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6月底,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汽车3.45亿辆,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纯电动汽车1813.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3.35%。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热失控、爆燃等事故也不断凸显,强化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的检验势在必行,因此新能源车年检也会越来越严格。 最新新能源汽车年检 日前,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实施,将成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检测标准。 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新增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以往的年检标准并不能有效检测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运行工作情况。 根据检验规程,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也将进行调整检测。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 电池不达标要淘汰!比油车更严 目前,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一样:6年内免检,第6-10年开始两年一检,第10-15年是一年一检。 现行的汽车年检标准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载客汽车年检,主要检验的内容还是集中在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这些方面。这样检验出的结果用于判断燃油车的安全性。然而,对于新能源车辆的核心三电系统来说,这样的检查就显得草率了。 因此,新《规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 (新增的检验项目) 按照新《规程》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项目。 在以往新能源汽车事故中,“热失控”往往是车辆自燃的主要原因。其中,充电期间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尤为频发。这是由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够精准,导致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引发“过充”,进而可能引发车辆电池发生热失控而导致。 在《规程》中,对于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明确要求充电最高温度分别不超过65℃和60℃。该温度限值符合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合理区间,也远低于电池系统“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此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温度不得超过175℃,而电机控制器和DC/DC变换器的温度则不得超过95℃。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汽车3.45亿辆,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纯电动汽车1813.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3.35%。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热失控、爆燃等事故也不断凸显,强化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的检验势在必行,因此新能源车年检也会越来越严格。 最新新能源汽车年检 日前,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实施,将成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检测标准。 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新增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以往的年检标准并不能有效检测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运行工作情况。 根据检验规程,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也将进行调整检测。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 电池不达标要淘汰!比油车更严 目前,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一样:6年内免检,第6-10年开始两年一检,第10-15年是一年一检。 现行的汽车年检标准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载客汽车年检,主要检验的内容还是集中在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这些方面。这样检验出的结果用于判断燃油车的安全性。然而,对于新能源车辆的核心三电系统来说,这样的检查就显得草率了。 因此,新《规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 (新增的检验项目) 按照新《规程》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项目。 在以往新能源汽车事故中,“热失控”往往是车辆自燃的主要原因。其中,充电期间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尤为频发。这是由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够精准,导致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引发“过充”,进而可能引发车辆电池发生热失控而导致。 在《规程》中,对于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明确要求充电最高温度分别不超过65℃和60℃。该温度限值符合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合理区间,也远低于电池系统“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此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温度不得超过175℃,而电机控制器和DC/DC变换器的温度则不得超过95℃。-有驾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汽车3.45亿辆,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纯电动汽车1813.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3.35%。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热失控、爆燃等事故也不断凸显,强化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的检验势在必行,因此新能源车年检也会越来越严格。 最新新能源汽车年检 日前,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实施,将成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检测标准。 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新增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以往的年检标准并不能有效检测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运行工作情况。 根据检验规程,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也将进行调整检测。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 电池不达标要淘汰!比油车更严 目前,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一样:6年内免检,第6-10年开始两年一检,第10-15年是一年一检。 现行的汽车年检标准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载客汽车年检,主要检验的内容还是集中在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这些方面。这样检验出的结果用于判断燃油车的安全性。然而,对于新能源车辆的核心三电系统来说,这样的检查就显得草率了。 因此,新《规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 (新增的检验项目) 按照新《规程》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项目。 在以往新能源汽车事故中,“热失控”往往是车辆自燃的主要原因。其中,充电期间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尤为频发。这是由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够精准,导致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引发“过充”,进而可能引发车辆电池发生热失控而导致。 在《规程》中,对于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明确要求充电最高温度分别不超过65℃和60℃。该温度限值符合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合理区间,也远低于电池系统“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此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温度不得超过175℃,而电机控制器和DC/DC变换器的温度则不得超过95℃。-有驾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汽车3.45亿辆,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纯电动汽车1813.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3.35%。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热失控、爆燃等事故也不断凸显,强化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的检验势在必行,因此新能源车年检也会越来越严格。 最新新能源汽车年检 日前,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实施,将成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检测标准。 