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14亿注资极星,销量低迷推新车型

李书福14亿元“输血”极星!深陷销量泥潭,或推首款面向大众市场车型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极星汽车迎来了关键的“输血”时刻。6月17日,极星汽车宣布成功获得来自PSD Investment Limited的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6亿元)股权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该投资方的控股股东正是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书福。这笔资金的注入,无疑为极星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也难掩其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资金注入缓解燃眉之急

此次融资采用了公开市场定向增发(PIPE)的方式,极星汽车向PSD新发行了约1.9亿份A类美国存托股(ADS),每股定价为1.05美元(约合人民币7.54元)。这一交易不仅为极星汽车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支持,也向资本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

李书福14亿注资极星,销量低迷推新车型-有驾

对于极星而言,这笔资金主要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一般企业用途,旨在缓解当前的财务压力。然而,从极星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这笔资金或许只是“杯水车薪”。截至目前,极星的市值仅为21.7亿美元,而负债却高达51.2亿美元,负债规模是市值的两倍多,财务状况岌岌可危。

销量持续低迷,口碑下滑

极星汽车的销量表现更是令人担忧。2023年全年销量仅为5.46万辆,未能完成既定的6万辆目标;2024年全球销量进一步下滑至4.49万辆,同比下降15%。2025年前两个月,极星累计销量仅119辆,同比暴减73%。其中,2月份销量仅为37辆,同比跌幅超过84%。

与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品牌相比,极星的市场存在感愈发微弱。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已突破50万辆,而极星却在销量上节节败退。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极星的反馈也不尽如人意。其产品在续航里程、智能化配置、售后服务等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比缺乏明显优势,甚至与同门兄弟极氪相比都显得逊色。

李书福14亿注资极星,销量低迷推新车型-有驾

此外,极星近年来频繁遭遇产品质量问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极星2车型因倒车影像问题两次召回,极星4也因制动系统缺陷引发召回。在汽车论坛上,还有车主反映车辆频繁故障、维权困难等问题,品牌口碑持续下滑。

战略转型,或推首款大众车型

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极星汽车决定调整战略方向,尝试推出首款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极星7。据外媒报道,这款车型将专门针对欧洲市场量身打造,并计划在欧洲本土进行生产。极星7被视为品牌销量增长的核心动力,但这一战略调整也引发外界质疑。

有业内人士担忧,“大众化”路线可能会稀释极星的高端品牌形象。不过,极星汽车CEO洛舍勒表示,极星将确保品牌DNA得以展现,研发团队正力求让极星7在驾驶体验上与原系列一脉相承。

李书福14亿注资极星,销量低迷推新车型-有驾

目前,极星在中国市场的本土研发配套开发几乎停滞,新车上市节奏未定。品牌在售主力车型是去年开始交付的极星4,而计划在重庆工厂投产的极星5至今未有进一步消息。这种发展迟缓,使得极星在中国市场逐渐失去主动权。

融资之路艰难,盈利前景不明

极星汽车近年来已多次通过融资和银行贷款缓解资金压力。从股权融资到债券发行,极星尝试了多种融资渠道,但盈利之路依然遥遥无期。此次获得的股权投资,虽然为极星带来了“救命”现金流,但能否真正改善财务状况、提升市场竞争力,仍有待观察。

此次交易完成后,PSD Investment拟将持有的2000万股B类美国存托股转换为A类美国存托股,以确保其对极星的投票权整体保持在50%以下。这一举措表明,投资人对企业管理层的信任并未动摇,但也反映出极星在融资过程中仍面临一定挑战。

结语:极星亟需破局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狂飙突进的浪潮中,极星汽车却深陷泥潭,市值低迷、负债高企、销量断崖式下滑,每一个数字都在敲响警钟。李书福的2亿美元注资虽为其带来了“救命”现金流,但面对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品牌的降维打击,以及极氪等新势力的强势崛起,极星亟需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

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突围战,唯有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变革,才能在市场中重新赢得一席之地,否则等待它的,或许只有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