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探讨】M03低频压耳问题改善心得 小鹏M03提回家已经两个多月了,跑了3500公里,期间一直在摸索和尝试改善低频压耳的问题,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帮助到有同样困扰的鹏友们,也欢迎大家一起进群探讨(见图4)。 PS:如果没有这方面困扰的朋友,请别攻击或说风凉话,低频压耳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的人感觉明显,有的人完全无感。 **前情提要** 在买M03之前,我从来没遇到过“汽车低频压耳”这种情况,试驾时也完全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提车后一两天,我开始觉得车内噪音有点烦人,后来发现是耳膜不舒服,尤其是在粗糙路面上,就像只开一个后窗时那种风压感,耳朵被轰得堵堵的,甚至有点痛。从那以后,耳朵就像被打开了某个开关,越来越敏感。 后来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这是“低频压耳”现象,尤其是电车和SUV更容易出现。简单来说,就是低频噪音和车内空气共振,导致空气来回震动冲击耳膜。(可以参考搜索“声音设计者凯哥”了解更多。) **问题总结(个人观点,非专业)** 低频压耳的产生主要有三个环节: 1. **震动源**:轮胎与地面接触产生的震动,通过悬架传递到副车架,再传递到整个车身,让车身受到震动激励。 2. **尾门**:尾门的强度和闭合紧实度问题,导致尾门在震动激励下产生较大幅度的低频震动,这种震动不断压缩和扩张车内空气(就像在密闭房间里不停开关门,对耳膜产生气压冲击)。 3. **尾箱**:一体冲压车型的尾箱位置容易形成空腔,这个空腔会放大尾门产生的低频震动。 **解决方案** 目前我尝试了一些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具体如下: 1. **震动源**:更换了静音胎,静音胎比原厂胎更软、花纹更静音,降低了轮胎受到的路面震动激励。 2. **尾门**:通过调整尾门橡胶块的长度,以及在底部增加垫片,让尾门压得更紧,从而改善震动频率和幅度。 3. **尾箱**:在尾箱放置物品隔断空腔,比如放了一个较厚的置物板,还铺了一排露营装备(金属材质可以吸收一部分同频震动)。 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到有同样困扰的鹏友,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建议!

【共享探讨】M03低频压耳问题改善心得 小鹏M03提回家已经两个多月了,跑了3500公里,期间一直在摸索和尝试改善低频压耳的问题,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帮助到有同样困扰的鹏友们,也欢迎大家一起进群探讨(见图4)。   PS:如果没有这方面困扰的朋友,请别攻击或说风凉话,低频压耳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的人感觉明显,有的人完全无感。   **前情提要**   在买M03之前,我从来没遇到过“汽车低频压耳”这种情况,试驾时也完全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提车后一两天,我开始觉得车内噪音有点烦人,后来发现是耳膜不舒服,尤其是在粗糙路面上,就像只开一个后窗时那种风压感,耳朵被轰得堵堵的,甚至有点痛。从那以后,耳朵就像被打开了某个开关,越来越敏感。   后来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这是“低频压耳”现象,尤其是电车和SUV更容易出现。简单来说,就是低频噪音和车内空气共振,导致空气来回震动冲击耳膜。(可以参考搜索“声音设计者凯哥”了解更多。)   **问题总结(个人观点,非专业)**   低频压耳的产生主要有三个环节:   1. **震动源**:轮胎与地面接触产生的震动,通过悬架传递到副车架,再传递到整个车身,让车身受到震动激励。   2. **尾门**:尾门的强度和闭合紧实度问题,导致尾门在震动激励下产生较大幅度的低频震动,这种震动不断压缩和扩张车内空气(就像在密闭房间里不停开关门,对耳膜产生气压冲击)。   3. **尾箱**:一体冲压车型的尾箱位置容易形成空腔,这个空腔会放大尾门产生的低频震动。   **解决方案**   目前我尝试了一些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具体如下:   1. **震动源**:更换了静音胎,静音胎比原厂胎更软、花纹更静音,降低了轮胎受到的路面震动激励。   2. **尾门**:通过调整尾门橡胶块的长度,以及在底部增加垫片,让尾门压得更紧,从而改善震动频率和幅度。   3. **尾箱**:在尾箱放置物品隔断空腔,比如放了一个较厚的置物板,还铺了一排露营装备(金属材质可以吸收一部分同频震动)。   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到有同样困扰的鹏友,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建议!-有驾
【共享探讨】M03低频压耳问题改善心得 小鹏M03提回家已经两个多月了,跑了3500公里,期间一直在摸索和尝试改善低频压耳的问题,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帮助到有同样困扰的鹏友们,也欢迎大家一起进群探讨(见图4)。   PS:如果没有这方面困扰的朋友,请别攻击或说风凉话,低频压耳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的人感觉明显,有的人完全无感。   **前情提要**   在买M03之前,我从来没遇到过“汽车低频压耳”这种情况,试驾时也完全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提车后一两天,我开始觉得车内噪音有点烦人,后来发现是耳膜不舒服,尤其是在粗糙路面上,就像只开一个后窗时那种风压感,耳朵被轰得堵堵的,甚至有点痛。从那以后,耳朵就像被打开了某个开关,越来越敏感。   后来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这是“低频压耳”现象,尤其是电车和SUV更容易出现。简单来说,就是低频噪音和车内空气共振,导致空气来回震动冲击耳膜。(可以参考搜索“声音设计者凯哥”了解更多。)   **问题总结(个人观点,非专业)**   低频压耳的产生主要有三个环节:   1. **震动源**:轮胎与地面接触产生的震动,通过悬架传递到副车架,再传递到整个车身,让车身受到震动激励。   2. **尾门**:尾门的强度和闭合紧实度问题,导致尾门在震动激励下产生较大幅度的低频震动,这种震动不断压缩和扩张车内空气(就像在密闭房间里不停开关门,对耳膜产生气压冲击)。   3. **尾箱**:一体冲压车型的尾箱位置容易形成空腔,这个空腔会放大尾门产生的低频震动。   **解决方案**   目前我尝试了一些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具体如下:   1. **震动源**:更换了静音胎,静音胎比原厂胎更软、花纹更静音,降低了轮胎受到的路面震动激励。   2. **尾门**:通过调整尾门橡胶块的长度,以及在底部增加垫片,让尾门压得更紧,从而改善震动频率和幅度。   3. **尾箱**:在尾箱放置物品隔断空腔,比如放了一个较厚的置物板,还铺了一排露营装备(金属材质可以吸收一部分同频震动)。   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到有同样困扰的鹏友,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建议!-有驾
【共享探讨】M03低频压耳问题改善心得 小鹏M03提回家已经两个多月了,跑了3500公里,期间一直在摸索和尝试改善低频压耳的问题,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帮助到有同样困扰的鹏友们,也欢迎大家一起进群探讨(见图4)。   PS:如果没有这方面困扰的朋友,请别攻击或说风凉话,低频压耳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的人感觉明显,有的人完全无感。   **前情提要**   在买M03之前,我从来没遇到过“汽车低频压耳”这种情况,试驾时也完全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提车后一两天,我开始觉得车内噪音有点烦人,后来发现是耳膜不舒服,尤其是在粗糙路面上,就像只开一个后窗时那种风压感,耳朵被轰得堵堵的,甚至有点痛。从那以后,耳朵就像被打开了某个开关,越来越敏感。   后来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这是“低频压耳”现象,尤其是电车和SUV更容易出现。简单来说,就是低频噪音和车内空气共振,导致空气来回震动冲击耳膜。(可以参考搜索“声音设计者凯哥”了解更多。)   **问题总结(个人观点,非专业)**   低频压耳的产生主要有三个环节:   1. **震动源**:轮胎与地面接触产生的震动,通过悬架传递到副车架,再传递到整个车身,让车身受到震动激励。   2. **尾门**:尾门的强度和闭合紧实度问题,导致尾门在震动激励下产生较大幅度的低频震动,这种震动不断压缩和扩张车内空气(就像在密闭房间里不停开关门,对耳膜产生气压冲击)。   3. **尾箱**:一体冲压车型的尾箱位置容易形成空腔,这个空腔会放大尾门产生的低频震动。   **解决方案**   目前我尝试了一些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具体如下:   1. **震动源**:更换了静音胎,静音胎比原厂胎更软、花纹更静音,降低了轮胎受到的路面震动激励。   2. **尾门**:通过调整尾门橡胶块的长度,以及在底部增加垫片,让尾门压得更紧,从而改善震动频率和幅度。   3. **尾箱**:在尾箱放置物品隔断空腔,比如放了一个较厚的置物板,还铺了一排露营装备(金属材质可以吸收一部分同频震动)。   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到有同样困扰的鹏友,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建议!-有驾
【共享探讨】M03低频压耳问题改善心得 小鹏M03提回家已经两个多月了,跑了3500公里,期间一直在摸索和尝试改善低频压耳的问题,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帮助到有同样困扰的鹏友们,也欢迎大家一起进群探讨(见图4)。 PS:如果没有这方面困扰的朋友,请别攻击或说风凉话,低频压耳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的人感觉明显,有的人完全无感。 **前情提要** 在买M03之前,我从来没遇到过“汽车低频压耳”这种情况,试驾时也完全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提车后一两天,我开始觉得车内噪音有点烦人,后来发现是耳膜不舒服,尤其是在粗糙路面上,就像只开一个后窗时那种风压感,耳朵被轰得堵堵的,甚至有点痛。从那以后,耳朵就像被打开了某个开关,越来越敏感。 后来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这是“低频压耳”现象,尤其是电车和SUV更容易出现。简单来说,就是低频噪音和车内空气共振,导致空气来回震动冲击耳膜。(可以参考搜索“声音设计者凯哥”了解更多。) **问题总结(个人观点,非专业)** 低频压耳的产生主要有三个环节: 1. **震动源**:轮胎与地面接触产生的震动,通过悬架传递到副车架,再传递到整个车身,让车身受到震动激励。 2. **尾门**:尾门的强度和闭合紧实度问题,导致尾门在震动激励下产生较大幅度的低频震动,这种震动不断压缩和扩张车内空气(就像在密闭房间里不停开关门,对耳膜产生气压冲击)。 3. **尾箱**:一体冲压车型的尾箱位置容易形成空腔,这个空腔会放大尾门产生的低频震动。 **解决方案** 目前我尝试了一些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具体如下: 1. **震动源**:更换了静音胎,静音胎比原厂胎更软、花纹更静音,降低了轮胎受到的路面震动激励。 2. **尾门**:通过调整尾门橡胶块的长度,以及在底部增加垫片,让尾门压得更紧,从而改善震动频率和幅度。 3. **尾箱**:在尾箱放置物品隔断空腔,比如放了一个较厚的置物板,还铺了一排露营装备(金属材质可以吸收一部分同频震动)。 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到有同样困扰的鹏友,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建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