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新增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以往的年检标准并不能有效检测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运行工作情况。 根据检验规程,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也将进行调整检测。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 电池不达标要淘汰!比油车更严 目前,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一样:6年内免检,第6-10年开始两年一检,第10-15年是一年一检。 现行的汽车年检标准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载客汽车年检,主要检验的内容还是集中在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这些方面。这样检验出的结果用于判断燃油车的安全性。然而,对于新能源车辆的核心三电系统来说,这样的检查就显得草率了。 因此,新《规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 (新增的检验项目) 按照新《规程》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项目。 在以往新能源汽车事故中,“热失控”往往是车辆自燃的主要原因。其中,充电期间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尤为频发。这是由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够精准,导致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引发“过充”,进而可能引发车辆电池发生热失控而导致。 在《规程》中,对于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明确要求充电最高温度分别不超过65℃和60℃。该温度限值符合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合理区间,也远低于电池系统“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此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温度不得超过175℃,而电机控制器和DC/DC变换器的温度则不得超过95℃。-有驾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汽车3.45亿辆,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纯电动汽车1813.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3.35%。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热失控、爆燃等事故也不断凸显,强化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的检验势在必行,因此新能源车年检也会越来越严格。 最新新能源汽车年检 日前,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实施,将成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检测标准。 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新增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以往的年检标准并不能有效检测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运行工作情况。 根据检验规程,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也将进行调整检测。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 电池不达标要淘汰!比油车更严 目前,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一样:6年内免检,第6-10年开始两年一检,第10-15年是一年一检。 现行的汽车年检标准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载客汽车年检,主要检验的内容还是集中在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这些方面。这样检验出的结果用于判断燃油车的安全性。然而,对于新能源车辆的核心三电系统来说,这样的检查就显得草率了。 因此,新《规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 (新增的检验项目) 按照新《规程》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项目。 在以往新能源汽车事故中,“热失控”往往是车辆自燃的主要原因。其中,充电期间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尤为频发。这是由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够精准,导致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引发“过充”,进而可能引发车辆电池发生热失控而导致。 在《规程》中,对于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明确要求充电最高温度分别不超过65℃和60℃。该温度限值符合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合理区间,也远低于电池系统“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此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温度不得超过175℃,而电机控制器和DC/DC变换器的温度则不得超过95℃。-有驾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汽车3.45亿辆,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纯电动汽车1813.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3.35%。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热失控、爆燃等事故也不断凸显,强化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的检验势在必行,因此新能源车年检也会越来越严格。 最新新能源汽车年检 日前,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实施,将成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检测标准。 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新增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以往的年检标准并不能有效检测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运行工作情况。 根据检验规程,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也将进行调整检测。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 电池不达标要淘汰!比油车更严 目前,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一样:6年内免检,第6-10年开始两年一检,第10-15年是一年一检。 现行的汽车年检标准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载客汽车年检,主要检验的内容还是集中在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这些方面。这样检验出的结果用于判断燃油车的安全性。然而,对于新能源车辆的核心三电系统来说,这样的检查就显得草率了。 因此,新《规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 (新增的检验项目) 按照新《规程》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项目。 在以往新能源汽车事故中,“热失控”往往是车辆自燃的主要原因。其中,充电期间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尤为频发。这是由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够精准,导致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引发“过充”,进而可能引发车辆电池发生热失控而导致。 在《规程》中,对于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明确要求充电最高温度分别不超过65℃和60℃。该温度限值符合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合理区间,也远低于电池系统“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此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温度不得超过175℃,而电机控制器和DC/DC变换器的温度则不得超过95℃。-有驾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汽车3.45亿辆,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纯电动汽车1813.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3.35%。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热失控、爆燃等事故也不断凸显,强化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的检验势在必行,因此新能源车年检也会越来越严格。 最新新能源汽车年检 日前,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实施,将成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检测标准。 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新增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以往的年检标准并不能有效检测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运行工作情况。 根据检验规程,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也将进行调整检测。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 电池不达标要淘汰!比油车更严 目前,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一样:6年内免检,第6-10年开始两年一检,第10-15年是一年一检。 现行的汽车年检标准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载客汽车年检,主要检验的内容还是集中在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这些方面。这样检验出的结果用于判断燃油车的安全性。然而,对于新能源车辆的核心三电系统来说,这样的检查就显得草率了。 因此,新《规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 (新增的检验项目) 按照新《规程》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项目。 