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你知道几个? 如果你有机会去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一定要看看他们的镇馆之宝。这些宝贝不仅展示了古代工艺的精湛技艺,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文化的多样性。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宝贝。 西汉翔鹭纹铜鼓 🦢 这个铜鼓被誉为“铜鼓之王”,高36.8厘米,面径56.4厘米,足径67.5厘米,重达30.75公斤。鼓上的纹饰包括翔鹭纹、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西汉漆绘提梁铜筒 🍶 这是一件盛酒的器皿,筒身上满是漆画,画面中有人物、禽兽、花木、山岭和云气等,简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难得的漆画艺术珍品。 西汉羽纹铜凤灯 🕊️ 这个凤灯造型独特,凤鸟背部有圆孔放置灯盏,口内衔喇叭形灯罩,烟尘通过颈部导入腹腔中的水里,既环保又美观。 楔形双肩大石铲 🌾 原本是生产工具的石铲,后来演变为祭祀用礼器,反映了新石器时代社会的复杂性。 西汉大铜马 🐎 这匹高达117厘米的大铜马是一匹拉车的雄马,全身分为九段装配而成,展现了当时岭南青铜铸造工艺的高水平。 人面纹羊角钮铜钟 🐏 铜钟呈半截橄榄形,顶有羊角形钮,上端开长方形孔。身部正面铸有人面纹,是古越人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常用于祭祀活动。 西汉扶桑树形铜灯 🌳 灯作扶桑树形,从主干分两层向外伸出九条枝干,每支顶端托一桑叶形灯盏,主干顶端置金鸟形灯盏。当灯点燃时,产生的油烟通过灯罩导入盛有清水的腹腔,这种设计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商代兽面纹提梁铜卣 🐘 这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卣身及盖有凸起的棱脊,以云雷纹为底,饰有三重花纹,盖内有做器主人族徽的阴刻铭文。此卣造型精美,为研究商代中原与瓯骆地区的交流提供了宝贵资料。 西汉弦纹玻璃杯 🥃 这个玻璃杯高5.5厘米、口径7.3厘米,为蓝料烧制而成。经过压膜成型和精细抛光,呈现出半透明的淡青色。它的发现不仅展示了汉代玻璃制作技术,也反映了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中外文化交流。 西汉棱柱形水晶串珠 💎 水晶串珠的珠子呈六棱柱形,质地透明,呈现出玻璃般的色泽,表面光洁滑润,中间有一穿孔,是广西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大的汉代水晶串珠。 这些宝贝主要陈列在1-4展厅,最近(2024.10)6号和8号宝贝在青铜器特展展厅,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广西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你知道几个? 如果你有机会去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一定要看看他们的镇馆之宝。这些宝贝不仅展示了古代工艺的精湛技艺,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文化的多样性。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宝贝。 西汉翔鹭纹铜鼓 🦢 这个铜鼓被誉为“铜鼓之王”,高36.8厘米,面径56.4厘米,足径67.5厘米,重达30.75公斤。鼓上的纹饰包括翔鹭纹、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西汉漆绘提梁铜筒 🍶 这是一件盛酒的器皿,筒身上满是漆画,画面中有人物、禽兽、花木、山岭和云气等,简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难得的漆画艺术珍品。 西汉羽纹铜凤灯 🕊️ 这个凤灯造型独特,凤鸟背部有圆孔放置灯盏,口内衔喇叭形灯罩,烟尘通过颈部导入腹腔中的水里,既环保又美观。 楔形双肩大石铲 🌾 原本是生产工具的石铲,后来演变为祭祀用礼器,反映了新石器时代社会的复杂性。 西汉大铜马 🐎 这匹高达117厘米的大铜马是一匹拉车的雄马,全身分为九段装配而成,展现了当时岭南青铜铸造工艺的高水平。 人面纹羊角钮铜钟 🐏 铜钟呈半截橄榄形,顶有羊角形钮,上端开长方形孔。身部正面铸有人面纹,是古越人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常用于祭祀活动。 西汉扶桑树形铜灯 🌳 灯作扶桑树形,从主干分两层向外伸出九条枝干,每支顶端托一桑叶形灯盏,主干顶端置金鸟形灯盏。当灯点燃时,产生的油烟通过灯罩导入盛有清水的腹腔,这种设计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商代兽面纹提梁铜卣 🐘 这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卣身及盖有凸起的棱脊,以云雷纹为底,饰有三重花纹,盖内有做器主人族徽的阴刻铭文。此卣造型精美,为研究商代中原与瓯骆地区的交流提供了宝贵资料。 西汉弦纹玻璃杯 🥃 这个玻璃杯高5.5厘米、口径7.3厘米,为蓝料烧制而成。经过压膜成型和精细抛光,呈现出半透明的淡青色。它的发现不仅展示了汉代玻璃制作技术,也反映了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中外文化交流。 西汉棱柱形水晶串珠 💎 水晶串珠的珠子呈六棱柱形,质地透明,呈现出玻璃般的色泽,表面光洁滑润,中间有一穿孔,是广西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大的汉代水晶串珠。 这些宝贝主要陈列在1-4展厅,最近(2024.10)6号和8号宝贝在青铜器特展展厅,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0
全部评论 (0)