H级普工、I级操作工,平时加班费不少,但利润奖跟他们没关系。”他指了指楼下穿工服的小伙子,“人家就指着底薪加加班费过活,听说这次连汤都喝不着。”
白领阶层看似沾光,实则也有门槛。朋友说奖金要到第二年10月才发,“要是10月前离职,一分钱都落不着。”他掰着手指头算:“我上个月刚签了新东家,合同签的是明年1月入职,这不正好卡着点?等奖金到账,我就能无缝衔接过去。”
这事儿到底靠谱吗?查了下公开信息,比亚迪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新能源业务表现尤其亮眼,利润涨了,发奖金倒也在情理之中。脉脉、知乎等平台上也有不少员工佐证,有人说“去年部门发了八万,今年行情更好”,也有人吐槽“层级分太清,一线干活的看不见红利”。
作为混了十几年职场的老油条,我倒觉得这事儿得辩证看。企业赚钱了跟员工分享,本是好事儿——毕竟利润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全是车间工人熬夜调试设备、工程师反复改方案、销售跑断腿谈下的单子。但问题在于,这“分享”的尺子得拿匀实了。
就说朋友提到的职级划分,H级普工在比亚迪属于基础操作岗,每天重复组装零件、检查质量,工作强度不小;I级操作工多是新人或辅助岗,工资本来就不高。利润奖对他们“一刀切”,难免让人觉得“干多干少一个样”。反观管理层,拿着高年薪还能分走大头利润,时间久了,一线员工的积极性怕是要打折扣。
记得前两年去比亚迪工厂采访,有位装配线组长跟我说:“我们组去年超额完成KPI,每个人多发了两千块过节费,那高兴劲儿能持续仨月。”你看,哪怕不是大钱,只要让员工觉得“自己的努力被看见”,士气就能往上提。利润奖这事儿,要是能多向一线倾斜,或者在层级划分上更灵活些,比如按项目贡献、绩效评分来分配,说不定能让更多人觉得“跟着比亚迪干,有奔头”。
说到底,企业跟员工就像坐一条船——船行得快,大家都受益;要是只有掌舵的分红利,划桨的偷着乐,那船迟早得慢下来。比亚迪这两年在新能源赛道跑得猛,技术突破不断,市场占有率高涨,确实是实打实的“实力派”。但想一直保持这股子冲劲儿,光靠高层拿高奖金可不够,得让更多员工觉得“我是船的主人”。
朋友那三四万的奖金到账后,他打算换个新环境,但也坦言:“要是公司能把福利再调调,我可能再干五年。”你看,员工要的从来不多,不过是“付出有回报,辛苦不白费”的踏实感。
“大河有水小河满”,但小河要是总干涸,大河早晚也得断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