在以往新能源汽车事故中,“热失控”往往是车辆自燃的主要原因。其中,充电期间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尤为频发。这是由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够精准,导致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引发“过充”,进而可能引发车辆电池发生热失控而导致。 在《规程》中,对于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明确要求充电最高温度分别不超过65℃和60℃。该温度限值符合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合理区间,也远低于电池系统“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此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温度不得超过175℃,而电机控制器和DC/DC变换器的温度则不得超过95℃。-有驾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汽车3.45亿辆,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纯电动汽车1813.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3.35%。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热失控、爆燃等事故也不断凸显,强化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的检验势在必行,因此新能源车年检也会越来越严格。 最新新能源汽车年检 日前,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实施,将成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检测标准。 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新增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以往的年检标准并不能有效检测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运行工作情况。 根据检验规程,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也将进行调整检测。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 电池不达标要淘汰!比油车更严 目前,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一样:6年内免检,第6-10年开始两年一检,第10-15年是一年一检。 现行的汽车年检标准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载客汽车年检,主要检验的内容还是集中在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这些方面。这样检验出的结果用于判断燃油车的安全性。然而,对于新能源车辆的核心三电系统来说,这样的检查就显得草率了。 因此,新《规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 (新增的检验项目) 按照新《规程》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项目。 在以往新能源汽车事故中,“热失控”往往是车辆自燃的主要原因。其中,充电期间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尤为频发。这是由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够精准,导致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引发“过充”,进而可能引发车辆电池发生热失控而导致。 在《规程》中,对于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明确要求充电最高温度分别不超过65℃和60℃。该温度限值符合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合理区间,也远低于电池系统“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此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温度不得超过175℃,而电机控制器和DC/DC变换器的温度则不得超过95℃。-有驾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汽车3.45亿辆,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纯电动汽车1813.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3.35%。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热失控、爆燃等事故也不断凸显,强化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的检验势在必行,因此新能源车年检也会越来越严格。 最新新能源汽车年检 日前,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实施,将成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检测标准。 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新增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以往的年检标准并不能有效检测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运行工作情况。 根据检验规程,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也将进行调整检测。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 电池不达标要淘汰!比油车更严 目前,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一样:6年内免检,第6-10年开始两年一检,第10-15年是一年一检。 现行的汽车年检标准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载客汽车年检,主要检验的内容还是集中在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这些方面。这样检验出的结果用于判断燃油车的安全性。然而,对于新能源车辆的核心三电系统来说,这样的检查就显得草率了。 因此,新《规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 (新增的检验项目) 按照新《规程》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项目。 在以往新能源汽车事故中,“热失控”往往是车辆自燃的主要原因。其中,充电期间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尤为频发。这是由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够精准,导致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引发“过充”,进而可能引发车辆电池发生热失控而导致。 在《规程》中,对于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明确要求充电最高温度分别不超过65℃和60℃。该温度限值符合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合理区间,也远低于电池系统“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此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温度不得超过175℃,而电机控制器和DC/DC变换器的温度则不得超过95℃。-有驾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汽车3.45亿辆,新能源汽车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纯电动汽车1813.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3.35%。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热失控、爆燃等事故也不断凸显,强化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的检验势在必行,因此新能源车年检也会越来越严格。 最新新能源汽车年检 日前,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实施,将成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检测标准。 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新增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以往的年检标准并不能有效检测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运行工作情况。 根据检验规程,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也将进行调整检测。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 电池不达标要淘汰!比油车更严 目前,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一样:6年内免检,第6-10年开始两年一检,第10-15年是一年一检。 现行的汽车年检标准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载客汽车年检,主要检验的内容还是集中在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这些方面。这样检验出的结果用于判断燃油车的安全性。然而,对于新能源车辆的核心三电系统来说,这样的检查就显得草率了。 因此,新《规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 (新增的检验项目) 按照新《规程》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项目。 在以往新能源汽车事故中,“热失控”往往是车辆自燃的主要原因。其中,充电期间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尤为频发。这是由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够精准,导致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引发“过充”,进而可能引发车辆电池发生热失控而导致。 在《规程》中,对于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明确要求充电最高温度分别不超过65℃和60℃。该温度限值符合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合理区间,也远低于电池系统“热失控”的临界温度。此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温度不得超过175℃,而电机控制器和DC/DC变换器的温度则不得超过95℃。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